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例如,求函數(shù)的值的時候,運用排序不等式進行解題:
對于此問題函數(shù)的結構特征進行分析,需要確定(1-x)2的數(shù)值,運用排序不等式,確定兩組數(shù)字的最值問題,借助排序不等式進行函數(shù)的計算,注意=的成立條件,設1-x≥x≥0,則(1-x)≥x2,得到的結論亂序和和同序和,根據(jù)排序不等式的計算方法,得到的結論是同序和≥亂序和。
二、排序不等式思路與方法
例:
已知條件a,b,c R,求證2(a3+b3+c3)≥a2(b+c)+b2(a+c)+c2(a+b),需要證明兩組數(shù)字:a,b,c;a2,b2,c2
采用排序不等式的方法進行計算,進行a,b,c的大小順序的排序,得到了同序和和亂序和,最終得到結論:
a3+b3+c3≥a2b+b2c+c2a
與基本不等式和比較法證明不等式相比,排序不等式需要考慮的相同的兩組數(shù)字的對應項乘積之和的大小關系,對于大小順序要加以明確,通過使用排序不等式,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散,培養(yǎng)了觸類旁通的能力和求異思維。
三、利用排序不等式的難點
已知條件中,兩組數(shù)字可能沒有給定大小關系,因此,采用排序不等式進行問題的解決的時候,首先要對這兩組數(shù)字進行大小關系的情境創(chuàng)設,使得問題適合使用排序不等式加以解決。
例:已知a1+a2+.......an=1,x1+x2+......xn=1,
求證:a1x1+......anxn≤1
本題采用柯西不等式、基本不等式進行求證均可,為了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以及應用排序不等式,對于排序不等式的結構特征加以深入理解,運用排序不等式進行兩組數(shù)字的計算,在探究和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排序不等式的方法和途徑,體會到排序不等式的證題思路,運用排序不等式解決問題的方法等。理解了條件設定,排序不等式亂序和與同序和,論證對應項乘積和的大小關系。
例:已知條件為:n個正整數(shù)是互不相同的,a1,a2,a3......an,求證對應項乘積之和的大小關系。
由于a1......an是n個不相同的正整數(shù),由于排序通過問題中的式子進行從小到大的論證,可以才想到a1-an的對應的另一列數(shù)字,由此聯(lián)想到不等式采用排序進行證明,設置兩組數(shù)字加以排列,滿足b1四、排序不等式的學習方法
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學生不僅要掌握排序不等式的思路和步驟方法,更要掌握兩組數(shù)字的排序結構特征以及運用排序不等式進行論證的技巧。學生進行排序不等式的解題思路的學習,可以引導他們進行思路的理解,問題的分析,尋求運用排序不等式進行兩組數(shù)字確定的途徑,并且通過合作交流的方法,進行數(shù)字的比較、遞歸、調整,圍繞排序不等式的證明方法,將問題引申到適合運用排序不等式的軌道上。
排序不等式的方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拓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掌握其的學生,解題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將更加提高。課堂學習上,師生共同探討的方法有利于對典型習題的求解,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使用排序不等式解決問題。
五、結語
高等數(shù)學中排序不等式的學習,為了大大使得學生認知優(yōu)化,思維得到拓展,通過解題訓練,實效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對排序不等式的證明方法和數(shù)學意義加深理解,實現(xiàn)高等數(shù)學的課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馬亞樓.2016年高考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試題分類例析[J].中學生理科應試,2016,(12):35-37.
[2]殷偉康,謝建強.分類例析“折線距離”問題的解題策略[J].高中數(shù)學教與學,2015,(01):22-25.
[3]孫衛(wèi).例析放縮法在數(shù)列不等式問題中的應用[J].中學數(shù)學研究,2013,(10):36-39.
[4]尹利軍.生物高考中的信息題分類例析[J].新高考(高三理化生),2012,(Z2):91-96.
作者簡介:王景(1981-)男,大學本科,四川鹽亭縣,一級教師,主要從事:高中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