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兩彈一星”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激勵著我們中華兒女自強不息、不斷進取,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成績。作為“兩彈一星”精神的孕育地和誕生地,青海在新時期提出了“堅韌、自信、實干、創(chuàng)新”的新青海精神,新青海精神與“兩彈一星”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成為引領青海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的重要精神動力。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以期有所借鑒價值。
關鍵詞:“兩彈一星”;新青海精神;意義
一、“兩彈一星”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
1、“兩彈一星”精神內涵
新中國建立伊始,中國經(jīng)歷了長期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處于百廢待興的階段,國民經(jīng)濟一窮二白,科學研究等于空白,工業(yè)技術極度落后。國外環(huán)境更是嚴峻,美蘇大國都對中國進行了經(jīng)濟和技術的長期封鎖,我們正處于內憂外患之中。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勢,為了給國內經(jīng)濟建設帶來長久和安定與和平,黨中央審時度勢,帶領中國人民以及科技工作者們,憑借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經(jīng)過無數(shù)的磨難和曲折,僅用了10年的時間,終于成功研制出“兩彈一星”,讓全世界為之震驚,大大提振了國民士氣,也使我們國家安全有了根本的保障。在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為了表彰為兩彈一星工程作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舉辦了表彰大會,為科技工作者們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江澤民同志在會上指出,兩彈一星的偉大成就,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們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用于攀登的精神才獲得的。從此之后,兩彈一星精神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我國人民的睿智和拼搏向上的積極態(tài)度。
2、“兩彈一星”的時代價值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兩彈一星精神不僅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黯淡,反而愈加凸顯價值,成為新時期的最強音,依然具有強大的時代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兩彈一星”精神凸顯科技的價值。當年,中國老一輩科學家在極端苦難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研發(fā)出兩彈一星,并促進了中國核工業(yè)的發(fā)展。今天,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chǎn)力,在社會生活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依然占據(jù)核心位置。隨著石油、煤炭等傳統(tǒng)能源的日益枯竭,核技術、核電等新能源技術成為我國能源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世界各國都在研發(fā)新技術來尋找新能源,在這個關鍵時期,我們要充分發(fā)揚兩彈一星精神,重視科技強國,發(fā)揮科學技術的重要價值。
二,“兩彈一星”是時代堅強的支撐。在兩彈一星研發(fā)過程中,很多科學家放棄了國外優(yōu)秀的條件,義無反顧的回到國內,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中國的科研事業(yè),他們默默無聞、淡薄名利,為了一個偉大的理想和目標可以獻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今天,在我國發(fā)展市場經(jīng)濟的過程中,一些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思潮開始出現(xiàn),部分同志一心向錢看,工作上談條件,缺乏奉獻精神,部分科研工作者科研造假的事件也層出不窮。因此,新時代我們繼續(xù)繼承兩彈一星的精神,發(fā)揚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是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成功的關鍵。
二、“兩彈一星”精神對青海的特殊意義
青海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孕育地和誕生地,“兩彈一星”精神對青海有著特殊意義。1955年,在毛澤東同志主持的中共中央會議上,提出了發(fā)展核武器的戰(zhàn)略,經(jīng)過長時間的考察,最終決定將核武器研制基地定在青海金銀灘原子城。從此之后,青海在我國兩彈一星工程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時任青海省政府對核基地建設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對場地、人員、公路、保衛(wèi)、設備等工作都做了周密部署和安排。鄧稼先、郭永懷、陳能寬、朱光亞等大批的科學家,拋家舍業(yè)進入青海核武器基地。盡管青海省政府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包括從全國各地調撥了幾百萬斤黃豆,幾萬只羊,以及兩千多名支邊青年,但青海地處高原、條件艱苦。原子城海拔超過3000米,氣候寒冷,缺氧嚴重,一年當中有八九個月要穿棉襖御寒。