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尚處于起步階段,當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呈現(xiàn)出實踐不斷豐富而理論研究相對滯后的狀況。文章介紹了當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分析了價值中立原則矛盾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解決策略,旨在促進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進步與發(fā)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價值中立原則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是提升公共圖書館資源利用及促進讀者自主閱讀意識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也走向了社會,并被社會公眾所認知,伴隨而來了一系列問題值得公共圖書館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其中,圖書館學中的價值中立原則與閱讀推廣之間的矛盾就值得探討一番。
一、閱讀推廣與價值中立的矛盾
2012 年國際圖聯(lián)公布的《圖書館員及其他信息工作者的倫理準則》也規(guī)定:“在館藏發(fā)展、信息獲取和服務等方面,圖書館和信息工作者應當嚴守中立和無偏見的立場?!痹俅螐娬{圖書館員服務的價值中立原則。從理論上來說,閱讀推廣作為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業(yè)務的延伸,必須遵守圖書館界所認定的包括價值中立原則在內的一系列基本原則,即閱讀推廣本身也有價值中立原則,我們稱之為“閱讀推廣的價值中立原則”。不過,閱讀推廣是一種主動性很強的服務模式,往往以開展活動的形式進行,甚至有觀點認為閱讀推廣本身就是一種活動,如王余光先生提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是指由公共圖書館獨立或者參與發(fā)起組織的,普遍的面對讀者大眾的,以擴大閱讀普及度、改善閱讀環(huán)境、提高讀者閱讀數(shù)量和質量等為目的的,有規(guī)劃有策略的社會活動”。那么在活動策劃、內容取舍、流程設計,甚至閱讀范圍等方面,圖書館員無疑具有巨大的參與性,館員的價值取向、意識形態(tài)、閱讀喜好等主觀因素可能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無意識地影響到閱讀推廣本身,這就與價值中立原則發(fā)生了沖突。要化解和緩和這種矛盾沖突,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了解分析這對矛盾的表現(xiàn)形式,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二、矛盾的表現(xiàn)形式
在閱讀推廣實踐中也確實出現(xiàn)了不少有礙價值中立的情況。
(一)閱讀推廣活動限制讀者閱讀范圍
最集中的表現(xiàn)形式是設立書目。如某省高校圖工委主辦的“一校一書———經(jīng)典、精讀、經(jīng)世”活動。活動規(guī)定高校組織讀者從30多種圖書書目中選擇一本進行精讀,隨后組織書評、分享環(huán)節(jié),最后進行表彰。通過設立書目劃定閱讀范圍,活動組織者達到了引導讀者精讀經(jīng)典的目的,但卻囿于選擇范圍,增加了閱讀局限性,讀者失去了充分選擇的權利,付出了閱讀其他經(jīng)典的機會成本,是典型的違反閱讀推廣價值中立原則的案例。
(二)樹立閱讀權威
有的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為了營造聲勢和擴大影響,熱衷于邀請著名作家、“讀書達人”等所謂閱讀專家分享閱讀經(jīng)驗。在這一過程中,專家受個人生活背景、學科背景和職業(yè)背景的影響,往往忽略了閱讀習慣和技巧的經(jīng)驗分享,而是過分地加入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也常常以學科專業(yè)的偏見影響其他讀者的閱讀傾向,甚至拘囿了讀者的思維廣度,也違反了閱讀推廣的價值中立原則。
(三)對活動主題過度限制
2013年5月19日,由莞城圖書館、莞城作協(xié)、陽光書友會在莞城圖書館四樓多功能報告廳聯(lián)合舉辦的“莞城作家與陽光書友會閱讀創(chuàng)作交流會”吸引了三十多位書友和文化參加。
交流會最大的亮點是莞城作協(xié)會長、會刊《萬卷》主編穆肅就《萬卷》閱讀、創(chuàng)作、發(fā)表情況與書友們進行了交流。莞城圖書館組織開展的“莞城作家與陽光書友會閱讀創(chuàng)作交流會”沒有設定多余限制,給予讀者更廣泛的閱讀選擇余地,大大削弱了對讀者閱讀的干涉,較好地維護了閱讀推廣的價值中立原則。
三、化解和避免矛盾的策略探討
針對閱讀推廣活動過程中館員的主觀性因素與價值中立原則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我們理應從認識和實踐上予以解決。
(一)從認識上更新觀念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無論閱讀推廣本身抑或是價值中立原則都是為了打破圖書館自身的各種局限,充分挖掘文獻資源,為讀者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資源服務,在這一點上兩者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兩者并不是一對天然的矛盾體,表面上的沖突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非核心理論之間的矛盾。閱讀推廣本身是一種主動性較強的服務模式,但只要在服務過程中設法排除影響讀者文獻選擇權或有意引導讀者意識形態(tài)的行為,就可以做到價值中立,而這些要求都只是技術問題,能夠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解決。
