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英
杜瑩是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核應急協調管理處處長,曾在軍隊服役15年,榮立三等功一次,2016年獲得“全國巾幗建功標兵” 榮譽稱號,2017年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當筆者在國防科工局(國家核應急辦)核應急指揮中心值班室見到杜瑩時,她正在研究部署6月份我國將在青島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元首會晤核應急安保事宜。一雙美麗的大眼睛,皮膚白凈,鼻梁高挺,中等個頭,氣質干練……這是她給筆者的第一印象。她講話清晰精準,簡約快捷,透著精氣神兒, 與她從事的“應急”工作十分吻合。
杜瑩和她所在的團隊肩負著黨和國家賦予的重任。我國現有近60臺核電機組,國際社會的敏感關注,人民群眾的盼望期待,發(fā)展核能事業(yè)的安全要求,建設美麗中國的夢想藍圖,都對核應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巨大壓力面前,杜瑩和同志們秉持安全高于天、責任重如ft的履職意識,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勤奮工作,扛起了國家核應急管理這份責任,管住了涉及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的涉核事件,為人民平安幸福享受美麗生活提供了堅強保障。
在核應急領域有一句九字禪“建體系、強能力、重實戰(zhàn)”,其中, 公認最難的就是實際應對。按照國 家法律規(guī)定和國務院有關部署要求,每隔五年左右時間,在全國范圍內組織一次國家級核事故應急演習。2015年杜瑩擔任核應急協調管理處處長,當年6月國務院批準同意組織代號為“神盾—2015”的國家級核應急聯合演習。這是我國發(fā)展核能事業(yè)以來的第二次國家級演習,有國際高級官員和專家、國內26個國家部委和軍隊機關同志,以及全國10多個省區(qū)市演習部(分)隊、專業(yè)隊和群眾近3000人參加。杜瑩所在的處室具體承擔這次演習的策劃設計、腳本撰寫、組織協調、演習講解、聯絡保障等重點工作。準備時間只有三個月,全處只有三個人,要協調如此高規(guī)格的演習,可謂困難重重。在組織演習的緊急關口,杜瑩的丈夫在執(zhí)行軍隊機關的其他重要任務,每天孩子上學無人送,放學沒地兒吃飯,只能放在鄰居家進行托管。面對時間緊、任務重、頭緒多、家庭負擔重的種種矛盾,杜瑩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工作,發(fā)揚了連續(xù)作戰(zhàn)、頑強拼搏、絕不叫累、絕不言苦的“女漢子”精神。期間,她赴廣東深入核電站一線研究事故設計源項,她組織所有參演骨干無數次研究起草演習策劃,她不厭其煩地反復與上下左右溝通協調。
6月26日上午,演習在全國多個省區(qū)市同時拉開,數千人的隊伍,數千臺(套)的設備分工協同展開,杜瑩堅守演習總指揮部擔任演習聯絡總協調,并直接負責國家核應急協調委成員單位26位部級領導的現場解讀。這天,她和同志們身著演習救援服,精神抖擻,情緒高昂。演習中,她清晰的邏輯思路、精準的語言表達、鎮(zhèn)定的形象氣質贏得現場部長們和參演人員的高度好評。
朝鮮近幾年先后多次進行核試驗,給亞太地區(qū)和東北亞地區(qū)的戰(zhàn)略穩(wěn)定帶來不安,也影響了吉林、遼寧等地區(qū)居民的生產生活。應對朝核試驗風險既是國際政治外交的一件大事,更是涉及我安全環(huán)境的一件大事。對此,按照中央部署要求,近六年來,杜瑩作為國家核應急協調機制和應對朝核核應急工作的聯絡員和骨干,始終直接組織參與相關組織協調和應對處置工作。她不僅要做好國家部委之間、軍政之間的核應急工作協調,部署朝核問題有關專家進行深層次的問題研究,還多次赴長春、丹東、延邊等地市州,現場指導核應急工作,和同志們一起指導幫助吉林、遼寧等省完善核應急預案, 提升核應急能力。做好這項工作,既要具備過硬的思想政治水平,注意戰(zhàn)略策略藝術,也要具有專業(yè)的核應急知識素養(yǎng),更要對中朝邊境地區(qū)風情環(huán)境有必要的了解,這樣才能夠在應急預警、問題研究、分析研判、部門會商、現場指導、任務協調、信息支持等方面統籌兼顧、游刃有余。特別是
