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敏
優(yōu)化家庭教育是維持家庭關系和睦、促進中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筆者認為眾教師和家長應當正視當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和產生原因,利用“五忌”和“五秘訣”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優(yōu)化中學生的家庭教育,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和體會,針對如何利用“五忌”和“五秘訣”做好中學生的家庭教育,進行淺顯的探究,希望筆者的拙見能夠引起眾讀者的深思和共鳴。
家庭教育可謂一把雙刃劍,優(yōu)則令人終生受益,差亦可能貽誤終生。時下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著諸多觀念與行為上的誤區(qū),導致現今的家庭教育困難重重,甚至質量低下,直接阻礙了中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首先,許多父母價值取向和行為導向上的錯誤,會直接影響和貽誤了中學生的行為和價值觀。如果父母本身有反社會傾向,如對現實嚴重不滿,經常在孩子面前發(fā)牢騷,經常說一些前途無望的話,必然在孩子幼小心靈里潛移默化產生反現實社會的欲望;同理,倘若父母常在孩子面前稱贊某些不好的行為習慣,久而久之,勢必會為孩子造成“此種行為可取”的錯誤觀念,而這一定會導致其后日不良行為的形成。另外,時下許多家長對學生心存不切實際的教育期望。許多父母忽視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愛好和興趣點,一味憑借自己的觀念,將其所期望的社會角色強加到孩子身上。這種對自己的孩子將來應當成為何種人才的期望,對孩子的發(fā)展或者說對于孩子的社會化過程是不無影響的。最后,當下許多家長的教育方式存在誤區(qū),甚至是不健康的?!皩V剖郊医獭焙汀胺趴v式家教”的存在,限制或放任了孩子的自由發(fā)展,均是不成熟和錯誤的,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針對以上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系列問題,我們應當進行深入反思,總結相應的解決策略,筆者通過反復思考和探究,特總結了家庭教育中五個需要注意避免的問題,特與諸君分享。所以,面對中學生的教育,家長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忌只關心分數,忽視心理疏導。家長總喜歡把學生的考試成績放在第一位,以成績的好壞評價學生學習的努力程度。其實,當學生進入到初中階段,成績的好壞不僅靠平時的努力,還需要不斷地開拓思維,換句話說,小學階段只激活了大腦的40%,到了初中通過各種學習內容,要繼續(xù)激活20%。初中階段的學習,不僅是對具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進一步開發(fā)左右大腦的潛力,使大腦對信息的反映更準確、快捷。其次,忌只重視物質刺激,忽視精神教育,精神教育和物質教育應當并存。另外,忌只給予孩子愛,而忽視孩子的感恩教育,懂得感恩能幫助孩子有一顆善良、純凈的心靈。此外,忌只要求孩子老實聽話,忽視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最后,忌期望值太高,而忽視具體的幫助。
在總結了上述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問題點后,筆者不禁思考:面對中學生,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秘訣是什么呢?經過深入反思,筆者總結了改善家庭教育的五項秘訣,與大家分享如下:首先,我們要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優(yōu)良、和諧的環(huán)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每個家庭的物質生活都出現了較大的改善。再加上每個家庭中孩子數量的減少,這些孩子便成為全家人重點照顧、呵護的對象,這為和諧的家庭氛圍創(chuàng)造了前提,而我們在教育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愛父母,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其次,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努力做孩子一生的朋友。朋友是一項親密的關系,唯有成為學生的朋友,與之分享生活中的感受、困難,才能深刻體會學生的心理,做好良好的家庭教育。另外,家長在平時要做好和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溝通交流。家庭教育需要來自教師和學校的配合、支撐,唯有長期、穩(wěn)定的和班主任教師保持聯(lián)系,才能深刻洞察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此外,我們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學生認真學習、健康生活的保障,亦關乎學生的成績和成長。最后,我們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在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中才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時達到放松、鎮(zhèn)定的學習狀態(tài),幫助其一心一意地投入學習中。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是關乎中學生學習成績、成長和未來的重要大事,我們應當把握時下家庭教育的弊端,革新教育理念,利用“五忌”和“五秘訣”優(yōu)化中學生的家庭教育,促進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曉曄,對家長學前教育價值觀的調查與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2008(04)
[2]史獻平,教師信仰: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動力[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