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河豚,焉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鮮無味。
河豚確實是這樣一種食物,讓人吃得不踏實,卻又欲罷不能,簡直是生理和心理的雙重體驗。哪里還有如戀愛中交織的情感一般,濃烈的快樂和突來的崩潰,唯有品味河豚……
河豚因特殊的鮮美滋味,吸引著一眾美食愛好者。然而,野生河豚血液、腎臟所攜帶的毒素,卻讓人又愛又怕,甚至都有“拼死都要吃河豚”的說法。和其他魚不同,河豚只有肉的部分無毒可食用,所以想吃河豚,必須由專業(yè)的廚師將其眼睛、腎臟及血液等有毒部分剔除才行。食客想邀廚師處理一條河豚,在有些飯店據說需支付200元錢“手工費”,這比處理一頭上百斤的豬貴得多,工序也更加復雜。
河豚魚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種神經毒,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在河豚體內發(fā)現含河豚毒素的器官或組織有肝臟、卵巢、皮膚、腸、肌肉、精巢、血液、膽囊和腎等,其中肝臟含河豚毒素的河豚有34種,卵巢含河豚毒素的有32種,皮膚含河豚毒素的有21種,腸含河豚毒素的有21種,肌肉含河豚毒素的有13種,精巢含河豚毒素的有8種,血液含河豚毒素的有4種,膽囊含河豚毒素的有4種,腎含河豚毒素的有1種。毒素耐熱,100℃8小時都不被破壞,120℃1小時才能破壞,鹽腌、日曬亦均不能破壞毒素。
2016年9月5日,國家農業(yè)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等三部委聯合簽發(fā)《關于有條件放開養(yǎng)殖紅鰭東方鲀和養(yǎng)殖暗紋東方鲀加工經營的通知》,意味著自1990年起,飽受爭議、歷經政策波動的河豚“禁食令”,終于在26年之后,可以有條件地“合法化”食用了。盡管河豚魚的種類有幾十種之多,但此次《通知》有條件放開的僅是東方鲀的其中兩種——紅鰭東方鲀、暗紋東方鲀。業(yè)內專家稱,這兩個東方鲀品種經過二十余年經驗積累,其技術及安全性控制手段已完全成熟。不過,其他東方鲀品種依然是禁止的。
如今,已經有人工養(yǎng)殖的脫毒河豚供食客食用,野生河豚一定不能食用,喜歡吃河豚的朋友最好到有資質的酒店去品嘗,以確保安全。
不是任何一家企業(yè)都可以養(yǎng)殖河豚、加工河豚的,必須通過由中國漁業(yè)協會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組織的專家考核后,并在農業(yè)部進行備案公示,才能獲得生產經營許可。養(yǎng)殖河豚只有經過加工企業(yè)按照一定步驟進行加工處理和包裝后,明確標識和可追溯,才能進入國內市場流通。
河豚加工企業(yè)考核備案的條件更加嚴格。首先,必須自己就有農業(yè)部備案的養(yǎng)殖河豚魚源基地。其次,必須具有河豚加工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具備專業(yè)分辨河豚品種的能力,熟練掌握河豚安全加工技術。最后,還要建立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制度和衛(wèi)生管理制度。飯店如果無證賣河豚,可是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