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一學段寫字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寫字教學的目標,合理構建寫字教學體系,優(yōu)化寫字教學策略,彰顯寫字教學魅力,才能讓學生形成學習的內(nèi)驅力,幫助學生提升漢字素養(yǎng),增強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并且,第一學段的寫字教學中蘊含著書法審美的諸多因素,在這個階段可以間接培育和萌發(fā)兒童對漢字、書寫及書法的審美意識。
【關鍵詞】依標;循序;順理;融趣;寫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J292.1 【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6009(2018)77-0044-04
中國古代蒙學教育以識字、書寫、誦讀為主。其中書寫不單單是簡單的寫字教育,還蘊含著書法審美教育。在蒙學教育階段中,習字不僅是鞏固識字成果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書寫能力的基礎階段,而且對兒童的審美意識有著重要的啟蒙作用。正如藝術理論家鄧以蟄先生所云:“書無形自不能成字,無意則不能成書法。字如純?yōu)檠哉Z之符號,其目的止于實用,固粗具形式即可;若云書法,則必于形式之外尚具有美之成分然后可?!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也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一學段寫字教學中,兒童的書法審美意識同樣可以得到培養(yǎng),而語文教師則應當承擔起這個重任。由此可見,第一學段的寫字教學,對學生寫字技能、思維發(fā)展、審美意識、精神成長等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一、依標——把握低段寫字教學目標
1.合理研制目標。
《課標》對寫字教學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導作用。對于第一學段的寫字目標,《課標》明確指出:“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庇纱丝梢姡莆掌圆渴滓约肮P順規(guī)則等內(nèi)容是屬于實用書寫的基本要求,而“規(guī)范、端正、整潔”則屬于第一學段寫字教學的較高要求,涉及基本審美意識。在這二者之間,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升華,其中的過渡橋梁則要落實在“感受”上,讓學生去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那么,在第一學段就需要合理研制目標,明確每個階段的基本要求。如果寫字伊始,教師就過分著眼于“形體美觀”,第一學段學生會因力所不及而產(chǎn)生畏難情緒,從而導致練字興趣的逐漸流失,得不償失。反之,如果目標定位過低,缺乏應有的要求,學生寫字水平也不會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師在第一學段的寫字教學中,就要依標合理設置寫字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白筆順與偏旁的意義,領會筆畫與結構之中蘊含的審美因素,這些也會為他們掌握美觀書寫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本末相順,有效的教學才會真正開啟。
2.有效落實目標。
《課標》規(guī)定: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習。就筆者所了解的低年段寫字教學課例來看,教師們基本都在語文課中努力安排“10分鐘”的練字時間,但寫字現(xiàn)狀還是令人擔憂,教師分析過度,剩下的時間,多則多練,少則少練,“10分鐘”的隨堂練字,異化為“10分鐘”隨機練字,練字效果難以得到保證。寫字是一項技能,需要長期的規(guī)范訓練。因此,教師在安排寫字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時,應當對難寫字進行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與感受,避免枯燥的分析,保證給予學生充分的習字時間,從而有效地開展寫字教學活動。只有扎實地落實寫字要求,學生方能練有所得,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循序——構建低段寫字教學體系
1.培養(yǎng)良好書寫習慣。
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寫好字的基礎,一般包括正確的雙姿、認真的書寫態(tài)度、保持頁面整潔等。漢字的書寫,是一項復雜的手部運動,正確的書寫習慣能適時地控制好用筆速度和力度,有效地保證書寫質(zhì)量。唐代書法理論家孫過庭《書譜》云:“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guī)矩,老不如少?!钡湍昙壍男W生接受規(guī)則與模仿的能力較強,但是理性思考與辨析的能力偏弱,所以在寫字的起步階段,首先應強調(diào)的是良好的書寫習慣,而不是急于寫“好”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引進雙姿比賽、手指操、書寫小明星評比等導向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在快樂中養(yǎng)成習慣。將良好的書寫習慣在學生心中扎下根,為其形成穩(wěn)定的書寫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格,也會起到不可估量的奠基作用。
2.扎實練好基本筆畫。
