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 黃紹輝 王春梅
(1.天津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天津 300070;2.天津醫(yī)科大學眼科醫(yī)院)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d-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又稱老年黃斑變性,常伴有進行性、不可逆性的視力損害,是發(fā)達國家老年人首位的致盲眼病,近年來該病在亞洲發(fā)病率亦呈逐漸增多的趨勢,已躍居為我國第三大致盲原因[1,2]。參照2013年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會眼底病學組制訂的 《中國老年性黃斑變性臨床診斷治療路徑》,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分為干性和濕性[3]。干性AMD起病隱匿,視力損害緩慢,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患者就醫(yī)意識薄弱,相比而言,濕性AMD病程進展迅速,視力急劇下降,85.1%未經(jīng)治療的濕性AMD患者2年內(nèi)將發(fā)展為法律盲[4],即政府部門認可的有資格享受津貼和補助的視力殘疾程度。
降低致盲率的根本在于患者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然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AMD的知曉率極低[5,6],很多低視力患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患了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颊呷绾慰创陨淼募膊?,他們對所患疾病的嚴重程度、治療效果、控制感等方面的認知(即疾病感知)對其就醫(yī)行為具有重要影響[6,7]。關于我國濕性AMD患者疾病感知的狀況,尚缺少研究報道。本研究旨在調(diào)查濕性AMD患者的疾病感知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為促進其就醫(yī)行為,進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降低致盲率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天津某三級甲等眼科??漆t(yī)院門診就診的223例濕性AM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45歲。②經(jīng)眼科檢查,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制定的 《中國老年性黃斑變性臨床診斷治療路徑》中,濕性AMD診斷:視力損害由繼發(fā)于AMD的活動性脈絡膜新生血管導致,包括典型為主性病灶、微小典型性病灶、或隱匿性病灶,以及息肉狀脈絡膜血管?。≒CV)。③同意參加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①經(jīng)醫(yī)師診斷,合并可能會干擾研究結(jié)果解釋的眼部疾病,包括明顯的白內(nèi)障、無晶體眼、假性剝脫、重度玻璃體出血、孔源性視網(wǎng)膜脫離、增殖期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黃斑裂孔。②經(jīng)醫(yī)師診斷,合并濕性AMD以外的其他任何原因?qū)е碌拿}絡膜新生血管,如特發(fā)性脈絡膜新生血管、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wǎng)膜病變、病理性近視。③合并確診的精神疾病或交流障礙的濕性AMD患者。
1.2 收集資料方法 本研究通過了所在調(diào)查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倫理審查,鑒于患者視力問題,由具有眼科專業(yè)知識和接受問卷培訓的研究者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為患者敘述問卷條目內(nèi)容,準確記錄患者所選答案。在調(diào)查開始之前,經(jīng)培訓的研究者將研究目的及意義向患者解釋清楚,與同意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保護研究對象的隱私。調(diào)查過程中不對患者的選項進行干預指導,可回答患者關于疾病相關知識的解答與宣教。調(diào)查問卷的時間在30 min左右。
1.3 調(diào)查工具
1.3.1 一般情況調(diào)查表 由研究者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主要收集研究對象的人口學資料以及疾病相關資料。包括①人口學資料,如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yī)療保險、收入狀況、居住方式、吸煙情況;②疾病相關資料,主要涉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情況、患病眼位、雙眼視力、AMD病程、AMD治療情況;③AMD知識教育情況
1.3.2 中文版疾病感知問卷簡化版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 主要用于評估個體對患病的感受和認知,共3個維度,9個條目,包括認知(條目 1,2,3,4,5)、情緒(條目 6,8)以及理解能力(條目7),第9個條目為關于病因的因果關系問題(“請按照次序列出3個最重要的因素,您相信這3個因素導致了您的疾病。對我來說最重要的病因是……”),每個條目采用0~10分計分(其中反向計分條目為第 3,4,7 條目),總分為 0~80 分,得分越高則代表個體負性感知越多,感受疾病的癥狀越嚴重。
