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媛
首都師范大學,北京 100048
楊萬里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理學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將其詩歌特色稱作“楊誠齋體”,其詩歌獨特的文學成就,已為大家所熟知。目前學術界對誠齋體的研究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在《楊萬里詩文集》中,他的散文數(shù)量占其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三。雖然他的作品不能與同時代的唐宋八大家相比,但是其文章在當時及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受到很多文人的重視,如南宋周必大:“友人楊庭秀,學問文章,獨步斯世。至于立朝諤諤,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要當求之古人,真所謂浩然之氣,至剛至大。以直養(yǎng)而無害,賽于天地之間者。”①(P6)(《題楊庭秀浩齋記》);方逢辰:“誠齋先生胸次磊磊砢砢,挺挺介介,故發(fā)為文,則節(jié)氣拍天,吞吐溟渤,足以推倒一世之豪杰,……大篇巨冊,浩渺無涯,或傳于經(jīng),或集于文,或散于游戲之翰墨,檠總訶訶,猶有未能盡窺其斑者,況場屋一日之士乎?”①(P34)(《批點分類誠齋先生文膾序》)提到了他的散文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思想;元代吳澄:“楊先生又因程子而發(fā)之以精妙之文,問有與程不同者,亦而實相發(fā)明。”①(P45)(《跋誠齋楊先生學箴》)、“廬陵楊節(jié)文公,學行文章為一代儒宗,號誠齋先生?!涔盼馁嫡Z,與丞相周文忠公相頡頏,二家各成巨柕,曰廬陵二公文集?!雹伲≒45)(《跋誠齋楊先生易傳草稿》)提到了他散文的藝術特色;袁枚:“至其文章氣節(jié),本傳具存,使我疑之。方且有愧?!雹伲≒76)(《隨園詩話》)肯定了他散文的文學地位……
楊萬里作為一名文學家,他的散文作品幾乎涵蓋了散文的各大文體,并且均有佳作。在這些散文中,墓志銘作為楊萬里散文作品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他的墓志銘創(chuàng)作有其獨到之處。但目前學術界對此問題的研究卻不是很多。
墓志銘是古代的一種應用文體,一般受人委托而作,抒發(fā)對逝去親友的懷念之情。這種文體有其固有的寫作模式,一般分為志和銘兩大部分。志就是記載墓主家世、生平行為的部分,一般為散體;銘則是全文的后半部分,是用來表示對墓主的哀悼、贊揚墓主功德的文字,一般用韻文,主要是四言,也有三、五、七言或雜言。從寫作的一般模式而言,在志部分主要敘述墓主的生平家世、然后是墓主的成長、仕途、遷謫等狀況,接著是墓主的家人狀況等,最后便是銘的部分。墓志銘的這種程式化創(chuàng)作模式,在中國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由于受各種限制,能稱得上是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除了唐宋八大家所創(chuàng)作的墓志銘作品以外,楊萬里在他的《詩文集》中僅墓志銘部分就占了十卷的容量,一共有66篇,值得細細品味研究。
楊萬里所創(chuàng)作的碑志文一共有76篇,其中墓志銘占了十卷共66篇,并且大部分都是為女性而作。這些作品雖然并不都寫得篇篇精彩,但大部分都是依照當時的客觀事實而作,并將形式相對固定的墓志銘寫得生動活潑。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各樣人物的風采,顯示出楊萬里高超的文學技巧,從而具有了一定的文學價值。文學作品要想達到一定的藝術境界,其創(chuàng)作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創(chuàng)作方法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醞釀階段,涉及到了選材立意、結構布局以及采用何種表現(xiàn)手法、形式等多方面。下面我們就來論述楊萬里創(chuàng)作墓志銘的獨到之處。
楊萬里十分重視作品主人公的道德修養(yǎng)。他認為做文章要“不關乎所學,而關乎所養(yǎng)?!薄熬佑詾橐患抑?,必先涵養(yǎng)其文氣?!睏钊f里所說的這兩句話再次將孟子的“養(yǎng)氣”精神發(fā)揚光大,使我們感受到他對于個人道德修養(yǎng)問題的重視。楊萬里對于墓主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視,這很容易表現(xiàn)在創(chuàng)作中凸顯墓主的個性氣質(zhì)。
