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瑩
孩子一旦患上哮喘,就很難擺脫。而且,很不樂觀的是,近年來患哮喘的孩子一直呈上升的趨勢。那么有沒有方法可以區(qū)分出哮喘的高危人群,在真正患上哮喘之前,提高警惕意識,防患于未然呢?
哮喘的診斷標準
任何一種疾病都是有嚴格的診斷標準的,在判斷喘息是否易發(fā)展為哮喘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哮喘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1.反復喘息、咳嗽、氣促、胸悶,多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物理、化學性刺激、呼吸道感染、運動,以及過度通氣(如大笑和哭鬧)等有關,常在夜間和(或)凌晨發(fā)作或加??;
2.發(fā)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
3.上述癥狀和體征經(jīng)抗哮喘治療有效,或自行緩解;
4.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咳嗽、氣促和胸悶;
5.還有一些哮喘表現(xiàn)不像上面描述的那樣典型,比如沒有明顯的喘息或哮鳴音,則需要進行支氣管舒張試驗、支氣管激發(fā)試驗等檢測,看檢測結(jié)果是否為陽性。
符合以上第1—4條的條件,或是滿足第4、5條的條件的孩子,可以診斷為哮喘。
哪些疾病易被誤診為哮喘?
哮喘的診斷在臨床上有一定的難點,因為存在很多個體化差異及其他干擾因素。因此,即使按照以上的標準,仍然不能百分百確診哮喘,存在一定的漏診率和誤診率。一般而言,支氣管異物、支氣管結(jié)核、閉塞性細支氣管炎都較容易被誤診為哮喘。其次,還有一些疾病和哮喘的發(fā)病機制類似或一樣,只是臨床的表現(xiàn)略不相同,處于哮喘診斷的邊緣,但是尚不需要扣上哮喘的“帽子”。這類疾病包括:咳嗽變異性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以及過敏性咳嗽。
怎樣判定哮喘的高危人群?
國外采用哮喘預測指數(shù)(API)來判斷是否為哮喘的高危兒童。API指數(shù)陰性預測值意義重大,API陰性者95%以上不發(fā)生哮喘。
如何判斷API陽性
如果孩子出生后3年內(nèi)反復喘息,1年內(nèi)喘息發(fā)作≥4次,具備1項主要指標陽性或2項次要指標陽性,即可判斷為API陽性?!ぶ饕笜税ǎ孩俑改赣邢∈?;②醫(yī)生診斷為特應性皮炎;⑧有明確的吸入性過敏原致敏的依據(jù),通常是塵螨、貓毛、霉菌等。.次要指標包括:①有食物過敏的依據(jù);②外周血嗜酸性細胞≥4%;⑧與感冒無關的喘息。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學齡前兒童具備哮喘的高危因素也不能立刻診斷為哮喘,只是意味著他以后發(fā)展為哮喘的概率是不具備高危因素的兒童的4—10倍。此外,因為哮喘的肺功能損害多見于兒童發(fā)病早期,所以API陽性的哮喘高危兒童也提倡按照哮喘的治療方案進行長期控制治療。
喘息會發(fā)展成哮喘嗎?
家長們經(jīng)常會擔心不及時止咳平喘,或者反反復復的咳嗽,是不是會引發(fā)哮喘?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個邏輯和很多家長認為不及時退熱就會把腦子燒傻、咳嗽不及時治療就會變肺炎的認知一樣,都是錯誤的。發(fā)熱、咳嗽、喘息都只是癥狀,腦炎、肺炎、哮喘都是具體的疾病。并不是高熱就是腦炎,咳嗽就是肺炎,喘息就是哮喘。疾病的診斷需要密切觀察病情每天的變化,以及是否有提示這些疾病的癥狀出現(xiàn),而不是在最初時就能給出一個快速結(jié)論的。
對于經(jīng)常感冒咳嗽就喘的哮喘高危兒童,則需要提高警惕,比如可以在感冒初期尚未出現(xiàn)喘息的時候,就給予高劑量吸入性激素霧化,或者口服順爾寧以預防喘息發(fā)作,通常預防用藥的療程是7—10天。
但是也有一些情況的喘息有可能是哮喘的信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多于每月1次的頻繁發(fā)作性喘息;
●運動誘發(fā)的咳嗽或喘息;
●非病毒感染導致的間歇性夜間咳嗽;
●喘息癥狀持續(xù)至3歲以后;
●抗哮喘治療有效,但停藥后又復發(fā)。
當出現(xiàn)以上這些情況時,應及時就診。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