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是一個“綜合化”程度較高的職業(yè)。鷲尾賢也在《編輯力》一書中幽默地說道:“編輯是外行人的代表?!盵1]編輯的職業(yè)要求導致現(xiàn)代編輯們很難在某一專業(yè)有精深造詣,而必須擁有較為寬泛的知識結構和處理“雜務”的能力。然而,圖書出版的很多領域對編輯均有一定的專業(yè)性要求。且不說學術著作出版,即如科普圖書和少兒圖書也均有相當高的專業(yè)化要求,而且科普圖書和少兒圖書尚有許多細分的領域。
少兒科普圖書是少兒圖書與科普圖書交叉融合的領域,需要兼顧少兒與科普的特點。童書編輯在策劃少兒科普圖書時,往往有對科學知識不了解、把握不了的情況產生,只能關注一些較為“老舊”的知識點,造成重復出版;科普編輯在策劃少兒科普圖書時,往往不太了解少兒乃至嬰幼兒的認知特點,不能抓住少兒及其父母的興趣。為此,筆者試圖探討一下好的少兒科普圖書所具有的一些特性,供相關編輯討論及思考,希望能對少兒科普圖書的策劃工作產生一定的助益。
少兒科普不是成人科普的簡單化,其內容需要精心的設置??茖W知識范圍廣、內容深,將什么樣的知識點介紹給少年兒童需要特別的考慮。熱點事件可能會給科普工作帶來助力,新技術的引入也會給少兒科普圖書帶來新的增長點。少兒科普圖書需要具有一定的敏銳性,才能抓住好的時機,將科學知識和思維更好而更省力的傳播開來。
以中信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科學跑出來》系列為例。[2]它利用AR(增強現(xiàn)實)技術與科普知識相結合,每冊圖書32頁,包含4—5個跨頁可以啟動互動增強現(xiàn)實動畫,與新科技體驗完美搭配,生成一種逼真的視、聽、力、觸和動等感覺,讓少年兒童在虛擬環(huán)境中體驗“身臨其境”的感受,成為有標志意義的兒童科普書。這套圖書最成功之處是第一個將AR技術與科普繪本結合起來,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再以筆者策劃的《寶寶的物理學》系列繪本為例。該套圖書的作者是加拿大科學家克里斯·費利,來源于是他給自己的孩子介紹自己的工作,特別是關于量子物理學的部分。其主題是最前沿的物理學,而給小朋友講則是很多人無法想象的。我們當時看到這套書之后眼睛一亮,很快跟作者確定了出版事宜,成為全球最早出版該套繪本的出版社,后續(xù)美國Sourcebooks出版社出版該書已是一年以后。適逢當時的新聞人物扎克伯格給剛出生的女兒閱讀《寶寶的量子物理學》一書并在Facebook發(fā)出照片,引爆了話題并與微信營銷迅速結合,在于“一小時爸爸”公眾號的合作首發(fā)中,94秒內完成了1800套銷售,后續(xù)安排的補團在半天時間內完成1萬套銷售,其他公眾號的團購也有類似“業(yè)績”,該套圖書成為了“現(xiàn)象級”的少兒科普繪本,并且獲得了安徽省2016年度“十佳皖版圖書”正獎。
在以上兩個案例中,均有“新”的因素在起作用。如何捕捉到這些新因素并迅速將其實現(xiàn)至關重要。我們將這一因素稱為少兒科普圖書的敏銳性。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并不是所有“新”的因素都要跟進,編輯需要有自己的判斷,否則就不是“敏銳”,而落入“盲目跟風”了。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泵翡J地將“新”的因素注入到少兒科普圖書中去,是少兒科普圖書長久健康發(fā)展的“源頭活水”。
科普圖書往往會有一定的知識門檻,這對科普作者及編輯都提出了一定的科學性或者正確性的要求[3];少兒圖書則對作者及編輯提出了一定的故事性或者趣味性的要求??茖W性和趣味性是編輯在策劃少兒科普圖書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并常常會造成困擾,實現(xiàn)其良好統(tǒng)一的關鍵我們認為是清晰性。對于科學內容,無論其內容的深淺如何,邏輯的清晰性是最為重要的。而對于傳統(tǒng)的故事性少兒繪本,無論其情節(jié)設置如何巧妙,清晰性也至關重要。清晰性是科普圖書與故事性圖書共通的要求。
筆者曾于2017年9月25—26日參加第五屆豐子愷圖畫書獎暨第六屆華文圖畫書論壇中的編輯工作坊課程。英國最大的獨立兒童書出版商Walker Books的兒童圖畫書出版人及創(chuàng)作總監(jiān)Deirdre McDermott在每一本圖畫書的案例中,均認真地朗讀了文本,并談及文本與圖畫的精心挑選,其目的就是講好每一個故事。她認為好的圖畫書最重要的特性就是Clarity (清晰性)。
