李成艷
由于社會經濟的進步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國的教育模式也在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小學的教育,正在逐步地多樣化,不再以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鼓勵并支持學生全面多樣地發(fā)展。小學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中的重要部分,是小學生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的主要途徑,經由生活化的教學,學生們可以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當中。而現(xiàn)階段,我國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中還留有諸多問題:素材單一、敘事平淡、缺乏真情實感等,由于缺乏真實的社會經歷,小學生們的作文一般都很難有大幅度的提高。本文從如何將生活融入到作文寫作中入手進行分析,望能給作文教學以一定的參考。
一、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國內的語文教學,大部分都是從閱讀和寫作入手,而小學時期的教學,許多教師都存在著形式教育,在教學中,往往過于關注寫作的結構、各種寫作技巧手法,忽略了作文中情感的表達,導致學生在初次接觸寫作時就錯誤判斷了作文的側重點,使他們誤以為寫作只要有高超的表現(xiàn)手法、華麗的辭藻即可。正是由于這種不恰當?shù)慕虒W思想,致使小學的寫作教學遲遲不能有重大的突破,許多小學生依舊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問題具體分析如下:第一,寫作內容空洞乏力。小學生的寫作多為記敘文,學生通過敘事和舉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加上適當?shù)膶懽魇址▉硎刮恼赂有蜗笊鷦?。而現(xiàn)狀則是小學生們寫作時缺少素材,一些詞匯、句法不能準確地掌握和使用,在文章篇幅的把握上也欠妥當。其實,寫作并不只是單純的闡述一件事,在記事時要能反映出自己的情感,只有賦予情感的作文才能打動人,一些內容空洞的文章即使辭藻再過華麗也不過是用文字堆積起的徒有其表的東西。在寫作時,文章的主題、情感、表現(xiàn)手法的選用都要經過仔細的斟酌再進行下筆,而現(xiàn)今的小學生中很少有人能做到這種程度。第二,寫作的素材千篇一律或是脫離實際。在小學生的作文中,我們經??梢钥吹竭@類素材:媽媽整夜不睡來照顧生病的自己、老師十分關心考試沒發(fā)揮好的同學、同學誤拿了自己的東西、自己發(fā)燒到四十多度等,這種素材十分大眾,有些更是偏離實際,在反復閱讀這種素材后極易容易產生厭煩心理。這些都是源于小學生們生活經理有限,對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無法很好表達和把握,更不能對其進行分析。第三,作文教學僵硬。小學教師有時會給學生一些優(yōu)秀范文,根據(jù)范文教導學生如何寫作文的各個部分,有時這也禁錮了學生們的寫作思維的發(fā)散。教師過于僵硬的教學使學生們在寫作時向教師的喜好傾斜。以上問題都反應了我國作文教學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
二、 加強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措施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
在培養(yǎng)小學生時,督促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尤為重要的,為了切實地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加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必不可少。要積極鼓勵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學會近距離與周圍的事物接觸,增強對事物的敏感性。在生活體驗中,教師要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比如在實物教學時,最好能將實物展現(xiàn)給學生觀察;在描述物體運動時,要促使學生對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和總結;在寫景抒情時,就要多帶學生與自然進行親密的接觸,并引導他們及時記錄對自然的感悟。在游玩的過程中,不能讓學生只沉浸于玩樂當中,要促使他們主動發(fā)現(xiàn)自然的氣息,同學間相互合作進行討論,交流自己的所見所感。在郊游過后,最好讓每位學生寫一篇感想,也可以當作一種寫作練習。
2.引導學生參與生活
在體驗生活時,只要求學生學會觀察時不夠的,還需要能夠自行展開想象。對于一些特定的事物要能夠聯(lián)想到與之可能相關的事物或情感,調動自己的發(fā)散思維,不只拘泥于所見所感。教師要學會善于引導學生去記錄自己的生活感悟,不僅只要求學生完成作業(yè),更要關注學生們的作業(yè)質量。對于一些有能力的學生,要鼓勵他們進行日常記錄,多體驗生活,例如和父母進行家庭交流、與同學進行社會實踐、和不同的人一起進行鍛煉等等,通過這些日常小事,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情感的差異,將這些心情記錄下來,對他們今后的寫作有巨大幫助。每天的記錄不一定都要寫成作文的形式,也可以只用一兩百字記錄,只需能夠準確反映出記錄者的內心即可。如果學生愿意交流的,還可以進行小組交流學習,活躍課堂的氣氛。
3.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要充分調動他們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法,由學生們自己進行自由分組,人數(shù)控制在四到六人左右,學生們自行選舉組長,進行任務的分工,促進他們團隊合作、交流的意識,在課程結束時上交自己的感想心得。對于學生們的感想作業(yè),教師不要有過多的條件限制,由學生自行發(fā)揮,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激發(fā)他們探索自然的心理,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然的神奇。在一些戶外進行的活動中,給學生們提前做好安全教育,防止他們進入危險區(qū),在保證學生安全的同時就盡量減少對學生的干預。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一定要保證計劃的靈活性,給學生以空間,自行探索身邊事物。
4.創(chuàng)設情境,集中觀察描述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法設法地豐富教學的內容,能積極引進新元素到課堂之中,活躍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和欲望,賦予作文教學以活力。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在課前可以預先設置好一定的情景來引導學生。比如,在寫勞動文章時,就可以安排一次大掃除活動,讓學生們切身體驗勞動過程中的各種想法,從自己的行為中去感受生活。既是對他們實際動手能力的鍛煉,也是在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和感悟力。
總而言之,考察學生的寫作能力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考察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力、感知力和情感的表達力。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先鍛煉他們去體驗生活,從中尋找素材,豐富情感,這樣才能寫出既貼近生活又包含情感的文章,在不斷的素材積累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熱情,培養(yǎng)他們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