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霞 林志明 鐘崇建 宋理華 申偉東
摘 要:幾十年來,廣東省梅州市在梅縣區(qū)梅南鎮(zhèn)順里村的大山里,自然林林下生長著野生的黃花參,花開大黃,卻往下吊墜,梅南當?shù)厝朔Q之為“倒吊王花”,既是觀花的好樹種,又是人們經(jīng)常食用的名貴食材,具有藥食同源的特性。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黃花參為原材料的生產(chǎn)企業(yè)用藥量大幅度增加,黃花參價格也逐年提高。2010年以來,梅州市客都來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在自然林林下規(guī)模化套種黃花參,并打造生態(tài)觀光旅游農(nóng)業(yè),目前的黃花參干品市場價格已攀升到90 元/kg以上。通過多年的種植生產(chǎn)發(fā)展積累了自然林林下規(guī)?;追N黃花參栽培技術要點。為了更好地發(fā)展黃花參的種植,總結(jié)了自然林林下規(guī)?;追N黃花參栽培技術要點,為廣大種植戶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黃花參;自然林林下規(guī)?;追N;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56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079
黃花參,學名黃花倒水蓮(Polygala fallax Hemsl.),又名假黃花遠志(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廣東人稱倒吊黃,倒吊黃花、觀音串等,為遠志科遠志屬珍稀、名貴藥用、食用、觀賞植物。中國特有物種,廣東、江西、福建、湖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皆有分布。灌木或小喬木,樹高1~3m;莖桿粗壯,多分枝,表皮淡黃色。枝灰綠色,密被長而平展的短柔毛。單葉對生,無柄;葉片長卵形,葉片長4~10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有疏淺齒??偁罨ㄐ蛑谇o枝上部,花對生,苞片葉狀;花黃、下吊;花管狀,雄蕊4,二強,花筒內(nèi)面有2行短毛。蒴果闊倒心形至圓形,綠黃色,直徑10~14mm,具半同心圓狀凸起的棱,無翅及緣毛,頂端具喙狀短尖頭,具短柄。種子圓形,直徑約4mm,棕黑色至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種阜盔狀,頂端突起。花期5—11月,果期8—11月。黃花參藥用部分為根、莖或葉。含有遠志皂苷、細葉遠志皂苷元,1,7-二甲氧基,2,3-亞甲二之功能。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qū)位于廣東省東北部,介于2355N~2448N,E11547E~11633E之間,年平均氣溫21.3℃,平均降雨量1528.5mm,年均相對濕度78%。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干冷同期,但易旱易澇.主要災害天氣有:春季低溫陰雨,倒春寒;5—6月的龍舟水和夏秋間的臺風雨;秋季寒露風和冬季霜凍等。幾十年來,在梅縣區(qū)梅南鎮(zhèn)順里村的大山里,自然林林下生長著野生的黃花參,它花開大黃,卻往下吊墜,梅南當?shù)厝朔Q之為“倒吊王”。目前的市場價格已攀升到90元/kg以上。刺激了農(nóng)民采挖的積極性,致使野生黃花參資源日漸枯竭。因其種子的自然再生繁殖率低,民間采挖嚴重,野生資源已日益枯竭。近年來,隨著中醫(yī)藥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黃花參為原材料的生產(chǎn)企業(yè)用藥量大幅度增加,價格也逐年提高,2010年來,梅州市客都來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有限公司承包了533760m2山林,自然林林下規(guī)模化套種黃花參,全身都是寶的黃花參,一年四季都可采收鮮葉、嫩莖、細根等配合雞、骨頭等配料做菜、夏、秋采收根或莖、葉,曬干,制作黃花參茶,黃花參酒等,取得了很好的收益。通過多年的種植生產(chǎn)發(fā)展積累了自然林林下規(guī)?;追N黃花參栽培技術要點。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廣大林農(nóng)的積極性和進一步提高林地利用效率,促進黃花參產(chǎn)業(yè)在政府引導下,向組織化、規(guī)?;?、標準化,品牌化、機械化、市場化方向發(fā)展,逐漸培育無公害、綠色、有機、地理標志產(chǎn)品?,F(xiàn)將自然林林下規(guī)?;追N黃花參栽培技術要點總結(jié)如下。