在《寶寶的物理學》系列圖書中,邏輯的清晰性正是一大特色。將原本復雜的知識細節(jié)化繁為簡,僅僅集中闡明關鍵的一兩個“知識點”,是本套圖書得以成功的保證。以《寶寶的量子物理學》一書為例,作者一步一步從宏觀物體引入微觀的原子,并通過形象化的“軌道”與日常生活中的“臺階”作類比,闡明了“量子”作為微觀世界計數(shù)單位的屬性——一份能量也就是一個量子。作者并未繼續(xù)深入討論,從而很好地保證了內容的完整性和清晰性。再以《寶寶的量子信息學》一書為例,量子信息技術是前沿科技方向,涉及范圍廣,有很多不同的技術路線,作者僅僅選取了量子信息中一種最為簡單的特例加以闡述,并且忽略了技術細節(jié),通過“1個量子位相當于2個普通位,2個量子位相當于4個普通位,3個量子位相當于8個普通位……”的簡單指數(shù)關系類比,展現(xiàn)了量子信息技術的巨大應用前景。同樣地,作者做了極大的簡化處理,然而保證了邏輯的清晰性。
少兒科普圖書會比其他少兒圖書具有更多的知識性概念和內容,有些內容甚至父母或其他家長都很難理解。很多家長在選書時會產生誤解——我自己都看不明白的內容如何跟小孩子解釋?這種想法未免不自覺地人為地限制了孩子的發(fā)展空間。書本本身就具有啟發(fā)和教育的功能,其目標即是提高讀者的心智水平,即便是少兒圖書也是如此,其中難免艱深晦澀的概念。考慮到孩子的強大的專注力、接受力及未來無限可能的潛力,家長和圖書策劃編輯都不應畫地為牢。
編輯在策劃圖書時,既要循循善誘,更不能忽略了少兒科普圖書的引導性,敢于創(chuàng)新,講述前沿的內容,講述深刻的內容,這樣才能真正讓我們的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圖書策劃需要考慮市場的接受度,更加需要的是要考慮其教育引導功能,要認真地做好圖書的內容策劃。另外,不僅要能順應市場,更要能引導市場,這也對編輯的營銷策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以《寶寶的物理學》系列圖書為例,該套圖書的主題和內容都與常見的低幼繪本有很大差異。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能否做好該套圖書的出版以及發(fā)行工作很難預測。筆者將書稿送由科學家朱清時院士和潘建偉院士審閱,得到了兩位院士的鼓勵并答應為本套圖書作推薦,給了本套圖書的出版發(fā)行工作很大的幫助。兩位院士都認為對少年兒童進行前沿科技特別是量子物理的科普工作非常必要和重要,對于提高少年兒童科學素養(yǎng)以及未來投身科技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出版社很快出版了該套圖書,并考慮到部分家長向小朋友講解圖書的困難,錄制了講解音頻免費提供給讀者使用。目前,配套的動漫視頻講解也正在制作中。事實證明,該套圖書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量子力學(少年版)》《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等圖書也紛紛出版,形成了很好的科普“合力”。
敏銳性、清晰性、引導性即是筆者特別提出的少兒科普圖書策劃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三性”。筆者有意地回避了“科學性”“趣味性”的提法,因為這種提法會造成編輯需要在“科學性”和“趣味性”中做妥協(xié)的誤解。而此處提到的“三性”不僅可作為少兒圖書策劃過程中的“立足點”,在其他類型圖書的策劃中也有其共通性。另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仁智勇”的提法。仁即是“敏銳的直覺”,對應于此處的“敏銳性”;智對應于此處的“清晰性”;勇對應于此處的“引導性”。希望少兒科普圖書“三性”的提法同時有助于策劃編輯反思和提高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并能夠引起更多的思考與討論,對少兒科普圖書的發(fā)展與繁榮帶來助益。
參考文獻:
[1]鷲尾賢也.編輯力:從創(chuàng)意、策劃到人際關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賀娜.小品牌,大營銷——以“小中信”圖書品牌概念為例[J].出版廣角,2016,5(上 ):56-57.
[3]趙健.科普創(chuàng)作要注意“五性”[J].科技與出版,2016(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