鄧以蟄先生云:“書法以筆畫始,亦以筆畫終也?!庇纱丝梢姡P畫在書法中的地位,而在第一學段的寫字教學中,扎扎實實地練好基本筆畫也是至關重要的??梢哉f,每一個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構成的,基本筆畫堪稱漢字美容師,擔負著書寫美觀的重任,如果基本筆畫的書寫不過關,則無法呈現(xiàn)漢字的形體美。所以要想寫好字,就要從寫好每一個基本筆畫開始。而目前第一學段的語文教材中幾乎沒有系統(tǒng)的筆畫練習,實際的教學現(xiàn)狀是,筆畫的練習往往被忽略,陷入邊緣化的狀態(tài)。因此,第一學段的寫字教學要以練好基本筆畫為主,根據(jù)第一學段學生具象化思維特點,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牢牢記住運筆方法。以基本筆畫“撇”為例,“撇”的常見寫法有斜撇、平撇、豎撇,教師不妨引導學生先將“斜撇”與生活中的柳葉進行對比,再創(chuàng)設情境:一陣微風吹來,柳葉乍起,“斜撇”變成了“平撇”;嘀嗒嘀嗒下雨了,濕透了的柳葉只好垂下了身子,又變成“豎撇”。通過合適的聯(lián)想,讓初學寫字的小學生輕松地領悟筆畫書寫的運動過程,運用教一個練一串的教學智慧,使基本筆畫的教學更為扎實、廣闊,為實現(xiàn)漢字的形體美打通前進的道路。那么,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單單培養(yǎng)了學生書寫基本筆畫的能力,而且也在他們心中種下了由漢字而書法的審美種子。
3.強化訓練間架結構。
在掌握基本筆畫寫法的基礎上,要寫出形體美觀的漢字,還要在教學過程逐漸滲透“主筆突出:”“重心穩(wěn)定”“疏密勻稱”“收放得體”等幾大結字規(guī)律,并加以反復訓練。間架結構是寫字的難點,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感知、思維、審美能力,針對低段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在間架結構書寫訓練上的安排應是:一要練有度,教學時可選擇從簡單字形到復雜字形,從獨體字到合體字,為學生搭建進步的臺階。以“木”字家族為例,獨體字“木”撇捺舒展,主筆如中軸線,使整個字有一種穩(wěn)重端莊的美感。在寫好“木”的基礎上,再教學“木”在不同位置的字。如“梅”字,“木”字在左,捺畫變點,字形窄長,就成了纖柔秀美的“梅”;如“梨”字,“木”字在下,豎畫變短,字形略扁,與“利”字組合,就成了端莊大方的“梨”。二要練有法,教學時針對書寫難點,開展“變一變”“比一比”等游戲活動,調(diào)動學生寫字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觀察及欣賞能力。譬如教“透”這個字時,可通過多媒體展示三個半包圍結構的“透”字,一個結構分散,一個結構過于拘謹,一個結構合理。教師可引導學生比一比:三個“透”字參加漢字比美大賽,老師想請小朋友做大賽裁判,請你們判斷一下哪一個“透”字最好看?另外兩個“透”字又不好看在哪里?低年級學生最喜歡有情境的學習活動,特別是比較學習,有效地激發(fā)其主動探究的興趣。學生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最后十分清晰地掌握“秀字不靠左,不靠右,中間穩(wěn)穩(wěn)坐”的半包圍結構書寫小訣竅。
當然,在第一學段寫字教學過程中,這三個目標可以分步實施,也可以交替進行。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情特點,科學系統(tǒng)地安排教學進程,不可生搬硬套。
三、順理——優(yōu)化低段寫字教學策略
漢字書寫是有法可依、有規(guī)可循的,應從專業(yè)的、兒童的、實證的視角,探尋既符合漢字本身規(guī)律又符合兒童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方式。
1.善于梳理。
第一學段要求會寫800個左右漢字,其主要依據(jù)為《課標》中“300基本字表”。這些字構形簡單,重現(xiàn)率高,教師只要按照相似性對寫字內(nèi)容進行匹配、重組,就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出“一個”與“一類”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相似字形的教學組塊活動,可以使單獨書寫發(fā)展到規(guī)律性批量寫字,大幅度提高寫字效率。如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金木水火土》課后生字為“一、二、三、上”,教師依據(jù)漢字構形規(guī)律,很容易洞察到四個生字的共同要素為長橫“一”,從而指導學生寫好不同位置的長橫“一”。再比如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大禹治水》課后生字“治、形、制”,三個生字均為左右結構,但左右比例卻各不相同,分別為左窄右寬、左右等寬、左寬右窄,教師首先把左右結構的字聚合為一類,再將單個的知識點組合為系統(tǒng)的知識塊,從而指導學生通過一課的學習,系統(tǒng)地掌握了“左右結構”這一類漢字的書寫要領。這樣的梳理,不僅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讓學生清晰地把握漢字的系統(tǒng)性、形象性和文化魅力,巧妙地提升了學生的漢字素養(yǎng)。而漢字的系統(tǒng)性、形象性和文化魅力也是漢字之所以能夠從文字上升為書法藝術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這種梳理是在潛意識里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的書法審美意識。
