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秀峰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在一些農村地區(qū),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教學條件,設備和基礎都相對較落后,如何利用一張嘴,兩只手和一些簡陋的教具,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本來較枯燥、乏味的英語教學變得活躍起來,使學生能看明白,聽清楚,學得快樂,用得舒心,快速進入英語的“大門”呢?
根據(jù)自己這幾年的教學中的嘗試,認識到還是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盡快突破英語入門的“難關”。
利用真實的物品、圖片教學,直觀性強,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會學得好、記得牢。這樣便于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以舊帶新,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迅速進入新知識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參與課堂活動的頻率,提高教學密度,讓學生靈活學習與運用。如在教學學習文具時,我利用學生的尺子、鉛筆、文具盒、橡皮等,指著一樣問 What’s this?并回答 It’s a(n)ruler\pencil\pencil-case……在學習顏色時,還可以用這一句型導入,What’s this?It’s a(n)ruler\pencil\pencil-case……然后指著不同顏色的鉛筆問Whatcolour is it?并引導回答:It’s red\green\yellow……
英語教材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并且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密切。還可以讓學生指認課本中圖片創(chuàng)造的語境來學習英語,體驗英語的無限樂趣。
用動作設計一定的情景來進行教學,就會把原來比較單調且難以理解的東西化成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片段,學生就會身臨其境,理解透徹,豁然開朗。如在講授have\has gone to和 have\has been to的區(qū)別時,我請英語課代表李燕到辦公室去搬作業(yè)本,當她走出教室時,我用英語問同學們,“Where is Li Yan?”并用英語回答:“She has gone to the teacher’soffice.”讓學生明白 have\hasgone to是表示某人去某地了,可能到達了某地,也可能在去某地的路上,反正現(xiàn)在不在我們談話的現(xiàn)場。當李燕搬作業(yè)本從辦公室回到教室里后,我用英語問她:“Where have you been?”并引導她回答:“Ihave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然后問全班同學,“Where has Li Yan been?”引導同學們回答,“She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讓學生徹底明白了 have\has been to是已經去過某地了,現(xiàn)在已經不在那個地方了。
活潑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游戲是學生普遍喜愛的活動之一,把英語語言的學習與游戲活動相結合,既可以改變英語教學的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又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等,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簡筆畫用簡單的線條勾畫出一個人、一個動作或者一個物體,以顯示一個形象,為教學服務。它不僅簡單、易行,而且生動、幽默,便于理解和想象。如在學習人體部位、器官時,我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小孩子,然后分別指著它的頭、眼、鼻子、嘴巴、耳朵、胳膊、腿、腳等來教學 head\eye\nose\mouth\ear\arm\leg\foot…單詞學完之后,還可以再假設這個簡筆畫人物就是自己,進一步來練習句型,This ismy head\eye\nose\mouth\ear\arm\leg\foot。為了更好的鞏固這一句型,還可以讓學生登臺指著自己的身體部位,再來練習。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適應,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睂τ诓煌潭鹊膶W生,在課堂上給予不同程度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只要開口,就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人人參與,加強交際的互動性。在課堂中,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鼓勵,努力找到學生的閃光點,特別是對一些后進生,更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長處,放大他們的優(yōu)點,常以“Good!”、“Great!”、“Excellent!”、“Wonderful!”“Well done!”、“You are very clever!”等等來鼓勵他們,充分喚起他們說英語的熱情和自豪感。
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應用與交流,但我們農村的學生缺少真正的英語環(huán)境。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我們又該怎么辦呢?我們英語老師可以盡力為他們搭建一個平臺,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爭取最大限度地練習所學英語。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英語的課堂不能呆板單調,更不能堂堂一個腔,課課一樣的調,要讓學生感到每節(jié)課都有不一樣的新意,激發(fā)出學生最大的學習熱情與沖動,快速地闖過英語的難關,收獲“鯉魚跳龍門”的喜悅。
參考文獻:
[1]馮杰.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7(12):84.
[2]呂樹香.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改善措施[J].學苑教育,2017(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