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會芬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當今世界是創(chuàng)新的世界,創(chuàng)新型能力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國力的標準。在此背景下,教育領域的創(chuàng)新顯得迫在眉睫,教育行業(yè)應加大創(chuàng)新力度,努力制定出與素質教育相匹配的體制機制,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且,各個學科的創(chuàng)新教育都應該被提上日程,作為所有學科的基礎學科語文更是毫不例外,語文學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語教育,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科,隨著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進程,語文學科在汲取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糟粕,所以,如何創(chuàng)新語文學科、如何將語文學科中的傳統知識和現代知識相結合成為了語文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更應該去對高中語文的創(chuàng)新教學進行實踐和探究。
傳統的教學方法漸漸露出弊端,新課程標準開始大力實施。特別是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法往往帶來的是學生麻木的神情和機械式的學習,學生不會靈活地運用知識,只會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法遠遠脫離了創(chuàng)新教育,完全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從各個方面實行改革,改革教學方法或改進教學內容都有益于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開展。特別是在學生剛剛升入高中后,他們的心理已經逐漸成熟,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多數的高中生已經能夠自主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但是,高中階段僅僅學習基礎知識是不足夠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成了高中語文課堂改革的重點。例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注重在課程設計上下功夫,根據語文課程目標、單元目標、課文目標,并結合當前學生的階段性特點和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案例,設計有趣的課堂實踐,讓學生來扮演荊軻和秦王,模擬當時刺殺的場景,然后再自主思考探究課文。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既把握了課文的重難點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新課程目標中強調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位置,教師充當課堂的設計者和引導者。所以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起到輔助作用。并且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雙方在這一過程中應該秉著互相尊重的原則,學生要尊重教師的權威性,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性和自主學習性。特別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民主的、平等的、寬松的、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能在這樣的課堂里盡情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抒發(fā)自己的見解,并能自然地與老師交流彼此的看法。例如在學習《孔雀東南飛》這一課文時,老師可以組織召開一場辯論會,一方支持焦仲卿的做法,另一方反對焦仲卿的做法,老師不參與,只在旁邊充當一個觀眾。雙方同學各抒己見,在這樣一場激烈的“舌戰(zhàn)”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讓學生在合作中發(fā)散了思維,增強了探究能力和表達能力,最終完成了教學目標,也達到了創(chuàng)新課堂的目的。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也逐漸地走進了教學的課堂,語文作為一門畫、聲、色俱全的學科,教師更應該把它這一特點用多媒體表現出來。而且,在語文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更能為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和動態(tài)的沖擊。在這樣的體驗中,學生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異彩紛呈的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大開眼界,產生了從未有過的興奮感。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文時,由于該篇課文選自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所以網上有很多精彩的視頻片段,這時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起這樣的資源,將相關視頻拷貝下來,在課上播放給學生看,這樣有助于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文章,也更能將自己代入到那樣的情境中,有助于加快課堂進度。但是,教師對于多媒體的運用要合理,不能在課堂上一味地使用多媒體,丟失了傳統教學的特色,總之,教師要把傳統教學方式與多媒體教學合理地結合起來,這樣才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語文學科作為基礎科目是奠定一個人文化素養(yǎng)和品質內涵的根本,高中語文更是對一個人才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強對高中語文的創(chuàng)新是當務之急。作為教育工作者更要抓緊時間提升創(chuàng)新理念,結合當前教育現狀制定出適合我國教育領域的方針政策,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和課程體制,做到與時俱進,為我國培養(yǎng)出更多創(chuàng)新型人才和高素養(yǎng)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洪明論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15,(67),19-19。
[2]高中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研究-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