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友國
人本無貴賤之分,但為人處世的方式卻有高下之別。有人認為,最高層次的人懂得“人捧人”,會欣賞他人的優(yōu)勢與長處,善于互相支持補臺,營造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和諧氛圍,精英階層和成功人士常體現(xiàn)這種特點;中間層次是“人比人”,這一群體愛互相攀比,在你追我趕中普遍焦慮不安,但彼此尚能有效溝通和理解;最低層次是“人踩人”,一味關(guān)注他人的不足及不幸,脆弱敏感、斤斤計較、睚眥必報,這往往被視為弱者的標簽。
與人打交道層次有別,在于情商的差異,是理解他人心理感受,激發(fā)他人積極情緒的能力。情商研究先驅(qū)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對人生成功與否有重要作用”。在集體主義文化背景下,高情商帶來的良好人際關(guān)系,更是事業(yè)發(fā)展的有效助推力與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智商低情商低的人一事無成,智商高情商低的人懷才不遇,智商低情商高的人貴人相助,智商高情商高的人春風得意,就是對情商紅利的生動闡述。
良好的情商品質(zhì)不是特定階層的專利,世有葛朗臺式令人唾棄的大守財奴,也有與人為善左右逢源的普羅大眾。情商修煉貴在主動為之。
模仿學習。保持自我覺察,自覺摒棄先入為主的偏見和敵對情緒,嘗試打破固有認知模式。以理性重新評估他人的言行,以人為鏡檢視反思自我,通過對榜樣的模仿學習,更新升級思維與行為模式。適當擴大人際圈層,有意識地將注意力放在那些令人舒服的言行舉止上。對可借鑒的創(chuàng)新之見、開拓精神、坦誠態(tài)度或幽默保持開放接納的心態(tài)。確定要模仿的榜樣行為,從內(nèi)心琢磨演練,再到對外實際展現(xiàn)。
主動捧人。好的人際相處方式一定是讓對方感覺良好。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說:“成為重要人物的欲望是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沖動。”給人真誠的贊美,就是最好的捧人方式。它會讓對方獲得“自己是重要人物”的愉快感受,增進對方對你的好感。他人在事業(yè)上取得的進展,熱心公益、投身環(huán)保或樂于助人的善舉,以及反映責任心與勤奮品質(zhì)的生活細節(jié),都是可以捕捉的點贊行為,給予及時和明確的反饋,讓他們感受到你的認可。職場中,關(guān)注同事的需求,對他們的要事鼎力支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關(guān)鍵時刻的雪中送炭和積極補臺,都是捧人的實在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