2.貼合心理。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把成人的學科知識簡化后直接告訴兒童是無效的。”唯一的出路是把學科知識轉化為兒童的經(jīng)驗、兒童的心理過程,遵循著兒童教育邏輯。好的寫字教學也應當追求兒童思維觀照下的書寫,兒童對感性形象充滿了興趣,若以孩子們喜歡的講故事、游戲等方式展開教學,則勢必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豆”字的教學,教師先出示圖片“毛豆、蠶豆、紅豆、豇豆”,指導學生認識,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豆子大變身”,巧妙地利用字形特點,在各種豆子形狀中融人筆畫,組合成漢字“豆”,再加以小兒歌“毛豆短,蠶豆扁,紅豆網(wǎng)網(wǎng)像兩點,豇豆長長托上面?!睆亩鴰椭鷮W生記住字形。教者運用有趣的魔術游戲,使“豆”字的筆畫產(chǎn)生形象和意義,十分契合兒童心理特征,整個寫字過程變得有聲有色。
3.運用字理。
漢字的構造有深刻地造字規(guī)律與方法,當我們?nèi)シ治鰸h字時,就有“理”可循。在實際教學中,由于低年級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識寫,錯別字頻頻出現(xiàn)。其實每一個漢字都充盈著生命的氣息,每一個漢字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僅靠機械的書寫的確效率低下,如果借助字理使抽象符號變?yōu)樾蜗蟮穆?lián)想,就可以明顯改善學生識記及書寫的效率。教師要把握漢字的字理知識,走進字形演變軌跡的歷史長河,讓寫字教學變得“有情有義”“有理有據(jù)”。譬如教學“川”和“州”字,這兩個字不僅字形相近,而且意思也有關聯(lián)。一望無垠的田野上,有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那蜿蜒向前的水流就是“川”字最初的模樣。緩緩流淌的河道中出現(xiàn)了一塊陸地,草木蔥蘢,生機勃勃,這樣的地方,就叫作“州”?!爸荨北取按ā倍喑龅摹包c”畫,就像是一塊塊陸地。教者在教學中巧妙地滲透了“象形”和“指事”的造字文化,實現(xiàn)了字理教學與生活經(jīng)驗的融合,提升了學生對字形內(nèi)在的理解。
如果說從造字之“理”來講解可以提升學生對漢字構造的理解,那么,根據(jù)書寫之“理”則可以讓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漢字的形象美,進而去感受漢字書寫以及書法的意象美。簡單說,從漢字形體角度體悟字理,很多合體字中交接的部分要寫得靠攏、緊湊,一些筆畫要變形、縮短或改變方向,這就是穿插避讓,就好比生活中,要學會與身邊的人相互謙讓,和諧共融。漢字中豐富的文化意蘊,將成為兒童學習漢字的助推器,并且可以萌發(fā)兒童的審美意識。
四、融趣——彰顯低段寫字教學魅力
1.兒歌激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對學習活動的進程和效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第一學段小學生來說,寫字是相對單調(diào)乏味的,不妨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組織教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正確的雙姿要領編成兒歌,引導學生習字時吟誦,強化練字習慣,感悟和體驗書法的情趣。在學習基本筆畫書寫時,可以把筆畫造型編成生動有趣的兒歌。如“橫”畫穩(wěn)穩(wěn)像扁擔,“豎”畫似針又如露,“捺”畫就像滑滑梯,“點”廁如同瓜子?!蜗蟮膬焊枥锾N藏著起筆收筆的筆法,巧妙地化難為易,激發(fā)了學生的寫字興趣,也為寫好漢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2.符號增趣。
由于低年級學生空間認知能力不足,加之漢字結構復雜,僅借助田字格學生難以呈現(xiàn)漢字的形體美。低年級教師可在田字格上增加“色塊、點、線、箭頭”等符號,進行輔助教學。這些直觀明了的符號,有效地刺激了學生的視覺神經(jīng),模糊的“寬窄”“收放”概念,都可以借助符號清晰起來。例如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荷葉網(wǎng)網(wǎng)》中的“美”字教學,這個字橫畫較多,可以在橫畫中間標注輔助符號“點”,讓學生感受強烈的視覺效果,體察漢字細節(jié),從而明白“均勻”的概念,在書寫時呈現(xiàn)漢字的均衡之美。
3.評價融趣。
評價環(huán)節(jié)是寫字指導的延續(xù)和提高。第一學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意志力不強,因此教師要在引領學生書寫的過程中融入評價,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到寫字的快樂。寫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依據(jù)“姿勢正確、字形正確、書寫漂亮”,實施書寫三星制度,特別好看的筆畫還可以用紅筆圈出,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每月進行一次小結性評比,學期末評選出星級作業(yè),舉辦優(yōu)秀作業(yè)展。平時還可以在班級開展“小小書法家”“寫字星級測評員”評選活動,提升每個學生書寫技能,鑒字技能。通過有趣的評價方式、評價活動,使靜止的漢字符號在評價中也日益化為一種自我價值認知,從而獲得自我成長的體驗。
總之,在第一學段寫字教學中,教師只有立足課標,循序漸進,順理而行,智趣相融,才能賦予漢字書寫應有的價值意義,創(chuàng)生寫字教學的新品質(zhì),使每一個學生獲得積極的書寫能力提升、審美意識萌生和生命氣象的涵育。畫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2.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讀·小學語文[S].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3]鄧以蟄.鄧以蟄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