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燕 村跑
城市人是以什么為時間刻度的?往往是工作日與周末,是加班還是不加班,是城市建筑的光影變換,是勾勒街區(qū)的路燈車燈……而大自然有它的時間邏輯,可以給我們很不一樣的體驗。
都市人是以什么為時間刻度的?往往是工作日與周末,是加班還是不加班,是城市建筑的光影變換,是勾勒街區(qū)的路燈車燈……而大自然有它的時間邏輯,可以給我們很不一樣的體驗。一直與鄉(xiāng)野溫柔親近的村跑君認同,在對的時間,去對的地方旅行,享用大自然給予的食物,是一種智慧的回歸。
所以,2018年“村跑”的第一站,我們?nèi)サ搅舜迮艿某霭l(fā)地福建武夷山五夫鎮(zhèn)。選擇五夫作為開春首站,一是村跑在跑過20站后希望與村卷重回五夫淺言初心,其次,我們恰是看中三月時節(jié)大自然由冷轉(zhuǎn)暖的那條漸變線上,萌生的種種妙不可言。
譬如,春天還有一點點清冷的早晨,五夫鎮(zhèn)老宅子的門口,當?shù)厝私o你捧上一杯熱茶;漫游于鄉(xiāng)野的路途中,春天的氣息還沒那么濃烈,你努力去尋找一朵紫色的玉蘭,一株黃綠的嫩枝仿若毛毛蟲的柳樹,一枝寓意著“春天到了”的阿拉伯婆婆納;你溫柔地稱呼蕨菜是“春天里的小可愛”;田野里草垛與泥土的溫度,喚醒對故鄉(xiāng)風土的記憶,它也是四季留給自然的肌理紋路;當你經(jīng)過卜空村,可以站在一個小山坡上俯瞰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小山村,遠處的層巒疊嶂,更襯托出近景里初春的一點蕭瑟與硬朗,如同一幅古意中國山水畫。而這些宏大或細微的感知,都被村跑“安排”在五夫的賽道之中。
關(guān)于時節(jié)與鄉(xiāng)野,是村跑從2014年創(chuàng)辦至今一直堅持的理念,我們的每一站村跑,都是親近自然的一次體驗,哪個目的地,適合于什么樣的季節(jié),我們的“村委會”也都是細細斟酌。每一個季節(jié)里這個地方會有什么樣特別的感受,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細細品味。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什么時候該看什么景,什么時候該吃什么食物,什么時候應(yīng)該體驗冷,什么時候可以去感受暖。跟著時節(jié)、親近自然、品味被陽光雨露撫養(yǎng)長大的種種風物,這些事情里面,有一種樸素與傳統(tǒng),是許多都市人向往的,也是村跑將繼續(xù)倡導(dǎo)與實踐的。
2018年的村跑計劃已出,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時間繼續(xù)跑進周寧、平潭、金門、黃山、常州、新疆、澳洲、日本鳥取及富山等地,以奔跑的速度尋覓更多最美鄉(xiāng)村,帶去更多挑戰(zhàn)與驚喜,體味更多地域的山水自然、風土時節(jié)之美。
在朱熹生活了40多年的古鎮(zhèn)里,村卷們跟隨先賢足跡,跑過朱子巷,穿過興賢古街,在朱熹故居紫陽樓駐足停留,他親手栽種過的香樟樹,歷經(jīng)800多年風雨滄桑仍枝繁葉茂,當一縷暖風拂面,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枝丫灑落,身心俱安。即使五夫的荷塘還未冒出新芽,這份暖意也讓人感到莫名的悸動和心跳。這就是初春的力量。
踏上木橋,村民們閑適的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在我們跑過時,熱情地叫喚一聲:“加油!”而橋下兩岸是春意黯然,楊柳青翠,細波蕩漾,婦人們在溪水中洗滌衣物,村落沒有因為我們的到訪而打亂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一派祥和,不打擾便是我們的可貴之處。
際遇春日,索性回歸童趣,做一次農(nóng)夫趕一回鴨子。
稻草垛上坐著的稻草人,聲聲輕唱著春天的歌謠,迎著春風,奔跑也有了更多力量。
五夫好客的村民們拿出他們從大山中采集到的各色食材,為我們在乍暖還寒的初春,備上一份溫暖。在古街巷弄偶遇古早味,喝一碗現(xiàn)煮暖糯的五夫蓮子羹,吃一個新鮮出爐的香酥光餅,暖在舌尖,甜在心頭。村宴是五夫鎮(zhèn)有名的朱子家宴,村卷們在賽事活動后齊聚一堂,品嘗“文公菜”“煮蓮教子”“麥飯充饑”及五夫當?shù)厮a(chǎn)的黃鱔、泥鰍、蓮田魚等家宴菜肴。四季在春耕秋收中輪回,日子在一湯一食里更替,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我們也在感受著五夫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