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民
摘 要 作為從事高中教學四年的我,我的經歷可還算是“豐富”。我對我近來的教育教學過程進行反思,以便我在后來的教學過程中做的更好。下面是我對近期從教育教學工作切入關心和愛護學生的一些認識。
關鍵詞 教學 關愛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1把握學生實情、控制教學的進度
上個學期我是帶一個重點班和一個普通班并帶這個普通班的班主任,我深深的感受到重點班帶給我的壓力,我在備課找資料方面都是側重于重點班,在重點班就連講題的速度也是很快的。還有就是進度也不一樣,重點班進度比普通班快,對于這種情況我當時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jié),先在重點班講過了,再去普通班講的時候我也沒有任何的放慢速度的表示,我一是養(yǎng)成這個講課的速度了、二是我把我班的孩子也高估了。這樣就造成我班的孩子們跟不上。對我的講課速度很是不滿。由于我是班主任學生也是有點怕我,斷斷續(xù)續(xù)的有大膽的學生和我說起了這個問題,我當時的感覺是還覺得這個學生是不是沒有提前預習,我還用我的一番大道理來開解他,讓他提前預習、并說這些題是很簡單的題目,講那么慢是浪費時間,我還自認為這樣講題有一種行云流水的感覺。我覺得我?guī)У倪@個班級應該會進步很大,因為不管是講題還是練習我都是以重點班的要求來對待的,希望他們也和重點一樣。但是期末考試的成績不是那么的讓人滿意,經過這次的考試結果的驗證使得我對我班的教學模式和要求有了自己的新的認識。我開始考慮之前學生給我提起的講題速度以及板書詳細的建議。我漸漸的有了我自己清晰的思路,但是犯了冒進的錯誤,沒有真正的了解我的學生的現狀,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題,我開始認真的分析這次考試的試卷,我發(fā)現很多基礎的題目學生拿不到分數,還會在步驟方面出現問題,這都說明了他們的基礎還是很薄弱的。就我的學生而言他們相對基礎差一些,但并不能說能力就差,通過與他們的接觸,發(fā)現很大一部分學生有一些方面確實不錯。每次進教室都保持心情愉快,認真看他們在做什么作業(yè)、下課與他們聊聊在課外做點什么,我與他們相處得也越來越融洽。當然也有不順心的時候,那是很正常的,這就要及時的和學生溝通。不僅可以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還有助于相互理解,所以我覺得和學生平等,和諧相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
同時我體會到教學要講細,但也要難易結合。當老師把東西咀嚼的差不多時再給學生,學生感覺到沒有什么味道,沒有大的挑戰(zhàn)性;如果不先嚼嚼,學生還不知道如何下手,對有些人來說也許那就是在聽天書。至于這個火候如何去把握,對我來說還得狠下工夫,研究學生,吃透教材,特別是我們青年教師還要不斷的學習理論知識,善于發(fā)現學生的不足,教學活動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備課,考慮周全,這樣才會得心應手。鑒于這種情況我下個學期專門針對了上述兩個不足做出了嘗試,我講課放慢了速度,講題注重詳細過程。對于一些銜接的知識盡量去回顧,讓他們有一種自然銜接的感覺。果然沒過兩天就有學生找我聊天,說我轉變了。還問我是不是去培訓了?我覺得老師你真的變了,我嘴上不說心理還是很欣慰的,我的反思得到了印證,我的努力得到了肯定,現在無論是在講課還是講題他們都能接受了,從這里我體會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的程度是多么的重要。從我的轉變開始我開始感到學生看我的眼神也是那么的期待,我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也是得心應手,因為孩子們認可你了,做起來班主任工作感覺是那么的輕松了。我抓住了這一個契機開展師生交流活動。
2從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入手去關心學生、了解學生
在每天的晚修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會找到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聊天,讓他們談談對我數學教學的看法,并說說自己成績上不來的原因,他們剛開始還是有點怕怕的感覺,還不敢說一些我想要聽到的真話,我開始轉變我的態(tài)度,一開始我聊他們的成績,我先從身邊的小事聊起,談談他們和同學的相處的關系如何,以及在宿舍的一些情況,讓他們充分的感受到我是在關心他們,這樣慢慢的也就好起來,他們也大膽起來了,和我聊起學習、生活以及身邊的小事,從與他們的談話我了解到他們在某些地方有斷層,這樣我就做到了心中有數,有的是初中的基礎沒有打好,有的高一的時候輕視了學習等等。我都一一在心中做到有數。特別的有一個學生他的成績是不錯的在班上,有時候還能考到班上的第一名,近段的一次考試他的成績下滑的很大,我發(fā)現了這個情況,于是馬上找其談話,從他的話語中我漸漸的明白了他成績下滑的原因,原來是自身的一些問題,他一段時間不能去做早操,為了這個事情,把自己弄的心情也不開心,我專門把留在班級名額給他。這樣的話就解決了他的問題,他也可以為班級做些貢獻了。
像班級中的發(fā)生一些小事情都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的情緒、同學的關系、班級團結等問題,要做一個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問題班主任需要更加的認真來對待學生的情緒和要求。但是有時候對于學生的要求也不能是有求必應,合理的予以接受,不合理的堅決不妥協,不然還會養(yǎng)成他們的壞毛病。
例如,在課堂上我對他們是很開放的,對于不會的問題隨便提。這樣就養(yǎng)成了他們不分場合不分地點的來提問題,這個問題引起我的反思的是一個科任老師對我說的話,他說我的班級學生回答問題很積極,但是就是回答的時候不舉手,鬧哄哄的不知道誰在回答。我開始很重視這個事情了,一次在我的課上我故意讓他們隨意提問和回答問題,對于這種沒有秩序、沒有舉手的現象我停下課來給他們上了五分鐘的德育課。讓他們認識到回答問題要先舉手,這樣給我感覺是我覺得你們很有禮貌、很懂事??吹剿麄兊谋砬槲抑浪麄兠靼琢?,相反我提出來了對他們的要求,那就是回答老師的問題要先舉手,不會的問題要在老師講完之后再舉手提問。對于這次的教育我是采用以身試教的方法來處理,如果我什么都不說的披頭蓋臉的就是一頓說教效果就達不到了。這樣也避免了他們對科任老師的亂猜疑。
3結束語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感情需要投入、班級需要團結、學生需要愛護。我需在前進中不斷的摸索。
參考文獻
[1] 蘇紅霞.淺談怎樣關心愛護學生[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