究會商,為上級提供相對準確的信息支撐,向社會提供安全有效的權威信息發(fā)布。在應對工作的緊急時刻,所有參加應急處置的同志必須24小時高度警覺、在班值守,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加以匯總向上級報告。2013年春節(jié)期間,杜瑩和同志們從大年初二到初六,連續(xù)四天四夜戰(zhàn)斗在應急第一線。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和國家成功舉辦首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20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重大國
際主場外交活動,其中的安保工作,每一次都滲透著杜瑩和同志們的辛苦辛勞。正是由于杜瑩和同志們扎實細致、到位精準的核應急準備工作,確保了歷次大型國事活動中核安全無事故、核應急充分有效,贏得了中央政法委和中央安保組的通報表彰。2016年,杜瑩還被中央G20峰會安保組授予“安保貢獻突出個人”榮譽稱號。
國家核應急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高點謀劃、頂層設計。幾年來,杜瑩作為骨干, 深度參與和實施了國家核應急體系的建設工作,在法律法規(guī)制度建設、“十二五”“十三五”國家核應急規(guī)劃編制、專業(yè)技術支持體系建設、核應急救援能力建設、核應急國際合作與交流等重點工作領域,貢獻了思想智慧,作出了重要貢獻。采訪中,杜瑩的同事向筆者介紹了其中的兩項工作:一是精打細敲制定預案。核應急預案是進行核應急管理和應對處置最基礎的綱領性文件,是各級開展核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的總依據。我國每五年左右時間要由國務院發(fā)布新一版國家核應急預案,每個涉核省區(qū)市要制訂發(fā)布本行政區(qū)域內的核應急預案,每個核電站也都要制定自己的核應急預案。從國家到省區(qū)市再到核設施單位,這三級預案要無縫銜接、協調順暢、協同配合、充分有效,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管理性很強、社會性很強的工作,更是做好核應急準備工作的重中之重。杜瑩和同志們以務實的作風,花費大量精力健全核應急預案數據,查實查細預案各個環(huán)節(jié),梳理出不協調不完善的地方,反復推敲和對比,反復修改和打磨,幾年來指導各級編制了10多部可操作性強、實施管用的核應急預案,同時還研究制定發(fā)布了20多部核應急規(guī)范性文件,從而編織起了國家核應急工作的安全網。二是加強培訓提升能力。核應急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的工作,也是有國際標準的工作,還是由國際原子能機構關注監(jiān)督的一項工作。幾年間,杜瑩和同志們把涉及核應急工作的專業(yè)培訓放在打基礎、強能力的戰(zhàn)略高度。他們完成了兩件影響深遠的重大工程,一方面是管理人才培訓工程。先后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和國內大專院校建立培訓機制, 陸續(xù)舉辦核應急干部管理培訓班, 培訓人次近2000人,使核應急工作的新理念新標準新舉措新要求在全國核應急系統生根開花結果,練好了核應急工作打牢基礎的內功;一方面是組建中國核應急救援隊, 構建中國核應急救援能力體系。在杜瑩和同志們以及全系統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首支核應急救援隊和數十支核應急專業(yè)技術分隊及相應的培訓基地,正在加速推進,朝著建設與中國核能發(fā)展相適應的核應急體系的目標前進。
核安全無小事,核應急無時間。杜瑩的同事告訴筆者他們全司有10多名同志的手機與地震、氣象部門的應急網直接連通,每天會接到5至6次的地震信息或自然災害信息通報,他們會根據級別分別對核設施安全狀況進行核查。正是杜瑩和她所在團隊的同志們無私奉獻、執(zhí)著堅守,我們才能享受這和平安全、美麗寧靜的生活。
當我們?yōu)槎努摰南冗M事跡點贊時,杜瑩謙虛而真誠地說:“國家核應急辦是個英雄的團隊,是個敢于擔當的團隊。團隊的姐妹們都很優(yōu)秀,我只是她們的一個代表。作為一代核應急人,我們只是做了一些本職內的事情,能夠把自己的青春年華、思想智慧奉獻給我國的核應急事業(yè),為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yè)作出一些貢獻,我們感到很幸運很滿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