1 園地選擇
宜選擇亞熱帶溫暖濕潤的氣候區(qū)域,海拔1150~
1650m,山坡疏林下或溝谷叢林中,土層深厚,質(zhì)地潮濕疏松、腐殖質(zhì)豐富的壤土為宜。由于黃花參是陰生植物,忌選擇干旱及強光地帶種植。
2 苗木培育方法
2.1 種子繁殖
入秋后,采收成熟的種子后通風晾干,去除雜質(zhì),貯藏于布袋置于涼爽處。每年2—3月進行播種,選擇土層厚、肥沃砂質(zhì)土壤,耙細整平,播種前先澆透地水,種子與細沙混勻,再均勻撒種或株行距5cm×20cm點播,用細沙土覆蓋,蓋草,澆水,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種子發(fā)芽生長的最佳溫度為10~26℃,注意保溫保濕。幼苗出土時,立即掀草并搭棚或插樹枝進行遮蔭護苗。
2.2 扦插繁殖
2.2.1 露地扦插
露地整廂,廂面包溝1.2m,每年3—4月進行扦插,選1~2a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截成枝條15~20cm,留3~4節(jié),保留1~2片葉,綁成小捆,基端浸入0.05mL/L ABT 3號生根粉溶液2~3min,或1mL/L NAA溶液中快蘸后扦插。按株行距3cm×5cm斜插入土,深度為5~7cm,露出地面上2~3個節(jié)眼,按緊土壤,使枝條與土壤充分接觸,澆透水,最好選擇在樹蔭下扦插,并用薄膜覆蓋,露地苗床扦插時需搭棚遮蔭。
2.2.2 盆中扦插
應放在蔭棚底下進行養(yǎng)護,經(jīng)常保持苗床濕潤。扦穗后30d左右,扦穗生根,并開始萌芽,成活后,松土除草,適時追施稀薄人畜糞水,促進幼苗生長。
2.3 組織繁殖
選取當年生的帶芽莖段,先用75%酒精處理25s,再用0.1%升汞處理5~8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4~6次,再進行初代培養(yǎng)、增殖培養(yǎng)、生根培養(yǎng),之后移苗、煉苗,從而大規(guī)??焖偕a(chǎn)黃花參苗木。
3 開墾整地、定植時間及規(guī)格
自然林林下人工開墾種植帶,疏選大樹,雜草等,留樹林郁閉度0.4~0.7比較合適。種植平臺帶開寬50~60cm,長度依山勢因地制宜定數(shù),開好排水溝,規(guī)劃做好耕作道等。春季2—3月,秋季9—10月都可以種植,以“立春”前后為最適。當苗高20~30cm時,按行株距25cm×25cm進行移植,667m2土地需要種苗110株左右。
4 田間管理
4.1 合理施肥
夏、冬季各施1次草木灰或煙骨肥、腐熟有機肥;施肥方法是樹冠滴水線下直接撒施后覆土。
4.2 水分管理
黃花參是陰性植物,怕干旱和強光,做到旱能灌,濕能排,夏秋季多澆或噴水降溫。其他季節(jié)視情況而定,覆土蓋草,保持土壤濕潤。
4.3 修剪
根據(jù)采收目的不同,若以采葉為主,可以離地40~50cm處定干、短截長枝,促發(fā)多分枝;若以采根為主,則不修剪。
5 病蟲害防治及采收
5.1 病害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葉枯病。根腐?。涸缙跒楹ΠY狀是根系變褐、腐爛、壞死;葉柄基部發(fā)生褐色,星斑點狀腐爛,有時成棱形或橢圓形,最后導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早拔除病株,燒毀,發(fā)病初期用40%多菌靈800倍液進行噴灌,隔7~10d再噴1次,連噴2~3次。葉枯?。喊l(fā)病開始從樹干下部先發(fā)病,向上蔓延。葉片中心部開始有圓形小斑點,不斷擴大,最后葉片枯萎,植株死亡。防治方法:選用代森錳鋅800~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隔7d再噴1次,連續(xù)2次。
5.2 蟲害
主要蟲害有白蟻、蚜蟲和卷葉蟲。白蟻:在4—5月份,主要危害根部,防治可選用煙骨肥撒施樹冠滴水線下蟻巢處覆土。蚜蟲:在5月底6月初,危害嫩葉,防治可選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噴殺,隔7d再噴1次,連噴2次。卷葉蟲:在5—6月,危害嫩葉,藥劑防治可選用1500mg/kg敵殺死,相隔5~7d,連續(xù)2次。物理防治:園區(qū)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殺死部分成蟲,減少蟲源。
5.3 采收
種植當年可以采收鮮葉,花,做菜,3~5a后,夏、秋季采收根、莖、葉,花,種子,洗凈,鮮用或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