其次,所謂的“中立”原則并非是機械的,而應該是相對的。假如對讀者提供文獻及其背后的價值的有限性被認為是違背中立價值原則的話,那么所有的圖書館存在本身就是違背價值中立原則的,因為沒有一個圖書館能夠囊括世界上所有的文獻資源并且以相同的機會提供給讀者;按照機械的中立原則理論,只有文獻量接近于無窮才能體現(xiàn)出所謂的中立性,那么沒有一個圖書館能夠做到“中立”。因此無限制無條件的“中立”是一個偽命題。
再次,“價值中立”原則是“有原則”的“價值中立”。如上文所述,“價值中立”是一個相對概念,它必須符合人類生存的一般規(guī)律和基本道德觀念。比如,圖書館在進行閱讀推廣中不可能不排除色情、暴力等消極不健康的讀物,而必定會選擇一般道德準則認可的、具有社會價值的健康讀物。其實,在提倡價值中立的同時,圖書館學基礎理論也同時強調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如圖書館有“養(yǎng)成并強化兒童早期閱讀習慣”與“激發(fā)兒童和青年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使命。對價值觀尚未形成的群體加以引導是必要的,“圖書館應該成為一個具有主動干預精神的公共機構”。而閱讀推廣正是很好的“干預”形式。
(二)從實踐上避免違反價值中立
筆者認為從以下方面著手可以有效避免閱讀推廣實踐中出現(xiàn)違反價值中立的情況。
在閱讀推廣活動中使用“引導選擇”,舍棄“代替選擇”。在閱讀推廣活動實踐中,組織者可以在保證選擇范圍較為寬廣的情況下對閱讀進行必要的限制,限制本身不觸及活動的實質,只是將讀者引導至活動規(guī)則以內,但對讀者的具體閱讀行為不進行干涉,不代替讀者進行文獻選擇。如在閱讀推廣中對活動時間、地點、參與方式等進行規(guī)定,以確?;顒幽軌蝽樌M行;但同時不可對閱讀內容進行嚴苛的規(guī)定,并要注意堅決避免具有明顯“迫使”讀者進行內容選擇的規(guī)定。例如,莞城圖書館于2009年起就將“4·23世界讀書日”所在的四月定為閱讀推廣的重要月份,通過舉行志愿者上街調查,大、小型主題書展,閱讀分享會,館長接待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市民走進圖書館,激發(fā)市民對閱讀的關注及興趣。截止至2015年,莞城圖書館結合此節(jié)日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共計25場,參與的讀者逾兩萬人次,媒體報道共計104條。
將特殊人群作為閱讀推廣的重點對象。價值中立原則來自于圖書館界對于公平的追求,即讀者享受圖書館資源的公平性。然而現(xiàn)實是一部分特殊人群由于各種主觀或客觀原因不能正常利用圖書館資源和服務,比如在醫(yī)院就醫(yī)、在監(jiān)獄服刑、年老且健康狀況不佳或其他有閱讀障礙的人。為這些特殊群體提供主動的閱讀推廣服務,使其降低閱讀障礙、縮小與普通讀者在閱讀能力和文化資源選擇能力上的差距,很好地體現(xiàn)了公平原則。由于閱讀推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閱讀能力并擴大其文獻選擇圍度,使其可以接觸到更為廣闊的文化資源,在價值塑造和培養(yǎng)上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將特殊人群作為閱讀推廣的重點對象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價值中立的原則。
開展以興趣培養(yǎng)為主的閱讀推廣活動。對于有著成熟的世界觀、價值觀的普通讀者,閱讀推廣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和閱讀方法引導上,盡量避免個人思想的參與。例如,2015年4月,莞城圖書館整合讀書日的相關活動,首次正式的推出“閱讀推廣月”的概念,策劃了“館長接待日”、“悅讀·成長”讀書分享會及“TA讀”系列主題書展,以此將活動系列化并統(tǒng)一宣傳。這樣的舉措不僅豐富了活動本身,提供給市民更多的選擇,更使宣傳力度更集中,效果輻射面更廣闊。
開展以閱讀方法和技巧培養(yǎng)的閱讀推廣。事實上還存在這樣一個讀者群體,他們知道閱讀的益處和樂趣,但由于主客觀原因,存在自主閱讀困難,閱讀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缺乏閱讀規(guī)劃等等,逐漸產(chǎn)生對閱讀的抵觸情緒。針對這一讀者群體,公共圖書館應該通過組織讀書會、知識競賽、故事分享等閱讀推廣活動,在互動中幫助讀者培養(yǎng)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并找到自己喜歡的讀物。由于在這一過程中,閱讀推廣將視野聚焦在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上,鼓勵讀者用體驗的方式學會閱讀,不但沒有更多地干涉讀者對于文獻的選擇,而且提高了讀者自主閱讀的能力,有利于讀者的自由選擇,是遵守價值中立原則的體現(xiàn)。
四、結語
綜上,閱讀推廣是公共圖書館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服務,文章分析了當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針對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與價值中立原則的存在的主要矛盾,探討了解決對策,以期為實際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徐浪.公共圖書館閱讀與推廣活動基本理論問題探究[J].卷宗,2017(30).
[2]張影.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理論”的實踐研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3,25(9):154-157.
作者簡介:王德恩(1983—),男,漢族,廣東東莞人,主要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