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達,蔡麗婷
(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江陰醫(yī)院呼吸科,江蘇 江陰 214400)
急性肺血栓栓塞癥(PTE)是由于靜脈系統(tǒng)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導致的病癥,其主要的臨床特征為肺循環(huán)障礙及呼吸功能障礙[1]。該病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2]。因此,對該病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診斷,及時掌握其病情的變化情況十分重要。本文通過對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在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江陰醫(yī)院就診的60例急性PTE患者及同期在該醫(yī)院接受健康體檢的60名健康人的檢驗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探討心肌血清酶學指標、BNP、TNI檢測及超聲心動圖檢查在急性PTE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在東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江陰醫(yī)院就診的60例急性PTE患者(為觀察組)和同期在該醫(yī)院接受健康體檢的60名健康人(為對照組)。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35例、女25例;其年齡在35~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13)歲;其中,有14例發(fā)生大面積肺栓塞的患者(為大面積組),有20例發(fā)生次大面積肺栓塞的患者(為次大面積組),有26例發(fā)生非大面積肺栓塞的患者(為非大面積組)。這6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歐洲心臟病學會在2014年制定的急性肺栓塞診治指南中關(guān)于急性PTE的診斷標準[3]。在對照組受檢者中,有男30例、女30例;其年齡在30~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20)歲。兩組受檢者在性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受檢者入院后及觀察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均對其進行心肌血清酶學指標、BNP、TNI檢測及超聲心電圖檢查。具體的方法如下。
1.2.1 進行心肌血清酶學指標檢測的方法 采集受檢者2 ml的空腹外周靜脈血。對血液標本進行3~4 min的離心處理(離心機的轉(zhuǎn)速為2000~3000 r/min),然后取40 μl的血清,用日立7170A生化分析儀對血清樣本進行血清酶學指標檢測。采用比色法和連續(xù)監(jiān)測法進行檢測。
1.2.2 進行BNP及TNI檢測的方法 采集受檢者3 ml的空腹肘靜脈血。對血液標本進行15 min的離心處理(離心機的轉(zhuǎn)速為3000 r/min),然后在低溫環(huán)境下(-4℃)分離血清。用美國貝克曼公司生產(chǎn)的DXI800化學發(fā)光儀及配套試劑對血清樣本進行BNP及TNI水平的檢測。
1.2.3 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方法 使用美國HP250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探頭的頻率為2.5~3.5 HMz。使患者取平臥位,取其左室長軸、心尖四腔觀、大動脈短軸觀、心室短軸及劍下四腔觀等切面,仔細觀察其右心室、右心房、肺動脈主干、左右肺動脈分叉處及下腔靜脈等是否存在血栓影像,并測量其LVEDD、LVESD、肺動脈收縮壓及肺動脈分支內(nèi)徑等,計算其LVEF。
1.2.4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溶栓及抗凝治療 使用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尿激酶的用法為:將2萬U的尿激酶加入到100 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中,用該藥液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在2 h內(nèi)滴注完畢。每隔4 h檢查一次患者的凝血活酶時間,待其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恢復至基礎(chǔ)值的1.5~2.0倍后,用低分子肝素對其進行治療。低分子肝素的用法為:取0.4 ml的低分子肝素,為患者進行皮下注射,每隔12 h注射1次,共用藥7 d。
在檢查及治療結(jié)束后,觀察對比兩組受檢者的心肌血清酶學指標[包括天門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α-羥基丁酸脫氫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CPK)及肌酸磷化酶-同功酶(CK-MB)]、BNP及TNI的水平,同時比較其超聲心動圖檢查的結(jié)果[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肺動脈收縮壓]。
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接受治療前,觀察組患者LDH及α-HBDH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受檢者,P<0.05。在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LDH及α-HBDH的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療前,P<0.05。接受治療前后觀察組患者AST、CPK及CK-MB的水平與對照組受檢者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受檢者心肌血清酶學指標檢查結(jié)果的對比 ( IU/L,±s)
表1 兩組受檢者心肌血清酶學指標檢查結(jié)果的對比 ( IU/L,±s)
