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娟,劉麗麗,趙俊榮,李俊麗,劉樹艷
(河北省唐山市婦幼保健院感染管理科 063000)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是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機械通氣患兒較多見的并發(fā)癥類型,是誘發(fā)機械通氣治療失敗、住院時間延長及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因素,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命,影響其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上抗菌藥物應用廣泛,耐藥菌數(shù)量持續(xù)增加,多重耐藥菌數(shù)目增多,對疾病的治療影響惡劣,并且對患兒的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同時浪費衛(wèi)生資源[2]。因此,預防耐藥菌感染,降低VAP的發(fā)生率,是臨床重點內容之一。為進一步研究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特選取本院1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2016年本院NICU收治的100例VAP患兒,女54例,男48例;胎齡30~40周,平均(33.53±1.84)周;出生體質量1 500~3 500 g,平均(2 086.43±321.38)g。本次研究通過了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兒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目的和方法有所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所有患兒性別比、年齡、出生體質量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1)符合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制定的VAP診斷標準[3]的患兒;(2)經胸片等影像學檢查存在肺部實質情病變、肺大泡及持續(xù)性、逐漸增多的滲出性變化的患兒;(3)分鐘通氣量(MV)時間在48 h以上的患兒;(4)咳嗽、呼吸急促、體溫異常或呼吸暫停等癥狀明顯的患兒。
1.3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肺部疾病或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兒;(2)家長拒絕參與本研究的患兒;(3)其他原因導致體溫異常的患兒。
1.4方法吸痰管經氣管插管來收取下呼吸道痰液標本進行細菌鑒定,采集標本后立即送檢,痰液在血平皿或巧克力平皿(濟南百博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菌種培養(yǎng),在顯微鏡視野下進行檢查,挑取可疑菌落,若為合格的痰液標本,即可以行細菌定量培養(yǎng),應用美國BDPheonix全自動鑒定儀、藥敏分析儀鑒定菌種及藥物敏感情況。共取100例患兒樣本,培養(yǎng)100例菌株,有效培養(yǎng)率為100%。
1.5觀察指標(1)觀察并統(tǒng)計患兒細菌培養(yǎng)結果,其中革蘭陰性桿菌有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異變形桿菌;革蘭陽性球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2)觀察并統(tǒng)計主要致病菌耐藥性情況,主要有環(huán)丙沙星、阿米卡星、亞胺培南、頭孢類(頭孢他啶、頭孢唑啉、頭孢曲松等)。
2.1所有患兒細菌培養(yǎng)結果比較革蘭陰性桿菌檢出的比例(86.00%)明顯高于革蘭陽性球菌的比例(14.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3.680 0,P<0.05)。見表1。
表1 所有患兒細菌培養(yǎng)結果比較(n=100)
續(xù)表1 患兒細菌培養(yǎng)結果比較(n=100)
2.2主要致病菌耐藥情況比較大腸埃希菌、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對頭孢他啶、頭孢唑啉、頭孢曲松耐藥率明顯高于環(huán)丙沙星、阿米卡星、亞胺培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8.000 0、8.571 4、30.952 4,P<0.05)。見表2。
表2 主要致病菌耐藥情況比較[n(%)]
VAP是常見的機械通氣治療后并發(fā)癥,是NICU較多見的醫(yī)院獲得性感染,特別是早產兒、出生時體質量較低的新生兒等,受機體發(fā)育的影響,導致免疫能力較差,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高。體質量越輕、胎齡越小的新生患兒,機體各個器官或系統(tǒng)發(fā)育均不成熟,給予腸外營養(yǎng)、使用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及應用廣譜抗菌藥物的概率大,使VAP的發(fā)病率明顯增加[4-5]。同時,經氣管插管行呼吸機機械通氣輔助呼吸是侵入性操作方式,破壞患兒呼吸道的正常屏障,使纖毛運動功能受損,對呼吸道內異物的清除能力降低,從而增加了細菌進入患兒呼吸道的概率,導致VAP的發(fā)生,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6]。
本研究顯示,所有患兒體內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鮑曼不動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數(shù)量明顯高于革蘭陽性球菌,且主要致病菌對頭孢類藥物耐藥率明顯高于環(huán)丙沙星、阿米卡星、亞胺培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中,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可以產生超廣譜β內酰胺酶,對頭孢他啶、頭孢唑啉、頭孢曲松等頭孢類藥物有水解效果,使藥物失去活性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臨床資料表明,頭孢類藥物為廣譜抗菌藥物之一,在臨床上使用量大,藥物療程長,耐藥率逐漸增加[7],而亞胺培南、阿米卡星、環(huán)丙沙星等藥物臨床使用量相對較小,所以耐藥率小[8]。
