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任雪羽 ,劉 佳 ,張文彥 ,肖 芬 ,劉春林
(1.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風景園林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04;2.桂林市漓江綠化管理站,廣西 桂林 541000)
木槿Hibiscus syriacusL.又名朝開暮落花,為錦葵科木槿屬植物。喜光,耐半蔭,適應性強[1]。開花于少花的夏秋季節(jié),花色多,花大艷麗,花期長,觀賞性強;枝條柔軟,耐修剪,可塑性高;具有滯塵、降噪、抵抗和吸收有害氣體的功能,是美化、綠化、凈化空氣的優(yōu)良園林觀花樹種[2]。木槿以扦插繁殖為主[3],國外主要針對木槿在扦插過程中的抗逆性,如干旱[4]、凍害[5]等進行研究。而國內大多文獻對影響木槿扦插的因素僅進行基礎的科普性報告[6],對不同因素對木槿扦插繁殖的影響及扦插期間植株的生理指標變化規(guī)律的探究較少。故通過此次研究,探索一套適宜木槿扦插繁殖的技術方法,為以后更好地進行木槿的扦插并大量擴繁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指標數據參考。
共有木槿品種13種,以M1~M13進行編號。其中M1~M3采自長沙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木槿采穗圃,M4~M13采自上海。選取木槿一年生健壯枝條做為插穗。
將采集的枝條,剪成10~15 cm的插穗,每穗帶2~3個發(fā)育充實的芽,插穗保留上端1~2片剪去2/3的葉片。插穗頂端切口距離保留葉芽1~2 cm平切,底端切口距離底部3~4 cm左右斜切。不同生根劑質量濃度處理選用 50、100、200 mg·L-13個梯度,生根劑選用 IBA,浸泡時間為 2 h[7]。之后將插穗放入0.1%多菌靈中浸泡30 min消毒。
將珍珠巖和泥炭土按體積比1∶1,1∶2,1∶3混合均勻并分別裝盆。裝盆完畢后澆透0.1%多菌靈溶液進行基質消毒處理。
按照實驗設計插入對應的插穗,插穗保持與基質垂直,避免懸空,防止倒插。扦插深度為插穗的2/3到1/2。扦插密度以插后葉片互相不覆蓋。扦插完成后立即澆一次透水,隨后進行套袋,以保持土壤和空氣濕度,避免插穗莖干枯。在日常管理養(yǎng)護中,插后每兩天噴一次水,每過半個月用多菌靈溶液消毒一次,以防治病蟲害[8]。
扦插后每隔10 d進行1次生根形態(tài)觀察,分別記錄愈傷組織出現(xiàn)期、不定根出現(xiàn)期,于扦插40 d后統(tǒng)計每個處理的存活率、生根率、平均生根條數等。
POD活性測定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9]??扇苄钥偺呛繙y定采用蒽酮比色法[9]。
采用Excel對數據進行匯總,并用SPSS 22.0進行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較分析。
采用L9(33)正交試驗設計對木槿品種(A),激素質量濃度(B)及基質比例(C)對扦插生根的影響進行試驗,其結果與極差分析見表1。
通過比較各列R值大小可知,各因素對木槿扦插生根率影響的主次關系依次為:A>C>B。由于因素A所在列的數值絕對值最大,可知各因素中品種為主要因素,在實驗中對實驗結果影響最為顯著。相對來說,IBA質量濃度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最不顯著。
方差分析結果(見表2)表明,木槿品種和基質比例各水平對扦插生根有顯著差異(P<0.05),木槿品種各水平對扦插生根有極顯著差異(P<0.01),唯有IBA質量濃度因子各水平對木槿扦插生根率的影響沒達到顯著差異。從F值也可以看出,各因素對木槿扦插生根的生根率的影響大小的結果與極差分析一致。對品種因素進行進一步的LSD多重比較分析,結果見表3。
表1 木槿扦插生根的正交設計實驗結果與極差分析Table 1 With the rang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design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rooting of Hibiscus
表2 正交實驗方差分析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test
表3 品種因素各水平對生根率影響的LSD多重比較結果Table 3 LSD comparison results of cultivar factor on rooting rate
3種不同品種中,M3的生根率均值最大,極顯著優(yōu)于M2與M1水平,而M1品種和M2品種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因此,品種各水平中M3好于其他兩個水平。
根據正交實驗結果分析得出,木槿扦插生根提高生根率的最佳水平組合為A3B2C1,即M3品種,激素質量濃度100 mg·L-1,基質比例為珍珠巖:泥炭土=1∶1。
在扦插生根過程的40 d中,對不同時期進行POD活性的測試實驗,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扦插時期的POD活性Table 4 The activity of peroxidase during the different cutting stages
將表4轉化為折線圖(圖1),可看出,過氧化酶POD的活性在扦插過程中,處于一個不停變化的過程中,呈現(xiàn)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易生根的、生根率高的品種M3中的POD活性普遍高于品種M1與M2。