1.3.3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該量表用于測量個體社會關系,3個維度,共10個條目,即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量表總分66分,分數(shù)越高,表明社會支持度越好。按量表的總分將社會支持分為三個水平:45~66分為高水平,23~44分為中等水平,≤22分為低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描述和統(tǒng)計推斷。對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的描述: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s)或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表示;采用秩和檢驗比較不同人口學特征患者的BIPQ的情況,運用Spearman相關分析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探討疾病感知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233例濕性AMD患者年齡47~89 歲,平均(66.44±9.40)歲。雙眼平均視力 0.43±0.21,視力最好者1.03,最差者0.03,其余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濕性AMD患者的社會人口學與疾病特征(n=223)
2.2 濕性AMD患者疾病感知情況。見表2。
表2 濕性AMD患者BIPQ問卷得分(n=223)
2.3 濕性AMD患者社會支持情況 本研究中研究對象的社會支持得分總分 36.00(32.00,39.00),屬中等水平,最高分48.00分,最低分17.00分。
2.4 濕性AMD患者疾病感知相關因素分析。見表3,表4。結(jié)果顯示不同性別、婚姻狀況、吸煙狀況、患病眼位、病程的的BIPQ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不同人口學特征濕性AMD患者BIPQ得分比較(n=223)
續(xù)表
Spearman相關分析結(jié)果:BIPQ總分與社會支持得分呈正相關(rs=0.781,P<0.01),以 BIPQ 總分為因變量,選擇單因素分析及相關分析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以及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可能影響疾病感知的年齡、文化程度、治療情況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最終性別、婚姻狀況、吸煙狀況、患病眼位、病程、社會支持、年齡、文化程度、治療情況9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共同解釋了總變異的70.1%。
表4 濕性AMD患者疾病感知相關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3.1 濕性AMD患者疾病感知現(xiàn)狀 本研究調(diào)查的濕性AMD患者的BIPQ總分處于中等水平,說明濕性AMD患者存在一定的負性感知?!凹膊⒀永m(xù)的時間”條目得分較高,表明大部分患者通過多次診療過程的經(jīng)驗,認識到濕性AMD的病程長的特點。濕性AMD病因復雜,易復發(fā),長期的治療和隨訪是維持術后視力的關鍵?!凹膊〉陌Y狀大小”條目得分較高,濕性AMD患者的雙眼平均視力0.43±0.21,視力受損嚴重。良好的視力是人們獨立、積極生活的一個關鍵因素,濕性AMD引起的視覺障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及生活負擔[8,9]。“對疾病的關心程度”條目得分較高,表明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關心程度非常高。患者對自身疾病關注,一方面有利于促使其主動就醫(yī),并通過多種途徑、方式獲取疾病及治療的信息,促進康復,另一方面,高度關注所患疾病,使患者對身體癥狀的注意和敏感性增加,從而采取以疾病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會對生活質(zhì)量造成負面影響?!皩膊〉牧私獬潭取钡梅肿畹停衔覈壳癆MD認知率低下的現(xiàn)狀[5],提示工作中應加強患者疾病知識宣教,社會層面呼吁提高AMD的知曉率。
3.2 濕性AMD患者疾病感知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婚姻狀況、文化程度、患病眼位、病程、社會支持是濕性AMD患者疾病感知的影響因素。
3.2.1 社會支持水平 社會支持對疾病感知有正向預測作用,與梅雅琪等[10]調(diào)查乳腺癌化療術后患者中社會支持對于疾病感知的作用相反,可能與不同疾病,嚴重程度不同有關。社會支持可直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確定感,進而適應和應對疾病[11]。當患者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疾病的某些方面,如延緩疾病進程或提高預后等,他們將感受到控制感的存在,對疾病良好的心理適應,堅持隨訪、遵醫(yī)服藥等;反之,則引發(fā)壓力、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采取逃避、退縮等行為方式[12]。醫(yī)務人員應給予患者心理支持、疾病宣教,協(xié)助家屬增強患者的外部支持,提高患者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降低疾病的負性感知。
3.2.2 婚姻狀況 良好的婚姻狀況是患者外部支持的重要基礎,本研究中調(diào)查對象年齡大于60歲者占70.40%,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夫妻的陪伴與支持尤為重要。
3.2.3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影響疾病感知,與丁莎等[13]調(diào)查350例慢性病患者疾病感知水平的結(jié)果相似,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對疾病的認知越深刻,對疾病的控制感越強,疾病引發(fā)的情緒感受也越明顯。本研究中初中及以下者占51.57%,文化程度偏低,可能與該患病人群年齡較大有關。BIPQ問卷中理解能力維度得分較低3.00(2.00,4.00),針對此醫(yī)務人員要加強該病診療知識的宣教,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堅持長期診療隨訪,以維持有效視力,進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對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還要注意不過分宣講疾病的不可治愈,降低疾病對其產(chǎn)生的負性情緒。
