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恩
我們來從心理學與生理學對興趣進行解析,當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后,大腦就會形成一個興奮中心,當進行學習活動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非常集中,思維也很活躍敏捷,會達到一個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來認識并理解所學的知識,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初中英語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果老師能夠在課堂中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循循誘導,這樣能夠輕而易舉的建立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因此,為了培養(yǎng)初中生們對學習的興趣,英語老師不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更應該掌握多種技巧,這對于課堂的成敗起著決定性地作用。
教師上課時應注意自己的儀容、神色、姿勢及目光等,教師的儀態(tài)時時刻刻都在向學生傳達信息,同時感染著學生的情緒,影響著學生的效率。老師應當做到服裝整潔、精神飽滿、可敬可親,這是必須傳達給學生的印象。和藹而又可敬的態(tài)度,是每一位教師的殺手锏。教師的舉手投足之間應當向學生傳達出信任與期盼,恰如其分的儀表儀態(tài)能夠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例如我在講述人教版新目標中的課程《Good moring!》一文時,已經養(yǎng)成了在遇到學生時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來打招呼的習慣。這樣一聲普通卻又親切的問候能夠讓同學們感受到溫暖,同時也對英語有了常規(guī)的掌握。
老師在備課時應當精心設計板書內容,既要賞心悅目,又能突出知識重點。為了強調知識點,可以用彩色粉筆在關鍵處做出標記,以引起同學們的重視,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教師也應該練習書法,寫得一手漂亮流利的英文,這樣學生們也會爭相模仿,從而掌握一手好字。倘若老師沒有板書設計,上課時隨意圖畫,既浪費了時間,又毫無邏輯可言,十分影響教學成果。合理的板書設計不僅要有計劃性,還有具有科學性、啟發(fā)性,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們掌握重點知識。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新目標中的課文《Can you play the guitar?》時,我會現在黑板寫出部分短語,講完短語的相關知識后,再讓同學們借著黑板上已有的短語造句。例如“play the guitar”這一段語,先變成一般疑問句“Can you play the guitar?”再變成特殊疑問句“Where 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樣一個短語的多次運用,也會給同學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授課不同于生活中的語言表達,它是在進行了充分準備的前提下進行的傳授知識,解決疑惑,溝通交流的一個過程。而關于語言教學更是一種專業(yè)的語言,要簡明扼要、形象準確,同時還要有正確的語氣和語速。在英文中,同一句話用不同的語速讀出來,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可以表達南轅北轍的感情。教師在課堂中進行領讀時,絕對不能機械枯燥的講解,必須要有抑揚頓挫,要有情感的注入。在說話中要常用禮貌用語。
例如我讓學生起來朗讀新課標課文《I’d like some noodles.》一文時,就會用到“Read the book please.”,在請求時要用“Could you answer the question?”這些詞都會讓語氣更加委婉禮貌,會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地影響。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是學習的一般流程。一切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都必須從提出問題開始,必須在分析問題時發(fā)展到高潮,最終以完美解決問題而告終。只有這樣的學習,才能讓學生積極的開動腦筋,激發(fā)出學習的興趣。在授課時,老師應當最大程度的滿足各種層次的學生的要求,設計問題時要因人而異,有易有難,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同學都有能夠正確回答問題的機會,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體驗被夸贊的喜悅。問題也要具有啟發(fā)性,才能最大程度地喚醒學生的求知欲。
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學會用肢體動作來輔助語言教學,讓學生能夠在獲取課內要點的基礎上,接觸到更多、更廣泛的知識。讓他們學會在生活中去運用英語,讓他們看到某個物體或看到某個動作就能夠想到英語,感受到最真真切切的英語,讓他們逐漸學會用英語的思維去分析,用英語的方式去學習。在整節(jié)課中,老師就是最高的指揮官,要用有聲的語言和無聲的眼神共同來教導學生,大家高度配合,使得節(jié)奏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
例如老師想讓學生打開人教版教材時,可以一邊做著開書的動作,一邊說著“Open your book.”這樣不僅發(fā)出了指令,更讓同學們有了耳眼腦的一起調動,讓同學們更加理解老師的意思。
傳統(tǒng)的課堂有著單一乏味的教學模式,極容易讓同學們無聊走神,無法保持學習的熱情。課堂剛剛開始時,初中生可能都精神滿滿,但如果過去二十分鐘左右,可能已經有些同學已經按捺不住了。這種時候如果插入小游戲,通過動腦動手的方式,又可以提起同學們的興趣,吸引到他們的注意力。把課堂游戲引入教學,可以讓同學們更加喜歡英語,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表達、形體表達、想象力等,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也使得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在教學中掌握并靈活地運用各種藝術性技巧,可以讓同學們發(fā)自內心的對英語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必定能夠增強學好英語的決心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黃驊.英語課堂中的“空白藝術”[N].英語輔導報,2002—11一 11(19).
[2]申文艷.英語教學中如何抓住學生的“興奮點”[N].英語輔導報,2003-02-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