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前教育中的課程種類較多,其在實際中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其中音樂屬于學前教育中的一門重點課程,為此在學前教育中對于音樂課堂需要不斷的進行優(yōu)化及革新,以此來對學生更好的進行培養(yǎng)。本文對現今學前教育中的音樂課程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以此作為基礎探討了其在實際中主要的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分析了音樂課堂中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在實際中所具備的作用,從而促使學前教育音樂課堂可以更好的展開。
關鍵詞: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內容
引言:
在學前教育音樂課程中其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在音樂課堂中所采取的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多數是以實踐性為主,這樣才能能夠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使學生可以達到學前教育所規(guī)定的標準要求。目前在學前教育音樂課堂中其主要是以集體授課、小組授課、分層授課這幾種教學模式為主,而在音樂課程的教學內容上主要是以聲樂演唱、情景模擬、音樂創(chuàng)編、樂器演奏等為主,下文則針對學前教育音樂課堂特點對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一、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的目標分析
學前教育音樂課程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能唱、能彈、能編、能導、能演的,具有初、中級音樂素養(yǎng)的教育人才。這對于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內容的設置,教學模式的選擇更具有啟發(fā)性。培養(yǎng)的學前教育教師應該是實踐應用型人才,因為他們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傳道授惑”,而是幼兒音樂興趣的引入和智力開發(fā)。所以“會教”這種教學法的傳授就決定了學前教育音樂課是以“實踐課”為主,“理論課”為輔,“舞臺表演”為補充的課程設置模式。
二、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1、集體授課
音樂課教學模式主要是集體授課,集體授課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通曉樂理,聯系合唱,為學生普及鋼琴以及聲樂等其他的知識。而且在集體課堂上,教師教授最多的就是理論知識,而且要保證講解的很透徹,例如在聲樂課上,要更正學生唱歌的狀態(tài)還有學生的氣息問題。同時也要注意設計教學情景,集體課程講究的是實踐性,在教授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兒童的心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技能。
2、小組授課
在集體課上學生不能全部掌握音樂知識,在小組課上可以繼續(xù)消化這些知識,使學生能牢記以及鞏固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小組課的人不向集體課程那么多,最少的時候有5名學生,最多的也不會超過20人。學生的數量少,這樣教師也能及時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查缺補漏。因為人數少,在合唱的時候,教師能知道是哪一位學生發(fā)生出錯,有利于學生糾正錯誤。
3、分層授課
分層教學模式在現今學前教育中的應用較為常見,其屬于一種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在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中主要是針對學生實際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情況來進行不同層次的劃分,之后教師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以此來保證學生可以接受到與自身能力相符的教育培養(yǎng)。在分層教學中針對音樂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需要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能力,培養(yǎng)出更好的人才,使其有更多更好的發(fā)展方向。而音樂素養(yǎng)較差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對音樂不敏感,因此要進行分層授課,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困難,使其能夠盡快的完成學習任務。
三、學前教育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分析
1、聲樂演唱
學前教育學生在要有一定的能力,而且會自助的學習,學生在上聲樂課以及演奏課的時候,使用的都是簡單的教材,學生在學習基本的音樂知識之后,就可以演唱教材中的歌曲。教師也應該培養(yǎng)學生自助的能力,給學生布置任務,每學期要完成一些歌曲,而教師也要隨時的檢查學生完成的情況。
2、情景模擬
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教學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多參加實踐,有或者是為學生建立一個場景,讓學生在這個場景下教學。通過多次的訓練才能讓學生有教學的能力。一名學生一個學期要完成幾次情景教學,而且每一個教學,教師都要在現場觀摩,為學生指點做錯,幫助學生成長。
3、音樂創(chuàng)編
愛跳、愛唱是孩子們的天性,簡單的兒童歌舞音樂的編配也一個是學前教育學生必備的音樂技能。教師應該要求每個學生每個學期都要參與5至10個歌舞音樂的創(chuàng)編,并定期組織觀摩與講解。
4、樂器演奏
樂器演奏樂屬于學前教育音樂課堂中的主要內容之一,學習樂器演奏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學前教育技能,滿足其專業(yè)所提出的要求。目前在音樂課堂中,學生學習演奏的樂器主要為鋼琴,多數學生需要具備自彈自唱的能力,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進行音樂表演。同時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針對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及技能水平來增加樂器種類,教師可以挑選一些簡單易學的樂器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學生可以針對自身的能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樂器進行演奏。并且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器樂合奏、節(jié)目展演等來擴充課堂形式,達到增加音樂課堂趣味性的效果。
5、興趣拓展
在學前教育音樂課堂中可以針對學生的興趣方向來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以此來達到對學生音樂水平進行有效提升的效果。例如,在現今音樂課程中合唱教學的應用可以將課程教學與課程實踐進行良好的融合,并且根據學前教育情況來看學生學制較為穩(wěn)定,因此也符合合唱樂隊的建立條件,而在合唱樂隊建立中可以對學生的音樂技能及音樂知識進行有效的提升,從而使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四、結語
在學前教育音樂課堂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需求來對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進行選擇,以此來保證音樂課程可以順利的展開。并且在現代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學前教育音樂課程可以采取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增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針對實際情況來對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應用,并不斷的對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及補充,以此來達到進一步優(yōu)化學前教育音樂教學效果的目的,從而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磊.學前教育聲樂教學模式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8).
[2]陳曉燕.翻轉課堂在學前教育聲樂課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新校園(閱讀),2016(6).
[3]金濤.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9):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