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墉
閱讀分享:“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黃金更有效?!薄轮兛死亍吨鳉埰贰K自捳f“禍從口出”,知名華人作家、畫家劉墉也告訴我們:“沒有一個聽話的人,會希望被講話者忽略。也沒有一個忽略聽眾的說話者,能獲得好的回響!”作為“溝通青少年心靈的專業(yè)作家”,劉墉的作品在大陸銷售超過千萬冊,他的處世散文和溫馨勵志散文都深受華人的喜愛。說話也是一門藝術(shù)。我們到底應(yīng)該怎樣講話呢?讀了這篇文章,或許你能夠找到答案。(特約教師:山東省泰安市東平明湖中學(xué) 張芯)
01
說話的學(xué)問真是太大了,有些話我們講了半輩子,技術(shù)上有問題,卻不能自知,甚至得罪了人,還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國畫大師張大千對我說,他有一次因為說錯話,差點落得殺身之禍。
當時他應(yīng)邀到一位軍閥家里做客,早就聽說大帥養(yǎng)了一只名犬,十分愛犬,而早就想看那只名犬的張大千,一見到大帥就興奮地說:“我早就想到您家來拜望了!”
以為張大千是心儀自己,大帥得意地點頭:“不客氣!”
豈知張大千居然接著說:“我是為了來看你這只狗!”
張大千說他才講完心就涼了半截,匆匆忙忙告退出來,直摸自己的脖子:“幸虧大帥當天情緒好,否則腦袋就搬家了!”
02
我自己也說過這種容易讓人多心的話。記得有一次宴會上有人為我介紹某大學(xué)的校長,我興奮地說:
“久仰!久仰!將來小弟如果在美國失業(yè),一定要請您提拔!”
我說話的原意是謙虛,豈知可能引起對方反感:“敢情我這里是收容所?沒地方要你,你才到我學(xué)校來?”
所以有一天我真希望到那學(xué)校教書,他八成不會聘我!
03
懂得講話技巧的人,能把一句原本并不十分中聽的話,說得讓人覺得舒服。
譬如有一位官員,對事事請示的部屬不太滿意,但是他并不直截了當?shù)孛畲蠹曳謱迂撠?zé),而改成在開會時說:“我不是每樣事情都專精,所以今后簽公文時,大家不要問我該怎么做,而改成建議我怎么做!”
還有一位曾在外事部門任職的主管,當他要屬下到他辦公室時,從來不說:“請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而講:“我在辦公室等您!”
這兩個人,都是巧妙地把自己的位置,由“主位”改成“賓位”,由真正的主動變成被動,當然也就容易贏得屬下的好感,因為沒有人不希望覺得是自己做主,而非聽命辦事啊!
04
最高明的,要算是那懂得既為自己“造勢”,又能為對方造勢的人了,我曾經(jīng)聽過一位被派往美國的專員在臨行酒宴上講的一段話,真是妙極了!他說:“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過人之才,不可能在紐約擔任工作,而且一做就是十多年。而我,沒有什么過人之才,憑什么能一做就是十幾年呢?這道理很簡單,因為我靠了你們這些朋友!”
多漂亮的話?。〔贿^一百字之間,連續(xù)三個轉(zhuǎn)折,是既有自負,又見謙虛,最后卻把一切歸功于朋友,怎不令人喝彩呢?
說了這許多,如果問我到底該怎樣講話,我卻很難回答,但研究了這么多年,可以想到一個原則,就是:
除了為自己想,更為對方想,談好事,把重心放在對方身上;要責(zé)備,先把箭頭指向自己身上。最重要的是,當你發(fā)表自己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別人。
因為沒有一個聽話的人,會希望被講話者忽略。也沒有一個忽略聽眾的說話者,能獲得好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