圖1 扦插過程中POD活性變化Fig.1 The activity of POD changes in the cutting process
在扦插生根過程的40 d中,對不同時期進行可溶性總糖含量的測試實驗,結果見表5。
表5 不同扦插時期的可溶性總糖含量Table 5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during the different cutting stages
將表5轉化為折線圖(圖2),可看出,可溶性總糖含量在扦插過程中,處于一個不停變化的過程,呈現(xiàn)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另一方面,可溶性總糖含量除M2號品種在不同品種中相差不大。
圖2 扦插過程中可溶性總糖含量變化Fig.2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changes in the cutting process
綜上所述,扦插生根過程中生理指標的變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扦插生根的不同階段,對扦插生根品種的選擇能夠提供一定的基礎性建議與比較。
由上文正交試驗可看出,品種對木槿的扦插生根具有極顯著影響,故對木槿品種進行了單因子實驗。將M1~M13的插穗扦插40 d后進行觀察統(tǒng)計,結果見表6。
表6 13個品種扦插生根狀態(tài)統(tǒng)計Table 6 Statistics on the status of 13 varieties’ rooted cutting
而根據每個品種插穗平均生根數對13個品種進行排序,可得出M3>M2>M1>M6>M12>M4=M5=M8=M10>M9>M7>M11>M13的順序??梢娫谙嗤那げ骞芾項l件下,僅是品種的差異對扦插生根的影響極其顯著。本地的品種M3扦插生根能力較強,能在短時間內生長出大量的根系,且有二級側根長出。但上海品種異地扦插繁殖生根能力因品種而異:如品種M6雖為引入品種,但生根率高達97%,同時M8和M12品種生根率也能達到90%以上。而M11和M13品種易霉變長蟲,生根率極低,且M13經過40 d也只萌發(fā)出的白色愈傷組織,并未形成真正的根系,出現(xiàn)“假活現(xiàn)象”。
實驗表明,不同因子對木槿的扦插生根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木槿品種和基質比例對木槿的扦插生根產生了極其顯著的影響,激素質量濃度對木槿扦插生根影響不大。適合木槿扦插生根的IBA激素質量濃度為100 mg·L-1,基質比例為珍珠巖:泥炭土=1∶1。木槿扦插過程中POD的活性大致呈現(xiàn)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可溶性總糖含量大致呈現(xiàn)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同時POD活性較高的品種在扦插中能更好更快的生根,可溶性總糖含量在不同品種中相差不大。
在木槿扦插生根的實驗中,木槿生根的方式主要有皮部生根型和愈傷組織生根型兩種,也有同時具備兩種生根方式于一體的混合生根型插穗。而生根率高達90%及以上的幾組的生根方式均為皮部生根,且除了少數的2組僅有愈傷組織生根,其他組都存在皮部生根的現(xiàn)象。故可認為,在木槿的扦插繁殖中,生根的方式主要以皮部生根為主。存在愈傷組織生根方式,但對生根率的影響不大。
在生理指標變化中,POD活性在扦插過程中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其原因為扦插初期至中期,插穗傷口處產生大量的愈傷組織,POD活性的增強有利于插穗形成愈傷組織,為之后愈傷組織分化成不定根做準備。而在扦插中期至扦插后期,POD活性不斷的降低,促使愈傷組織大量的分化成為不定根,并促進不定根不斷的伸長。其變化趨勢與理論相符合。故推測POD的活性高有利于愈傷組織的分化,活性低有利于植物器官的形成與生長,與宋金耀[11],Tatiana P.A.Merlin[12]研究結果符合。另一方面,易生根的、生根率高的M3品種中的POD活性普遍高于M1與M2品種。故推測POD活性較高的品種在扦插中能更好更快的生根。
可溶性總糖含量在扦插過程中呈現(xiàn)“先下降在上升”的趨勢,原因為扦插初期至中期,插穗傷口進行傷呼吸,以調節(jié)植物體自身狀態(tài),故呼吸作用加強,新陳代謝加快加強,消耗了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故可溶性總糖含量不斷的降低。而扦插中期至后期,由于不定根的逐漸形成,插穗能從土壤中吸取水分與養(yǎng)分供給植物體生長,故長出較多的芽和葉,進行光合作用,從而可溶性總糖含量能在植株體內不斷地積累,含量就不斷的升高。變化趨勢與趙迎春[13]研究相符合。
在扦插實驗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生木槿扦插“假活”現(xiàn)象,如品種M13,其地上部分腋芽已萌動或抽條發(fā)葉,長出了較為良好的葉片,但將插穗拔出后,其地下部分僅僅只萌發(fā)出白色的愈傷組織,并為形成真正的根系。由于沒生根就出葉,蒸騰失水多,消耗了插穗自身所攜帶的營養(yǎng)物質,又不能從土壤中通過根系吸收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造成插穗出葉后又逐漸死亡的假活現(xiàn)象。想要避免木槿扦插假活現(xiàn)象,可在選則插穗時,選擇成熟度高,腋芽飽滿又未萌芽的枝做插穗,留下3~4個腋芽,也可將已有的腋芽切除三分之一或完全切除,以抑制其發(fā)育,讓下部腋芽萌發(fā)抽條,促使其先根后葉[14]。其次,注意扦插的土壤濕度,土壤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插穗生根,正確掌握土壤情況,適時采取滴灌和排放措施,是確保穗條安全度過假活期的關鍵[15]。