3.2.4 患病病程 本研究表明,病程越長,患者對疾病的理解越好,疾病感知水平越高,與姜文靜等[14]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濕性AMD是需要患者長期治療隨訪的疾病,本研究中71.31%的患者病程大于6個月,多次就醫(yī)治療使患者對所患疾病有了一定的認知,并且長期的治療、隨訪帶來的經(jīng)濟壓力、照護者負擔也會引發(fā)負性情緒,從而增強疾病感知水平。
3.2.5 患病眼位 研究表明,雙眼患病的患者視力受損嚴重,生活質(zhì)量極低,進而引發(fā)焦慮、抑郁、生氣、害怕、恐懼等不良情緒[15]。濕性AMD的有雙眼發(fā)病的趨勢,提示醫(yī)務人員診療過程中單眼發(fā)病時也應監(jiān)測対測眼,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降低雙眼致盲率,維持雙眼視力在0.05以上,從而保證基本生活需求,晚期的低視力患者可進行旁中心注視訓練,提高自理能力。
醫(yī)務人員在臨床中應加強患者的疾病知識宣教,注重利用患者的社會支持資源,使患者對濕性AMD正確認知,引導患者長期隨訪、治療,保留預后視力。病程長的晚期低視力者要注意疏導其不良情緒,視覺訓練以提高旁中心視力,改善生活質(zhì)量。
〔1〕Zhang C X,Zhang G M,Ma N,et al.Awareness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Its Risk Factors among Beijing Residents in China[J].Chin Med J(Engl),2017,130(2):155-159.
〔2〕Wong W L,Su X,Li X,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disease burden projection for 2020 and 2040: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 Glob Health,2014,2(2):e106-e116.
〔3〕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底病學組.中國老年性黃斑變性臨床診斷治療路徑[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3,29(4):343-355.
〔4〕Taylor D J,Hobby A E,Binns A M,et al.How does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ffect real-world visual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A systematic review[J].BMJ Open,2016,6(12):e11504.
〔5〕張冰,高靜歌,潘成,等.成都市白內(nèi)障和青光眼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知曉率及知識水平調(diào)查(英文)[J].國際眼科雜志,2016,16(3):397-402.
〔6〕Valenta S,De Geest S,F(xiàn)ierz K,et al.Perception of late effects among long-term survivors after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validation of the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A sub-study of the PROVIVO study[J].Eur J Oncol Nurs,2017,27:17-27.
〔7〕張茂琛,洪理文,張?zhí)煊睿?克羅恩病患者健康狀況、疾病認知、應對方式與心理狀況之間的關系 [J].內(nèi)科理論與實踐,2016,11(5):296-300.
〔8〕李姝,程云.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病人生活質(zhì)量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6,30(12):4357-4360.
〔9〕Matamoros E,Maurel F,Leon N,et al.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Active 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The EQUADE Study[J].Ophthalmologica,2015,234(3):151-159.
〔10〕梅雅琪,楊婭娟,蘇丹,等.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疾病感知及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5,29(8):567-569.
〔11〕李姝,程云,許迅,等.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視覺相關生活質(zhì)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10):35-37.
〔12〕張麗娣,李樂之.慢性病感知控制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91-94.
〔13〕丁莎,吳任鋼,李華,等.慢性疾病患者疾病感知水平調(diào)查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1,24(4):244-247.
〔14〕姜文靜,張文文,王功朝.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調(diào)查[J].護理研究,2014,28(6):2192-2194.
〔15〕Paulus Y M,Jefferys J L,Hawkins B S,et al.Visu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changes upon conversion to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in second eyes[J].Qual Life Res,2017,26(8):2139-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