在楊萬里所創(chuàng)作的墓志銘中,其墓主形象有著獨特的個性氣質(zhì)。這就決定了楊萬里的墓志銘創(chuàng)作首先在立意上有其獨到之處。如前所述,墓志銘散文的創(chuàng)作有其固有的模式,有時還要考慮逝者家屬的感情需要,如“揚善避惡”等方面。雖然在立意上有這些方面的限制,但是他還是能夠客觀如實地記述墓主的生平等方面,以凸顯墓主氣質(zhì)為首要任務,強調(diào)“以人為本”的思想,從而為我們刻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其墓志銘帶有鮮明的人物傳記色彩。
在楊萬里所寫的66篇墓志銘文中,其為女性墓主所創(chuàng)作的數(shù)量就占了大約三分之一。在中國古代社會里,“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占統(tǒng)治地位。女性的角色就是處理好各種家庭關系,照顧好家人的日常生活等。楊萬里身為一名理學家,這一持家的觀點自然會得到楊萬里的認同。楊萬里贊賞女性的這種品質(zhì),其墓志銘創(chuàng)作凸顯女性的這種“賢妻良母”“相夫教子”的氣質(zhì),如:
……佐其夫正以從,治家有法。大夫公既宅特進,憂生理中微,夫人悉心經(jīng)理,攻苦絕甘以濟。春秋烝嘗,親滌濯羞,盙簋細務,至醯酒醓醢必躬?!?/p>
教子慈而不縱,幼課以《詩》、《書》,長勉以名節(jié)見。其子登進士甲科,名次復踐其祖端明之日,五持使節(jié),再總軍儲,入為館職,為郎,為卿,為宰士。從其子游宦,逾嶺涉湖,上漢沔,歷江浙,幾半天下,人皆榮之。夫人以盈為懼,每戒其子曰:“我為汝家婦,逮事乃祖,乃祖仕不過二千石。汝父一觀四十年,而在官僅五年。汝趾美襲慶,今幸有田廬,家不啻足,以貽無憂?!惫势渥影擦x命,恬進取,夫人之教也?!冢≒2136)
事舅姑,夙夜寅恭。其理家,有綱有條,下至醯醢調(diào)聏,米鹽靡密,希纻織紝,必躬親手,人不知其天宗之貴也。③(P2134)
夫人事父母以孝聞,及歸林氏為家婦,事舅姑如事父母。逮事祖姑陳夫人,陳春秋高,齒落盡,舅嬰末病,母子飲食異嗜,夫人治庖食上二老,各為之飽。……夫人同臥興,補紉必躬。既長及笄,飾厲勤劬,德言容功,不教以今,惟古是若;辦裝歸于陳氏,遂為賢婦。每懷夫人,必曰:“人有一母,吾有二母?!雹郏≒2090)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看出楊萬里對教子有方的方氏、尊卑有序的趙氏和孝順父母的朱氏予以深度的細節(jié)刻畫。從她們對子女的言談舉止和對家人的料理等的各種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中,我們可以看出楊萬里對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婦女的崇高品德予以推崇和贊賞。他所寫的全部關于女性的墓志銘中,還有很多篇目也像這樣,在此就不一一列舉。
楊萬里所塑造的女性氣質(zhì)中,除了以上作為“賢妻良母”的角色之外,還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女性貞潔觀念。古代離婚改嫁的現(xiàn)象早已屢見不鮮,但是到了宋代,由于“程朱理學”的出現(xiàn),那些束縛女性封建倫理道德方面的理論真正開始被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并將它們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即使法律允許,但“一女不事二夫”的思想再次被加以強調(diào),如:
……里之人曰:“夫亡疇依?子幼疇希?是能安其室而疇歸乎?”夫人聞之曰:“曾謂世無共姜、婦皆文君乎?舜何人也?予何人也?”則鬻簪珥以葬其夫,祝鬒髢以訓其子,潔蘭膳以奉其舅姑?!蛉?,一女子耳,而彭氏之烝嘗托焉,父母托焉,子孫托焉,而其身則四十年無儷而安焉。茲不謂節(jié)婦,而謂之何哉?④(P2162)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楊萬里對劉氏這種對愛情忠貞不二的精神和守節(jié)的行為予以贊賞,將它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在其創(chuàng)作的墓志銘中流露出強烈的情感傾向。可見,楊萬里對于女性守節(jié)這個觀點的態(tài)度是表示支持和贊賞的,在他的意識里覺得守節(jié)比改嫁要來得高尚。
