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是我們黨邁進新時代的政治宣言,是開啟新征程的沖鋒號角,是續(xù)寫新篇章的行動綱領,給我們展現(xiàn)出“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的恢宏畫卷。經過對報告全文的認真通讀學習,感觸頗深。作為青年教師,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要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積極回應學生的熱情和期許。關心和愛護學生,為他們實現(xiàn)人生出彩搭建平臺。今天的學生正是我們未來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主力軍,讓十九大精神進課堂,講有溫度的話、說有深度的理,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魅力和真誠信仰感染和熏陶學生的心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句話對我有深遠影響,改變了我的很多態(tài)度與看法。由于基層教師工作的單調性、重復性,長期的基層教學工作,難免偶爾會出現(xiàn)一些困惑與職業(yè)倦怠,正是習總書記一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給我在困惑中指明方向,倦怠中重現(xiàn)激情。讓我重新審視與牢記自己的使命,并嚴格遵記作為一名教師的使命要求?!笆糯蟆本衽c我多年教育實踐讓我進一步明白“學生-教師-教學”三者之間的內在關系,切實找準教學過程中的中心、根本與著力點:一是以服務學生為中心,知己知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切從學生出發(fā),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要清楚的了解學生,了解學生要什么,只有了解學生所需,才能提供學生所求,所以必須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二是以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為根本,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實事求是的認識自己,客觀的評估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以及綜合知識水平,打鐵還需自身硬,要不斷加強學習與充電,無論是理論學習還是實踐體驗,都要下苦功夫;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長流水。三是以教學方法為著力點,提高教學效率。了解知識怎么教,找到最適合學生接受的一套教學方式方法,要做到胸中有綱、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心中有謀,此外,一個好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工作過程就要以心換心,用最好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到真知,提高綜合能力。在課后與學生交流溝通中,我也會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滲透十九大精神,借用生動案例,引起學生內心深處的共鳴,從而打開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以后的學習之路、生活之路更寬更廣。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在習總書記心中,教育一直被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上。知識能改變命運,要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孩子,或者要讓每一個家庭的孩子上好學。我作為一名基層教師,更要為此做努力。相信十九大以后,我一定會倍加努力,以“對不可能說不、對可能說肯定、對肯定說更好”的姿態(tài),以滿足孩子全面發(fā)展的需求。中學教育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走向大學、面向社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的成敗將決定其未來的發(fā)展方向,這一階段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將會影響他的一生,作為基層老師,我能夠為這些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我覺得很幸運、很光榮。
“責任”既是教育興國的一種使命,也是做人的一種態(tài)度,從大道理說就是最基本的職業(yè)精神,從小處來說就是一個人做事的基本準則。我們的家庭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家庭愛意融融;我們的社會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社會平安發(fā)展;我們的學校需要責任,因為責任讓學校得到學生、家長、社會的滿意。
作為一名教師,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yè),就等于選擇了承擔責任。我很欣賞作家畢淑敏直抵人心的一句實話:人生本沒有什么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于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我想我們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師這個職業(yè)的取得是偶然還是必然,是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你還在從事它,我們不僅僅要將教師作為一種謀生手段,更應當把它變成事業(yè),當成人生的信仰,在教學過程中尋找快樂、尋找幸福、尋找歸屬。我會一直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來引導與指引我的工作,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
作者簡介
朱琳(1989—),女,漢族,單位:肇慶市高要區(qū)第二中學,研究方向:鋼琴教育。
(作者單位:肇慶市高要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