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芬
(福建省石獅第一中學 362700)
所謂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其實就是指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科知識、人生觀、情感、態(tài)度等進行多方面的培養(yǎng),而且相較于最后的結果,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加看重培養(yǎng)的過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化學知識是極為豐富的,既包含了生命科學、能源科學,又涵蓋了材料科學、環(huán)境科學以及信息科學等領域,這些知識在化學這門學科中相互穿插、相互促進與協調,進而來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教師要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其實就是對學生的完美人格以及終身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就是為了對學生的化學學科、化學思維以及化學能力等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能夠構建出正確的價值觀、態(tài)度以及情感.本文將以高中化學的教學內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應該如何在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下來改進高中化學的教學策略.
在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情況如下.其一,便是教師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不到位.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以化學知識為導向,從而對學生的化學知識體系著重加強,但是卻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所忽視,這就導致了“重理論,輕實踐”這一現象的出現.教師只注重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卻沒有考慮到,高中化學知識具有極大的抽象性,太多的理論知識反而會使得其與實際生活斷節(jié).其二,便是在實際教學中,沒有構建出有效的能力培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想要使得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最關鍵的便是需要具體的指標體系來進行驗證,這樣才能夠將學生的基本能力水平表現出來,但是目前這一指標體系的構建并不完善.其三,便是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動態(tài)邏輯思維能力以及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在目前的教學中,大多數的教學都是通過書本與大腦的對話來實現的,這其實是一種“靜態(tài)”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沒辦法將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性激發(fā)出來,教師必須要結合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來使得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培養(yǎng),使整個課堂教學變得“動態(tài)化”.
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需要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設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并將一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者是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融入進去,以此來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對科學精神以及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有更加深入的體會與理解,并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使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
例如,以“礦物到燃料”這個專題中“從鋁土到鋁合金”這個小節(jié)的知識為例.教師在正式教學的時候,可以先將現實生活中一些用鋁制作而成的餐具,或者是其他的由鋁制作的比較常見的物品的資料,最好是圖片資料,借由這些圖片來使得學生的目光被吸引住,從而幫助他們,使他們能夠對化學這門學科有一個新的認識.然后便可以將關于鋁制作而成餐具的歷史講述給學生聽,或者是將相關的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鋁制餐具為何會被社會所淘汰的原因有一定的認知,從而來引導學生對鋁元素的物理性質以及它的化學性質進行有效的學習.
高中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雖然是在提升自身的內涵,但是有一個問題是避無可避的,那便是高考.由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多加觀察與分析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便能夠發(fā)現其實高考試題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以及核心知識展開的.由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便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幫助學生熟悉這些知識,從而使得他們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化學思維得到良好的養(yǎng)成.
例如,以“鋁元素”這個小節(jié)的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借由這個小節(jié)的基礎知識與核心知識,來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先對鋁元素進行物質分類,并且建立金屬以及化合物的模型.采用這一方式,便是為了讓學生學到新的學習方式.即要探知未知物質,可以先從它的物質分類出發(fā),從這個角度思考問題,來對其物質性質以及化學性質進行預測.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便可以使學生對學科本質以及思想方法之間的關系有新的感受,并且激發(fā)出他們的探究興趣.
在高考試卷中,所考察的知識范圍,除了一些基礎知識和核心知識外,還會涉及到對化學實驗進行考察.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本就不能夠忽視其中的實驗教學,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驗教學加以關注.借由這一教學過程,來使得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能力得到提高.就比如說,“應該如何將水中的沉淀物清理干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猜想,并適當的啟發(fā)他們與實際生活中的經驗相結合,從而來使得他們能夠將一些化學知識運用進實際生活中.這樣一來,便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生活的習慣,在這種習慣的驅動下,學生會主動的去探究化學現象以及其中的原理,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和思維能力,還能夠使得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被激發(fā)出來.
總的來說,在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開展高中化學教學活動,教師需要明確應該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然后朝著這一目標采取有效的方式,如構建出積極的化學教學情境、對化學核心知識著重強調以及對探究活動的關注進行加強,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