肺炎克雷伯菌是醫(yī)院獲得性感染中相對多見的病原菌,是好發(fā)多重耐藥的菌群之一,在抗菌藥物濫用現(xiàn)象中逐漸頻繁出現(xiàn),該致病菌的耐藥性也隨之不斷改變,多重耐藥菌檢出也越來越多見[9]。大腸埃希菌是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常見致病菌,目前臨床上每年因大腸埃希菌感染而致病的患者有6億左右,部分患兒還可因感染大腸埃希菌而死亡[10]。近年來,大腸埃希菌對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率不斷增加,需注意臨床藥物使用劑量,避免出現(xiàn)多重耐藥現(xiàn)象發(fā)生[11]。目前,VAP仍是影響NICU患兒生活質量的主要危險因素,各個地區(qū)患兒對VAP致病菌的耐藥性不同,選擇療效較好的抗菌藥物治療后,預后及治療效果明顯提高[12]。但頭孢類等經驗性藥物的耐藥率明顯較高,臨床上需避免抗菌藥物濫用等現(xiàn)象,治療過程中可根據(jù)患兒的藥敏試驗檢查結果,選擇恰當?shù)闹委煼桨?,酌情選擇針對性較強、相對窄譜、靈敏度較高的抗菌藥物治療,保護靈敏度相對較高的廣譜抗菌藥物[13-14]。同時,避免長期濫用廣譜類抗菌藥物,特別是3代頭孢類抗菌藥物等,選擇序貫給藥、降階梯治療方式及輪換給藥等手段,預防多重耐藥現(xiàn)象產生[15]。本研究中不足之處在于樣本選擇量小,分離出致病菌種類較局限,且研究藥物種類較少,無法囊括全部治療藥物,使細菌對臨床上一部分治療藥物的耐藥性研究欠缺,日后臨床工作中應增加不同致病菌耐藥性的研究,增加參與研究的樣本數(shù)量,選擇合理的治療藥物,以便改善治療效果,預防或避免VAP等疾病對患兒機體的影響,使患兒家長對治療療效更滿意,提高依從性,改善醫(yī)療質量,緩解醫(yī)患關系,提高患兒治療后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VAP病原菌以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鮑曼不動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為主,頭孢類藥物為首選經驗性用藥,但具有較高的耐藥率,而環(huán)丙沙星、阿米卡星、亞胺培南類藥物耐藥性差,臨床上需定期對NICU患兒致病菌分布及耐藥性情況進行監(jiān)測,對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亓然,馬曉波,李珣,等.早產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23):3393-3394.
[2]CKAKRABORTY A,ADHIKARI P,SHENOY S A,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s-1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recovered from a South Indian tertiary care hospital[J].Indian J Pathol Microbiol,2015,58(3):323-327.
[3]胡亞楠,梅花.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5,30(1):69-71.
[4]劉成產,劉如喜,周杰,等.ICU中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病原學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6,14(8):1272-1274.
[5]蘭海平,黃旭晴,呂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分析與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5):984-986.
[6]PIERACCI F M,RODIL M,HAENEL J,et al.Screening for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 the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a Single-Institution analysis of 1,013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cultures[J].Surg Infect(Larchmt),2015,16(4):368-374.
[7]李林,梁武華,吳耀勛,等.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廣西醫(yī)學,2015,37(12):1833-1834.
[8]夏燕亮,葛眉,王珍.高原地區(qū)兒童重癥監(jiān)護室呼吸機相關肺炎病原學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16(8):787-790.
[9]賈曉君,易玲嫻,張長春,等.綜合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6):739-741.
[10]CAILES B,VERGNANO S,KORTSALIOUDAKI C,et al.The current and future roles of neonat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programmes in combat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J].Early Hum Dev,2015,91(11):613-618.
[11]楊大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的構成和耐藥性及與患者疾病轉歸的關聯(lián)性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6,38(22):3506-3508.
[12]隨素敏,云磊,魏廣友,等.NICU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5):1138-1140.
[13]徐家新,趙武,諸宏偉,等.NICU中新生兒敗血癥及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藥性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6,41(10):1278-1281.
[14]JENA S,KAMATH S,MASAPU D,et al.Comparison of suction above cuff and standard endotracheal tubes in neurological patients for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in-hospital outcom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Indian J Crit Care Med,2016,20(5):261-266.
[15]張陣,諸宏偉,陳娟娟,等.兒童重癥監(jiān)護病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2016,28(11):1289-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