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石雕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壽山石雕是石雕藝術殿堂中一顆令人青睞的明珠。在進行壽山石動物雕刻過程中,必要壽山石進行觀察,要賦予壽山石生命,使壽山石“活”起來,只有這樣雕刻才能使壽山石的魅力能夠得到充分展示,獲得人們的喜愛。
【關鍵詞】壽山石;雕刻藝術;動物雕刻;刀工
壽山石雕是天然造化與藝術智慧兩者相結合的結晶,通過,人們不斷的探索,積累了豐富的雕刻技法。壽山石動物石雕,注重依石造型,要充分發(fā)揮壽山石的原形態(tài),在基礎上,完成相應的石雕操作。石雕藝術和繪畫藝術有著許多相同之處,兩者都是追求線條流程性,在雕刻和繪畫過程中,通常都是幾刀幾筆帶過,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雕刻稱作在石頭上繪畫。
1 鍛煉眼里,依石而雕
同一塊壽山石在不同干的眼里其價值也會存在很大差別,有人看其就是一塊普通植物,而有人則能看出它的剔透、溫潤,而壽山動物石雕藝人則可以看到壽山石中蘊涵的生命。觀察石頭是對眼里的一項考驗,要成千上萬次的觀察中,完成對自己眼里的鍛煉,使自身的眼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不斷放大自己的眼界。對于壽山石觀察,是一種全范圍、生層次的審勢,這種審勢是確定壽山石是否適合雕刻動物,已經適合雕刻成何種動物的關鍵[1]。在對壽山石進行觀察觀察過程中,必須神情專注對石質具體變化情況的分析,色彩的延伸狀況和砂粒的實際走勢,依據(jù)壽山石的具體個性情況,適當取舍,完成相應的調整工作,從而確保最終雕刻的動物的個性能夠得到彰顯。壽山石動物雕刻時的最忌諱的就是“眼高手低”,在實際雕刻過程中,往往無法得到期望的效果[2]。在雕刻期間,應當不斷思考,要通過不斷的探索發(fā)現(xiàn)巧妙,并且加強對巧妙的重視,對巧妙進行合理審視,發(fā)現(xiàn)巧妙,并且在壽山石動物雕刻過程中能夠通過對巧妙的合理應用,起到畫龍點的效果,從而使壽山石雕“活”起來。
由此可見,每當手捧原石時,要放平形態(tài),從多個角度對原石進行觀察,對壽山石進行反復摩挲,用心與壽山石進行對話,感悟壽山石的語言,可以聽到壽山石想要表達的心聲,通過目光穿透力,發(fā)現(xiàn)壽山石具有的藝術及價值,使其作用能夠得到最大化。一名壽山石動物雕刻藝術大師的眼里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形成的,要經過多年的磨練,才能逐漸形成。壽山石動物雕刻大師也會經常出現(xiàn)在壽山石交易市場,古玩市場、拍賣會,不斷的開拓自己的眼界,廣交好友,這一方面可以使自身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自身的品味和眼界,從而為自己進行壽山石動物雕刻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2 依色布局,精準下刀
一名優(yōu)秀的動物調控在對壽山石下刀前,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雕工的想象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對各種素材的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是自己在看到壽山石后,能夠有更多的聯(lián)想,通過敏捷的靈感,以及相應美學感悟,對將要雕刻的壽山石進行詳細分析,做好相應的溝通,下刀之前先動筆,動筆之前先構思,從而確保雕刻的合理性,以及最終雕刻出的動物能夠達到栩栩如生的狀態(tài)。壽山石雕工分為線雕、浮雕、圓雕等,通過各種不同的雕刻方式對壽山石進行雕刻,最終獲取到的成品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3]。同一塊壽山石的顏色變幻莫測,各種不同的顏色融合在一起,使壽山石能夠體現(xiàn)出的美麗,從而使壽山石動物雕刻藝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能夠得到激發(fā),通過對壽山石色彩的合理的應用,使最終雕刻出的能夠栩栩如生,成為世界上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成為人們喜愛的藝術品。
進行壽山石動物雕刻過程中,要依色布局,精準下刀,不僅要使壽山石的外形與雕刻的動物的外形相似,而且要使壽山石可以具人格化的情況,使其具更深的意境,留下寫意部分,使人們對壽山石能夠具有無限的現(xiàn)象空間,以及賦予壽山石生命。一個精美的壽山石動物雕刻藝術品,會給欣賞者帶來一定的震撼,雖然壽山石不能開口說話,但它是具有生命的,一塊美石可以通它的色彩、形態(tài)表達自己的心聲。在對壽山石進行雕刻過程中,應當在全面觀摩壽山石的的情況下,合理的將不同類型的雕刻方法融合在一起,橋面的對巧色進行利用,同時規(guī)避掉裂縫,依據(jù)壽山石本身的色彩情況,實現(xiàn)橋面布局,將壽山石的自然美與巧妙的工藝能夠合理的結合在一起,在下刀方面,線條要繁縟細密,優(yōu)美柔和、協(xié)調流暢,并且每一刀都要精道,精準下刀,完成對壽山石的精煤雕刻,提高雕刻品的藝術價值[4]。例如,在雕刻蝸牛時,要對原石進行仔細賞玩,只有仔細的賞玩才能體會到造物主的神奇,才能由心產生對生命的敬畏。在雕刻前要對蝸牛的行為進行仔細觀察,為了更好的完成相應觀察工作,雕刻人員應當在房建內飼養(yǎng)蝸牛,對行動緩慢,一步一個腳印的蝸牛進行觀察,使自己能夠體會到蝸牛的生活,讓自己沉浸在蝸牛的世界中,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具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在進行雕刻時,能夠適當?shù)膶Φ窨虄热輧热葸M行合理創(chuàng)新。通過對蝸牛日常生活的詳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蝸牛在生活中的各項細節(jié),在雕刻蝸牛時,在壽山石上下的每一刀每一劃都經過自仔細的思考,要在腦中回想蝸牛的在生活中具體行動,雕刻一支腳踏實地、積極向上、栩栩如生的蝸牛。在雕刻其它動物時,也要對長時間對動物的生活、行為、細微動作進行觀察,明確動物的形態(tài),掌握動物在日?;顒又械囊恍┘毼⒐ぷ?,從而在下刀時,能夠加強對這些細節(jié)的控制,使最終雕刻出來的動物能后具有靈性,給欣賞者“生命感”,提升其藝術價值。
3 結束語:
壽山石動物雕刻一項藝術性很強的工作,在進行雕刻過程中需要雕刻人員考慮的內容很多。作為一名壽山石動物雕刻人員,要在工作和生活著不斷提升自身的眼里,對身邊的動物的行為進行詳細觀察,在下刀前,要先動筆,動筆前要先構思,從而確保下刀的準確性,使最終雕刻出的作品能夠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奚邊.厚積薄發(fā),用心刻石——記壽山石雕刻師林贊揚[J].東方收藏,2018(15):18-19.
[2]黃細俤.淺論壽山石隨形雕刻創(chuàng)作[J].東方收藏,2018(09):37-39.
[3]管寧.壽石靈佛 獨樹一幟——王祖光壽山石雕刻藝術攬勝[J].學術評論,2017(05):65-72.
[4]葉燕婷.淺論壽山石雕藝術的起源與發(fā)展[J].海峽科學,2016(11):82-83.
作者簡介:
董孫真(1991-),男,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族:漢,職稱:助理工藝美術師,學歷:在讀大專,單位:福州市壽山石行業(yè)協(xié)會,研究方向:壽山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