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慶慶
引言:“高觀點”顧名思義就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從狹義上來講指的是運用高等數學和現(xiàn)代數學的方法來思考中學數學的問題,從廣義上來說是運用各種數學思維來解決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本文希望能通過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來思考中學數學的教學實踐問題和提高數學老師綜合素養(yǎng)的問題。
在當今物質橫流的社會中,大部分人失去了屬于人類本有的上進心,對于一個數學老師是尤為嚴重的[1]。數學老師的專業(yè)性普遍較低,沒有很好的將知識點生動形象的傳達給學生,自主發(fā)展意識不強,即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了問題也沒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有一些骨干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很好的帶動周邊教師的發(fā)展,輻射作用不強,教育理念和科研能力都有待提高。大部分的老師對于現(xiàn)代數學的了解程度都比較低,不能從“高觀點”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就導致了在某一些方面考慮的不夠周全,缺乏了統(tǒng)籌的能力。
中學數學中有不少的概念,結論和方法比較復雜,中學生的理解程度有限,因此在教材不斷的更新過程中將這些復雜的概念和公式都給簡化了,教科書成為了傳授簡單知識點的東西[2]。教師在教學和備課的時候,經常閱讀簡單的東西容易養(yǎng)成一種惰性和單一的思維,對待問題不會從多個角度去看待,缺乏了積極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如此以來教師就會忘記了高等數學里面最為先進的東西,培養(yǎng)學生的時候也會導致學生思維僵化從而缺乏創(chuàng)造力[3],因此開展“高觀點”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對于老師對于學生都是有利于他們精神世界和眼界的擴增的。
研究者將做了三份問卷調查試卷給教數學的中學老師[4],第一套練習題是有關高等數學里向量空間、歐式空間等等高等數學的幾何概念;第二套練習題是叫老師描述一下拓撲結構;第三套練習題是一道微積分的題目。在統(tǒng)計眾多的老師調查情況后,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老師第一題和第二題是沒有辦法做出來的[5],第3題即使做了答案大多數也是和正確答案相悖的,這就反映了一個現(xiàn)象,多數老師對于大學里面所學的數學都忘得差不多了,對現(xiàn)代數學陌生,缺乏運用高等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僵化,這就導致了老師們無法從一個更高角度的視野去看待全局,無法從“高觀點”的角度去知道中學生數學的學習[6]。
在21世紀人們越來越注重教育的社會環(huán)境下,在數學的教育中越來越注重教師的專業(yè)化的成長。教師和課程實施有著匹配的關系,一個好的教師能夠帶動整個課程的學習進展,一個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決定了該班級學生的學習程度。因此教師的責任重大,必須要及時的思考每個問題,積極學習高等數學等專業(yè)化的數學知識,爭取在更高的角度上去指導學生學習,老師們可以通過報刊、雜志、網絡信息等渠道去學習,去不斷的完善自己,另外中學老師學習數學史和數學文化的教學價值,學習數學和生活相結合的現(xiàn)代數學思路?,F(xiàn)如今的教育體制對學生是一種挑戰(zhàn),對于教師來說更是一種挑戰(zhàn),我們要好好的把握這次機會,在數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們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數學修養(yǎng)和教育修養(yǎng),發(fā)展為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并且有獨特個性的教師。
綜上所述,繼續(xù)開展“高觀點”教學風格的活動有助于提高教師們的數學素質和業(yè)務能力,有助于讓他們的思想更加的活躍。每個教師有屬于他們的教學風格,“高觀點”的模式可以讓他們的風格獨具特色,有自己努力前進的方向,不斷完善自己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教養(yǎng),可以很好的回顧一下自己在教學生活中的經驗習慣,取長補短,另外對于高等數學和現(xiàn)代數學的學習和研究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和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彼此之間分享經驗,這樣能夠從多種角度去看待問題,對于“高觀點”教學來說是很有促進作用的,然后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做一名有想法的數學老師。
參考文獻:
[1]王一棋.高觀點下的中學數學——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在中學數學中的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3(33):63-64.
[2]文尚平.高觀點下的中學數學“a_(n+2)=pa_(n+1)+qa_n”問題[J].數學教學通訊,2010(06):41+52.
[3]張夏強.“高觀點”數學試題的編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
[4]張勁松.從“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看中學數學教師的角色[J].數學教學研究,2007(04):4-7.
[5]李云杰.“高觀點”下的中學數學的實踐與認識[D].福建師范大學,2005.
[6]林世強.高觀點下的中學數學解題例說[J].福建中學數學,2003(0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