整個原子城沒有電燈和水,生活環(huán)境極度惡劣。再加上,當初我國正處于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全國受災,糧食大面積減產(chǎn),原子城內的科學家和工作人員同樣缺少食物、忍饑挨餓,不少科學家身體出現(xiàn)浮腫,身體健康受到極大損害。然而,科學家們任勞任怨,他們咬緊牙關,克服重重困難,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用遠少于發(fā)達國家的實驗次數(shù)就研制成功了原子彈,創(chuàng)造了世界奇跡。2009年國家批準建立了青海原子城愛國主義紀念館,重點挖掘和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兩彈一星精神不僅成為青海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原子城紀念館組織了“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到全國各地進行宣講,在全國掀起學習兩彈一星精神的熱潮。越來越多的游客來青海參觀原子城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兩彈一星”精神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不限于特定的歷史時期,在今天依然光彩熠熠,指引著青海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奇跡,涌現(xiàn)出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例如青藏公路被譽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在青藏公路修建過程中,千千萬萬的建筑工人和武警官兵發(fā)揮大無畏的精神,僅用了短短7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這一壯舉,修建了1300公里的青藏公路,為全世界所贊嘆。此外,還有“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團結奮斗、科學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的柴達木精神等,這些都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海人民。
三、新青海精神與“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
“兩彈一星”精神是青海最寶貴的財富。進入新時期,站在新起點,青海人面臨著新的使命和任務。青海省委在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了“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斗”的新青海精神。“登高望遠”是新青海精神的靈魂,“自信開放”是新青海精神的主題,“團結奉獻”是新青海精神的核心,“不懈奮斗”是新青海精神的品格。這四者之間密切聯(lián)系、互相影響、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新青海精神的有機整體。新青海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我們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加強宣傳推廣,形成思想共識。新青海精神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博大的外延。一種精神要形成全民共識,被青海人民廣泛認可和遵循,還需要加強宣傳和推廣,讓每一位青海人民了解新青海精神的內涵、特征和意義。政府部門應該廣泛發(fā)動各種宣傳手段,充分利用電視臺、報紙、廣播等傳統(tǒng)新聞媒體,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多舉辦一些弘揚新青海精神的文體活動,弘揚和踐行新青海精神的內涵和要求,在潛移默化中宣傳和推廣新青海精神。
其次,進行深度挖掘,傳承優(yōu)秀文化。新青海精神是在對青海傳統(tǒng)文化繼承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與兩彈一星精神一脈相承。我們不僅要宣傳和弘揚新青海精神,還要對青海文化進行深度挖掘,認真梳理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進一步明確新青海精神的價值理念和特色,增強青海人民的文化自信,更好地用傳統(tǒng)文化滋養(yǎng)人們心靈、陶冶道德情操。
最后,抓好實踐養(yǎng)成,豐富體系內容。新青海精神不應該停留在理論和口號層面上,更應該踐行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政府要廣泛開展孝敬友善、誠實守信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習俗,抵制和消除社會陋習,培養(yǎng)人們的孝心、愛心、善心,引導人們講誠實、重信用、守承諾,構建和諧的社會風尚。
總之,新青海精神與“兩彈一星”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是引領青海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的重要精神動力。新時期,我們要大力弘揚新青海精神,把青海人民的奮斗目標、美好藍圖、治青方略變?yōu)楝F(xiàn)實,譜寫出堅持新發(fā)展理念的青海篇章。
參考文獻:
[1]譚曉旭.試論“兩彈一星”協(xié)同精神的時代價值與弘揚[J].新西部(理論版).2017.19:70-80
[2]青言.新青海精神是不懈奮斗的力量源泉[J].青海黨的生活.2018.10:1
[3]張玉良.弘揚新青海精神的幾點思考[J].青海黨的生活.2018.10:12-13
[4]石敏, 李廣錄.打造“暢行青?!っ涝诮煌ā逼放?傳承弘揚新時代“兩路”精神[J].青海黨的生活.2018.10:56-57
作者簡介:
馬惠琴,青海西寧人,1975年出生,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助理館員,從事紀念館講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