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紅
(運城市鹽湖區(qū)農村經濟管理中心 山西 運城 044000)
試行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意在盤活土地用益物權的財產屬性,落實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融資功能,破解農戶或農業(yè)經營主體抵押難、融資難、擔保難問題,實現(xiàn)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為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注入活力。然而,筆者在工作實踐中認為產權權屬不清、農戶意向不強、銀行處置困難等,是影響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有效推進的主要因素,亟需著力破解。
在過去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二輪延包時,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地方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確權不到位,存在有的土地沒證,有的土地空間位置不清,甚至有的土地“證地”不相符等問題?,F(xiàn)在新一輪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還在進行當中。流轉的土地經營權也是以簽訂合同的形式體現(xiàn)的,沒有政府確認的權屬憑證。開展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工作,農戶和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缺少明晰的權屬證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抵押貸款的有效實施。
在現(xiàn)階段農村農業(yè)經營主體中,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是生產經營資金缺乏的主要對象,他們對以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能夠抵押貸款熱情很高。但是,2016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的《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暫行辦法》中明確規(guī)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入戶以合法流轉方式獲得的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時,必須征得承包方同意。這在目前實踐中,由于農戶對土地的珍惜,再加之過去不良信用環(huán)境造成的負面影響,讓承包方同意流入戶以流轉的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時,承包方生怕承擔連帶責任,失地失利,對同意抵押心存較大阻力。這樣,使得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以流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就很難變成現(xiàn)實。
在農村現(xiàn)實中,農戶經營的土地是以家庭為單位按人頭分包的,每個農戶經營的土地面積少者幾畝,多者十幾畝。在生產經營上每畝每年投資也就是千兒八百元,一般情況下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對融資貸款沒有多大需求。即使有的個別戶需要抵押貸款,也常常因土地承包經營權評估不了幾個錢,貸款還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并且辦理手續(xù)比較麻煩,寧愿向私人借款,也不愿去銀行辦理抵押貸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對農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
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作為融資貸款抵押物,其權能依附在土地上,而土地又是不動產,如果遇到風險處置起來比較困難。主要原因:一是本鄉(xiāng)本土的人礙于情面,不愿接手;二是外鄉(xiāng)人因有爭議不敢接手或因經營不方便不想接手;三是作為抵押權人的銀行,自身既沒有經營土地的能力,又不能將抵押的承包土地經營權及時變現(xiàn),形成了潛在的貸款損失風險。
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核心是放活土地承包經營權,以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則是具體體現(xiàn)之一。加強這方面宣傳,對于推動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通過廣泛深入細致的宣傳,讓農民群眾充分地認識到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以流轉的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是在確保農戶利益不受損失的前提下進行的。也就是說在抵押風險出現(xiàn)時,在農戶利益不受損失的情況下,便于抵押權人對土地經營權采取再流轉等方式處置,以獲得的收益償還銀行貸款。另一方面還要樹立一批正面典型,讓農民真切感受到同意抵押并不意味著為其擔保,并承擔償還貸款的連帶責任。這樣逐步消除農戶心理壓力,為抵押貸款營造一個良好的信用氛圍。
權屬證明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身份證,也是抵押的有效依據(jù)。因此,各級政府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刻不容緩,在力求科學嚴謹?shù)那闆r下,及早完成此項工作,為抵押貸款提供方便。同時,還要盡力利用現(xiàn)有二輪延包確權成果,即集體土地農業(yè)用地使用證,為抵押貸款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確保抵押貸款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當前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土地流轉費支付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分年度支付,另一種是一次性支付。前一種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遇到風險時,容易影響農戶土地流轉費取得。后一種由于一次性將農戶土地流轉期限內的流轉費全部付清,即使抵押貸款遇到風險也不會影響農戶的利益,融合了土地生產資料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之間的關系。因此,后一種方式抵押貸款時,可以免去讓農戶簽字同意的條件要求。這樣既可以保護農戶的利益,也能為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抵押融資提供便利,還利于銀行通過再流轉的方式獲得收益償還貸款。
針對農戶和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經營項目和貸款需求特點,搭建“政府、擔保公司、銀行機構”“三位一體”共擔風險新模式。也就是在嚴格審查服務對象和優(yōu)化辦事手續(xù)的基礎上,政府建立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收儲機制、專項風險補償基金和一定的利息貼補辦法;擔保公司參與抵押貸款擔保風險損失保證;銀行機構自身消化一定的風險損失。通過“抱團”服務,一方面擴大銀行機構授信額度,增加貸款數(shù)量,積極緩解經營資金緊缺壓力,另一方面盡量減少銀行機構抵押貸款風險損失,提高銀行機構放貸積極性,進而有效推進農村承包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