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立立
摘要:新的教學理念使得品德課教學開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強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轉變的過程中對學生道德、行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它使課堂教學真正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為此提高課堂效率勢在必行。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30-01
"好的方法將為人們展開更廣闊的圖景,使人們認識更深層的規(guī)律,從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面對一群思想單純的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深層的思想教育內(nèi)涵,確實需要教者創(chuàng)新地應用各種教育方法。
1.充分發(fā)揮教師的關鍵作用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第11條指出:"進一步發(fā)揮全體教職工的育人作用,教師最關鍵。要認真履行《教師法》規(guī)定的教書育人的任務,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引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教師履行的義務第三條明文規(guī)定:"(要)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向學生進行德育,是法律賦于教師的職責,是教師應盡的義務,且處于關鍵地位。但問題的關鍵是,教師在向學生進行德育的過程中,不僅要"說教",更要"身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特別是在小學生的眼里,教師就是圣人,就是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慕之、仿之。教師要自覺地時時處處給學生起表率作用,關心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心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引導學生、教育學生、鼓勵學生。特別要克服"一俊遮百丑",認為只要教學成績高就一好百好的想法,盡到法律賦與的義務與職責。因為"教書育人"的目的在育人,僅僅是教學成績高,而忽視了德育工作,只能稱之為教書匠,而不配做人師。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橋梁,只有通過教師的工作,才能使整個學校德育工作勝利地到達彼岸,實現(xiàn)既定的目標,完成預定的任務,否則,整個德育工作計劃將是一紙空文。
2.加強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
2.1以人為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基本上都是以一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和處理事情道理方面出發(fā),是一個宏大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中,學生是主體。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條件,進而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弱,興趣是他們學習和生活的最顯著驅動力。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其理論與實踐相互聯(lián)系的這種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法。面對變化多端的社會現(xiàn)象,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適當?shù)匾胍恍┥鐣狳c問題給學生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生活在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這樣也是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質量。
2.2抓住機會,及時教育。由于現(xiàn)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個小孩,全家都將愛集中在這個小孩身上,每個人寵著,從不敢"怠慢",過分溺愛。家長們只重視教學科知識,而根本就不重視教他們?nèi)绾巫鋈?,從而導致小孩從小就養(yǎng)成了很多不良習慣。為此,教師必須加強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思想品德課上,教師應抓住契機,因勢利導,及時教育,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2.3加強情感教學。積極愉快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fā)學生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加強情感教學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①教師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語言、體態(tài)作為切入點,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來將情感融入到教學中,通過教師情感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反應,為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②營造一種民主的課堂氛圍。學生情感要想處于一種積極狀態(tài)需要民主課堂氛圍的支持,這樣才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進取心。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在看問題時容易絕對化,對此情況,教師在講解時不要片面,更不能對學生的這種理解有諷刺挖苦的意思。
3.面向社會,增強現(xiàn)代意識,提高思想素質
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也應注意渲染、強化競爭意識。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深挖教材,并對教材內(nèi)容適當引導、補充。在全世界風行市場經(jīng)濟的大浪潮下,我們市場經(jīng)濟的腳步也是大步前邁。在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機制:競爭機制,已經(jīng)引入到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的生活中不再有鐵飯碗和金飯碗的說法,我們都需要樹立競爭意識。優(yōu)勝劣汰是現(xiàn)實生活的基本準則,勝為王,敗為寇。如果我們還是安于現(xiàn)狀與享樂,總有一天窮困潦倒,甚至無法在這個社會生存。在課堂教學中,比如《百折不撓》一文,就強化了競爭意識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我國優(yōu)秀擊劍運動員欒菊杰為了成功而做的不懈努力。也要從中看到他自身強大的競爭意識。他當時已經(jīng)是全國冠軍,但是就是因為自我思想道德約束和競爭意識的要求,所以才讓他有輕傷不下火線的氣魄。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從中得到同感,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
在教學中將思想品德教育與生活課的教學,以及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可以促使孩子們更好地掌握正確的評價標準,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善、惡、美、丑,更好地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點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營造良好的道德環(huán)境來引導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品德素質,并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教師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從而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