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樣上好高中地理第一課,是許多高中地理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令不少年輕地理教師感到棘手,有的年輕地理教師干脆上來就開始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jié)《行星地球》,內容難度大,學生望而生畏,效果很不好。上好高中地理第一課,意義非凡,為整個高中地理教學課程的學習起到“鳴鑼開道”的作用,如何把高中地理第一課上成地理“推銷”課,對地理老師是不小的挑戰(zhàn),需要老師具有較為廣博的地理知識,富有激情的教學,能點燃學生熱情,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下面就如何上好高中地理第一課,我談一下幾點不太成熟的做法
關鍵詞:濃厚的興趣;結合實際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改變教學模式
一、教師會“煽情”,喚起學生對地理濃厚的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望
授課是一門藝術,課前需要老師充分準備,設置教學情境,可以準備好和地理知識密切相關的一些小視頻,比如:浩渺的宇宙太空宇航員登月的視頻,學生對宇宙太空充滿好奇,激發(fā)學生對宇宙太空探索欲望;諸葛亮巧接借東風的小視頻,寒冷的冬天多吹偏北風,諸葛亮以豐富的氣象學知識,預測即將到來東南風,就是借用地理學氣旋東部吹偏南風……;諸葛亮火燒葫蘆峪下雨的視頻借用地理學對流雨的原理,這些視頻點燃學生學習地理的激情。也可以準備一些小故事比如“馬緯度”的故事、泰坦尼克號沉船、二戰(zhàn)時日本氫氣炸彈使美國遭受重創(chuàng)、德軍潛艇與密度流等故事,通過一些娓娓道來故事,加之教師繪聲繪色、聲情并茂講述,一定能燃起起學生對地理學習激情。也可以播放歌曲如:羅春老師的《小蘋果》、《豬都笑了》,學生會跟著節(jié)奏唱起來、動起來,寓教于樂,學習地理熱情會空前高漲。還可以用各地十八怪,比如陜西十八怪、東北十八怪、云南十八怪、新疆十八怪,配上典型精美圖片沖擊學生視覺,吸引學生注意引發(fā)學生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望。聲情并茂的吟詩“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毛澤東—送瘟神),“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段魂” ……。地理是一門充滿詩意的學科,學生還會特別敬佩老師的才學,提升教師的影響力。做到這些,要求地理教師平時注重積累,學無止境不斷充實自己,有追求上好課的強烈愿望,富有激情,熱愛地理教學。
二、教學結合實際生活,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
社會在進步,對公民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名新疆理科高中學生考入河北大學(保定),他這樣買票上大學,從烏魯木齊——廣元(四川)——保定,我問這樣合適嗎?剛上高一的孩子,許多初中沒認真學地理,不少同學睜大眼睛不解,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當我把新疆、四川河北位置圖畫出來,學生都豁然開朗,地理知識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和學生談旅游,春節(jié)要去海南旅游要帶夏天衣服,夏季去西藏帶防嗮用品,較厚的衣物……,再配上圖片圖文并茂能深深地吸引學生。在和學生談購買低層商品房為什么冬季很少見陽光,涉及到高中地理太陽高度角知識。再如我國北方房前為什么適宜種落葉闊葉樹,而屋后中針葉樹?暑假里為什么有的地方下雨很多產生洪澇,有的地方干旱缺水……,等等信手拈來的現(xiàn)象就發(fā)生我們身邊,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學好地理都可以解釋這些現(xiàn)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一個人的博學,學好地理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生活,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提升自我的修養(yǎng),眾人學好地理可以提升社會的文明程度。
三、學好地理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地理學中的GPS(全球定位系統(tǒng))用于野外考察、車輛飛機定位、軍事領域;GIS(地理信息系統(tǒng))應用于資源等領域管理、分析、預測、城鄉(xiāng)規(guī)劃等方面;RS(遙感)應用于資源調查、估算作物產量、水災、火災、滑坡、泥石流、臺風等自然災害監(jiān)控等等;地理信息技術應用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這些技術大大提高效率、準確度,省時、省力,掌握地理信息技術有利于提升我們本領,學了高中地理可以對我們所在城市進行初步功能區(qū)規(guī)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視環(huán)境保護,充分理解為什么放開二孩。學習地理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環(huán)境觀,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思想,提升公民素養(yǎng),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
四、改變教學模式,想辦法鼓勵學生“動起來”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學習是被動的,新課改要求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倡探究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辯論賽等學習形式。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觀點,敢于質疑,拓展學生思維。給學生推薦電視節(jié)目與影片《人與自然》、《帝企鵝的日記》、《未來水世界》《龍卷風》;雜志:《國家地理》、《華夏地理》、《中國國家地理》等。關注地理熱點,廣讀博覽提升境界,才能做到胸懷天下。
五、教給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注重初高中知識銜接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學習方式方法有很大區(qū)別,絕不能死記硬背。以教科書為本重視書中的地圖,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看清圖名、圖例、注記、方向等獲取地理信息,地圖包括圖表、示意圖,景觀圖等,重視圖文轉換。自然地理重視理解,上課用心思考,理解成因、規(guī)律;人文地理學習講究方法,巧記憶;區(qū)域地理重視地圖,要熟練。適當補充講解初中知識,以便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
參考文獻:
1.地理課上的“吟風弄月”[J]. 羅苑東." 師道 2005年12期
2.在地理課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嘗試[J]. 黨喜奎." 寧夏教育科研 2006年03期
3.地理課“結尾”六法[J]. 王繼紅." 青海教育 199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