組別 例數(shù) AST LDH α-HBDH CPK CK-MB對照組 60 29.63±8.28 119.88±58.29 139.0±53.59 114.67±61.29 10.86±5.12觀察組大面積組 14 接受治療前 32.23±17.80 408.41±187.32 274.2±174.97 99.33±44.97 14.70±5.58接受治療后 28.23±13.59 164.41±87.09 185.4±49.88 87.59±63.84 12.57±5.17次大面積 20 接受治療前 27.42±9.32 162.92±92.18 161.8±59.16 100.52±62.63 11.94±5.34接受治療后 25.22±7.64 129.62±69.89 159.4±54.85 96.44±39.45 11.44±4.98非大面積 26 接受治療前 25.54±12.58 140.28±82.07 148.6±50.21 100.32±61.65 13.12±5.56接受治療后 26.90±8.46 121.36±57.49 144.1±40.03 87.18±43.95 11.68±4.44
在接受治療前,觀察組患者中大面積組、次大面積組患者BNP及TNI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受檢者,P<0.05。在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大面積組、次大面積組患者BNP及TNI的水平均低于接受治療前,P<0.05。接受治療前后觀察組患者中非大面積組患者BNP、TNI的水平與對照組受檢者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受檢者TNI及BNP水平的對比 ( ±s)
表2 兩組受檢者TNI及BNP水平的對比 ( ±s)
組別 例數(shù) BNP(pg/ml) TNI(ng/ml)對照組 60 47.58±37.71 0.015±0.014觀察組大面積組 14 接受治療前 210.84±199.18 0.183±0.195接受治療后 99.44±20.63 0.059±0.051次大面積組 20 接受治療前 130.97±71.58 0.098±0.065接受治療后 87.56±29.58 0.033±0.035非大面積組 26 接受治療前 70.22±41.74 0.033±0.028接受治療后 58.48±35.03 0.026±0.023
在接受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LVEDD短于對照組受檢者,其肺動脈收縮壓高于對照組受檢者,P<0.05。在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LVEDD長于接受治療前,其肺動脈收縮壓低于接受治療前,P<0.05。接受治療前后觀察組患者的LVESD及LVEF與對照組受檢者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受檢者超聲心動圖檢查結(jié)果的對比 ( ±s)
表3 兩組受檢者超聲心動圖檢查結(jié)果的對比 ( ±s)
組別 例數(shù)?。╩m) (mm) LVEF(%) 壓(mmHg)對照組 60 49.6±4.25 36.5±5.25 61.7±6.43 26.5±5.21觀察組 60 接受治療前 41.7±8.29 31.0±4.62 60.6±4.25 44.4±16.59接受治療后 48.1±6.47 35.9±5.13 61.9±4.20 34.4±6.13
LDH是一種糖酵解酶。α-HBDH是含有H亞基的LD1和LD2的總稱,可反映LDH1和LDH2的活性。LDH與α-HBDH均存在于人體的各個組織中,在心肌中的含量最為豐富。有研究結(jié)果證實,急性PTE患者血清中LDH及α-HBDH的水平均高于正常人,且二者的水平可隨著其病情的加重而上升[3]。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LDH及α-HBDH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受檢者,觀察組患者中大面積組患者血清LDH及α-HBDH的水平均明顯高于次大面積組和非大面積組患者。急性PTE患者存在肺動脈收縮的現(xiàn)象,這可導致其肺循環(huán)的阻力增加,形成肺動脈高壓,從而加重其右心室的負荷,促使其分泌BNP[4]。TnI是心肌細胞損傷的標記物之一,其敏感度和特異性極高。TnI的水平可反映患者心肌缺血及壞死的程度。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中大面積組與次大面積組患者血清BNP及TNI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受檢者及非大面積組患者。急性PTE可導致患者左心室的幾何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從而降低其左心室舒張期的充盈程度。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在接受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的LVEDD明顯短于對照組受檢者,其肺動脈收縮壓明顯高于對照組受檢者。在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LVEDD長于接受治療前,其肺動脈收縮壓低于接受治療前。這是因為,進行溶栓治療可縮短急性PTE患者的LVEDD,從而降低其肺動脈收縮壓。
綜上所述,對急性PTE患者進行心肌血清酶學指標、BNP、TNI檢測及超聲心動圖檢查有利于評估其病情的變化情況,從而為其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jù)。
[1]熊長明,等. 2014版歐洲心臟病學會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診斷治療指南解讀[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11):864-866.
[2]張?zhí)N.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血清心肌酶的變化[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08.17(12): 1296-1300.
[3]陸艷輝.急性肺血栓栓塞癥患者左心室結(jié)構(gòu)與功能的改變[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12. 35(5):329-332.
[4]仝春冉.簡化肺栓塞嚴重性指數(shù)及生化標志物的聯(lián)合檢測在肺栓塞預后評價中的價值[J]. 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14,37(2):104-108.
[5]方建江,等.血漿肌鈣蛋白I、B型鈉尿肽及D-二聚體檢測在急性肺栓塞預后評估中的意義[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2.11(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