扦插是木槿繁殖中傳統(tǒng)而有效的主要方式,想要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大量擴繁體系,不僅要考慮木槿品種、基質比例與激素濃度對扦插生根的影響,還需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如不同的采穗季節(jié)、插穗的長度和成熟度等因素對木槿扦插生根的影響。另一方面,對木槿扦插生根過程中更多生理指標,如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酚類物質含量等指標的變化趨勢還需進一步監(jiān)測。
參考文獻:
建立企業(yè)國際化績效評價體系的出發(fā)點,是使人們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企業(yè)國際化經營發(fā)展的變化,能夠確定企業(yè)目前所處的國際化階段和國際化發(fā)展趨勢。通過構建新形勢下中國企業(yè)國際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能夠讓我國企業(yè)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國際化發(fā)展的現(xiàn)狀,揚長避短,找到未來發(fā)展的方向。下一步的研究應對所提出的國際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實證檢驗,不斷加以完善。
[1]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0:556-558.
[2]蘭菊梅,徐秀琴,余京文.六盤山林區(qū)木槿的硬枝扦插繁育技術[J]. 青海農林科技,2014(4):85-86.
[3]黃志娟. 木槿繁殖與栽培技術[J]. 廣西林業(yè)科學,2009,38(2):127-128.
[4]Kwack B H, Kim S B, Lee C H,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extent of desiccation on rooting cuttings ofHibiscus syriacusL.when treated with NAA[J]. Research Reports of th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Korea University,1988,10(28):81-86.
[5]Kwack B H, Yoon B H. A survey on cold injuries ofHibiscus syriacusL.in the central regions of Korea. [J].Research Reports of the College of Agriculture Korea University,1986,12(26):25-29.
[6]唐 偉.新引進木槿品種扦插技術研究與品種評價[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08.
[7]尚秀華,高麗瓊,謝耀堅,等.油料植物南美油藤扦插技術研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7,37(2): 14-18.
[8]曾晶玨,張 成,李志輝,等.不同生根劑及處理枝條方式對鉤栗扦插生根的影響[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16,36(6):56-60.
[9]史樹德,孫亞卿,魏 磊.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1:93-96.
[10]張志良,瞿偉菁,李小芳.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導(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1]宋金耀,宋 剛,李 輝,等.幾種園藝植物扦插生根過程中生化指標的變化[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0(3):211-214.
[12]Tatiana P.A. Merlin, Giuseppina P.P. Lima, Sarita Leonel.Peroxidase activity and total phenol content in citrus cutting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pper sources[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12(83):159-164.
[13]趙迎春.三種花灌木的扦插繁殖技術研究[D]. 南京: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
[14]張會巧.月季扦插與管理[J]. 農民致富之友,2017(8):173-173.
[15]汪耀海.懸鈴木的扦插育苗技術[J]. 現(xiàn)代園藝,20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