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昕/錦州市渤海大學(xué)附屬高級中學(xué)
趙雷在“歌手”中一首《成都》唱得好:“在那座陰雨的小城里,我從未忘記你,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背啥紝懙膮s不是某個人,而是對這座城市的留戀和記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成都”,我的卻是上海。
在魚米之鄉(xiāng)的江南,當(dāng)然少不了美食。上海最出名的當(dāng)屬生煎包了,一口咬下去,湯汁裹著肉香、油香、蔥香,一下子就打開了你的味蕾。聽上海人說吃生煎包還有個口訣呢“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吸湯?!奔毙宰诱娴娜菀谞C了嘴。再說上海的本幫菜,在嘗之前,會有人說“甜甜的,會不會不對胃口呢”可當(dāng)你品嘗之后,你呀,就得把話收回去了,只能用清淡、鮮美、可口來形容了。
上海,這座城市就好像一個有生命的肌體,它在以秒計算的時間里光速發(fā)展著,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上海的弄堂也在逐漸的消失。而余下的許多也慢慢商業(yè)化,在我記憶中的弄堂卻不是這樣的。
那日,我漫步在黃埔的街頭,本是打算去田子坊看看弄堂的影子,卻在小街巷中迷了眼睛。推開弄口的鐵門,一側(cè)是銹跡斑駁的墨綠色信箱,在信息時代沒有到來之前,那便是人們最常用的通信方式吧!另一側(cè),零落著幾臺老式二八、二六、二0的自行車。再近一些,是用是水磨石灌注而成的水池,里面用籃子放著蔬菜。順著水池再走進(jìn)去,便是人家了。三三兩兩圍在一起打著牌,女人們在自家廚房中忙碌著,孩子們追逐嬉戲,左鄰右舍,好是愜意!當(dāng)你一抬頭就可以看見各家洗好拿出來晾曬的衣物,你垂下眼眸,就可以看到閑聊的老者。當(dāng)你踏上閣樓,從弄堂小屋中的閣樓望出去,那些還在的小路,那些還沒消失的梧桐樹,便是我熟悉的弄堂。
北京有帝都之稱,而上海則是魔都。沒錯,上海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市。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霓虹交錯,這便是夜上海了。
夜晚,步行在南京路上,兩側(cè)懸掛的廣告牌,大概訴說著上海的歷史,不遠(yuǎn)處幾個小店叫賣著“老上海雪花膏,老上海酸奶……”。向東走到盡頭,就到了上海最具魅力的外灘了,這里是上海商埠的聚集地。外國的銀行、商行、報社再此云集。古典復(fù)式的建筑打著橘色的樓燈。遠(yuǎn)眺黃浦江,陸家嘴的東方明珠,世貿(mào)大廈與上海老城形成鮮明的對比。一面是這個時代給予我們的財富,另一面則是歷史給予我們的記憶,不免想讓我定格這一幕。是夜,是繁華。
“和我在上海街頭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燈都熄滅了,也不停留……”一個人、一座城,上海對你何止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