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婭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英語以成為我國“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工具,在過去經(jīng)常被忽略的英語口語得到無與倫比的高度重視,全國上下掀起新一輪的學習英語口語的熱潮。雖然如此,但還是沒有改變投入多,收效低的狀況。啞巴英語根深蒂固,仍是難題。要想改變這一局面,實為系統(tǒng)性工程,但只要從中學生口語交際心理障礙的策略作深入研究,解決這一問題解決就會有突破性進展。
缺乏語言基礎與文化背景知識是導致中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之一。所以,加強積累語音、語法與詞匯等語言基礎與文化背景知識顯得十分必要。語音:嚴把音標關,在對所有音素發(fā)音的要領、發(fā)準所以音的掌握基礎上,重視傳授重音、音變、節(jié)奏、語調(diào)、連讀等知識與技巧,重點訓練易受母語負遷移的語調(diào)、語音。語法:要求中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句法、詞法的規(guī)則和規(guī)律,還要了解其特殊形式及限制并及時糾正過度概括產(chǎn)生的問題。文化背景知識:有意識的提高英美國家文化的導入,講述中英文化的明顯差異。同時,還可以利用英語俱樂部、英語晚會、舉辦英語角,進行觀看英文電影、錄像、電視等,讓中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以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社會習俗、行為準則、價值取向等,在口語交際中理解中英表達方式的差異、消除文化障礙。
消除心理障礙、讓中學說樂于說、敢于說、不怕說需要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而民主、開放的師生關系,自然、真實的交際情景是輕松愉快語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必要條件。
1.建立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激發(fā)“說”的樂趣 教師自身的定位與素質(zhì)對師生關系有著重要作用,直接影響著中學生對教師的情感遷移。所以,教師除了需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專業(yè)知識、教學熱情、大方、親切的教態(tài),還需要具備愛心、耐心及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位中學生。在課堂上,教師是情感因素的激發(fā)者,口頭表達的中學生、促進者,交際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協(xié)助者、監(jiān)督者等。教師角色的多元化和良好素質(zhì)能營造出和諧、輕松、融洽、平等的課堂環(huán)境,最大程度的釋放學生的心理負荷,打消其恐懼、焦慮、緊張心理,讓每一個中學生以極高的表達熱情積極投入到交際活動中,擺脫無話可說活無從開口的尷尬地步,進入人人樂說、能說、敢說的交際狀態(tài)。
2.創(chuàng)設交際情景,激活原有語言知識 口語課是語言實踐課。為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語言實踐活動中,本著無限的利用中學生有限的語言資源原則,教師要圍繞中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盡可能的創(chuàng)設集參與性、趣味性、真實性相結合的交際情景,讓身臨其境的中學生自然而高效的將已有語言知識和新知識進行結合。情景設置應做到以下幾方面:①設置要貼近生活、貼近中學生、升華教學內(nèi)容,讓中學生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從而引起他們活動參與的動力和興趣。②從中學生實際情況著手,設置難易適度的交際任務,激活和挖掘中學生原有的知識,讓中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獲。③創(chuàng)設情景要關注可操作性和多樣性兩者并存,使中學生沉浸在角色和語言表演中、陶醉在圖文并茂的情景之中。
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動機是口語交際的驅(qū)動力?;邮浇虒W是提高中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有效手段,是打消中學生焦慮感、拘謹感、緊張感的良單妙藥,是完成學生中心取代教師中心、口語表達中心取代語言知識中心,“內(nèi)發(fā)式”取代“灌輸式”的根本保證??谡Z互動是全方面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與人機互動。師生互動是拉近師生距離、提高師生情感的最佳方法。教師走下講臺,以平易近人的形象、參與者身份加入到口語交際活動中,而中學生在突破師生界線的愉悅氛圍下,擔任會話的主角,輕松的說、大膽的練,不斷提高其交際能力。生生互動是學生間的互教互學、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一起完成交際任務、一起提升口語水平的一種形式。小組互動是組內(nèi)成員相互討論和協(xié)作、組級間相互學習和競爭,既能增強交際能力又能陶冶情操的一種形式。這種互動形式可以高效的利用課堂時間多說多練、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中學生主動交際積極性、激發(fā)中學生口語表達與交流的欲望。人機互動是中學生在錄音機與語音室、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間的互動。人機互動要求中學生根據(jù)教師事先設計或錄制好的內(nèi)容,通過復讀或錄音等功能展開口語對話。同時,教師應通過呼叫、監(jiān)聽等功能監(jiān)控整個學習的過程并批改錄音作業(yè)。人機互動不僅能夠使中學生避免在老師與同學面前“暴露”口語弱點,放下“怕被笑話、被批評”的心理包袱;還能夠?qū)谡Z水平七零八落的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
在多邊互動中,教師要指引討論、促進會話,為中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的機會,以防止個別中學生一言不發(fā)或海闊天空的談論;分組、配對時,教師應考慮中學生性格特點、口語水平等差異,防止將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安排在同一組或同一對;教師要有效干預或監(jiān)控互動的過程,防止個體語用的失誤轉(zhuǎn)為群體語用的失誤;同時,教師對互動情況還要及時進行歸納與總結。
總而言之,心理障礙和口語表達密不可分。要想消除中學生心理障礙,事先自由交際目標,不僅要掌握和了解中學生心理的特征與變化、心理活動對交際的影響以及其心理因素對于口語學習的作用,還要不斷增強自身素質(zhì),通過各種策略優(yōu)化口語教學的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扭轉(zhuǎn)中學英語口語能力滯后的被動局面,才能真正提升中學生口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周曉妤.學生英語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及技巧[J].語數(shù)外學習(英語教育),2013(06):128.
[2]潘瑛芝.中學生英語口語交際心理障礙及對策[J].考試與評價,2014(03):107.
[3]梁書軒.網(wǎng)上英語聊天對克服口語交際心理障礙的積極作用[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04):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