此外,“太宜人蕭氏……季安即世,太宜人以勤儉齊家,以《詩》、《禮》迪子,淑問益茂,家政益葺?!雹荩≒2132)(《太宜人蕭氏墓志銘》)、“夫人劉氏,邑之谷口人也。自其稚齒,靖恭明淑,父文蘊授以《孝經(jīng)》、《內(nèi)則》、劉向《列女傳》,一讀成誦,奇之,曰:‘是不可以女凡子?!薄"荩≒2185)(《夫人劉氏墓志銘》)等,所有上述這些能通經(jīng)義的女性,楊萬里都持有贊賞態(tài)度,認為他們不僅聰慧而且很有才學,常常以德才兼?zhèn)涠撝?。但楊萬里對女性的才干的態(tài)度與描寫大都輕描淡寫,可見對于女性,楊萬里的態(tài)度是女子是否有才干是否錦上添花的事情。在他心中,固守女性“賢妻良母”“相夫教子”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
可見,楊萬里的這種對女性的立意,雖然不會那么嚴格按照倫理綱常,但為她們寫墓志銘卻都是抱著贊賞的態(tài)度。女性們的賢妻良母、溫柔聰慧、勤儉持家、相夫教子等良好的美德都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從立意上來看,這些女性所特有的氣質(zhì)也就成為楊萬里墓志銘創(chuàng)作構思的一個很好的立足點。
從以上我們對楊萬里關于寫給女性墓志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對于女性道德品質(zhì)的敘述遠遠大于對她們才干方面的認同。他覺得女性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家庭中,主要承擔的是相夫教子的職責,只是作為男性的一個輔助角色。因為他本身作為一名理學家,雖然沒有像朱熹等人那樣嚴苛,但是他深受儒家傳統(tǒng)思想道德的束縛和影響,可以看出他在對待女性方面的思想還是較為保守的。他以女性能否做到賢妻良母為最高要求,缺乏一種獨立的女性觀,也是時代使然。
在楊萬里所作的墓志銘中,除了給具有高尚品質(zhì)的女性所寫之外,還有作給高尚道德修養(yǎng)的男性墓主的,且隨處可見。如在《林運使墓志銘》中,寫到林運使的為官風格:“公所至,廉于身,力于職,必欲以其韞及物?!雹荩≒2065)(《提刑徽猷檢正王公墓志銘》一文中夸贊王亞夫體恤百姓:“勤恤民隱,發(fā)擿吏奸,風棱凜凜,咸稱神明?!雹荩≒2069)不僅如此,王公還克己奉公,勤儉持家:
自少慷慨有大志,堅勤窮空,澹無慍色。人之善必稱,過必掩,忿必懲,才必拔。奉己過儉,以先一家。食不重肉,衣不綺麗。⑤(P2071)
像王亞夫這樣的提刑官能夠做到如此清正廉潔,在當時也是難能可貴的。楊萬里感同身受地為其寫墓志銘,從字里行間中可以感受到楊萬里對他的緬懷和敬佩之情。
文章如何立意決定了文章的內(nèi)容,而如何展現(xiàn)其立意就要看文章的選材和在此基礎上的結構安排。楊萬里的散文觀強調(diào)“實用”和“活法”,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風。尤其是在他創(chuàng)作文章的構思方面,有其獨創(chuàng)性。
楊萬里寫墓志銘選材非常精當,他給人寫墓志銘時能夠抓住以人物為中心,突出表現(xiàn)墓主個性氣質(zhì)。在他為眾多女性寫的墓志銘中就體現(xiàn)出了這點,將她們的美好品德通過日常生活細節(jié)刻畫出來。除了上述能體現(xiàn)墓主氣質(zhì)和道德修養(yǎng)的人物之外,他還以人物為中心,通過重要的事件來體現(xiàn)墓主的品格特點。例如,他在寫給陳養(yǎng)廉為歐陽修修建祠堂一事時,表達了他對陳養(yǎng)廉實施這一重大舉措時的贊賞和敬佩之情:
養(yǎng)廉既一新六一先生之祠,士大夫翕然稱之。適新方太守候崧卿下車聞之,馳書致禮,且念瀧岡阡無恙否?亟出公有,屬邑尉陳元勛洵除焉。又請養(yǎng)廉贊之,養(yǎng)廉欣然曰:“吾志也?!奔幢M力佐費,屋廬桓庸,是葺是周,是堅是飾。工告成,而養(yǎng)廉以疾逝矣,蓋紹熙二年八月一日也,享年六十有五。⑥(P2165)
在這里,作者通過別人的評價來間接贊賞陳養(yǎng)廉為了重新修建六一祠堂鞠躬盡瘁和死而后已的精神,表達了對他深切的懷念以及墓主生前未能見到重新修建好的六一祠堂的遺憾之情。因此,楊萬里在此文中一開始就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天下有獨立之士乎”的感慨,由此可見他對陳養(yǎng)廉所具有的敬佩之情。
楊萬里在墓志銘的創(chuàng)作中,結構上通常盡可能地使其在變幻、情節(jié)波瀾起伏中達到不落俗套的效果。如他在寫作起筆時就非同尋常,令人耳目一新:
予生二十七,因入州府謁友人郭克誠。郭于曾乎館,暄凉外道舊故,未竟,主人子出,年可十七八許,頎然玉立,眉目如畫,即之似不能言,與之語,泉迸雷出。予驚喜自失,遂與定交。⑦(P2150)
這篇墓志銘的開頭全然打破一般墓志銘開頭敘述家室的程式化模式。而是從墓主和楊萬里的相識過程寫起,從而引出主人公的登場,然后再記述曾東老的生平,為下文記敘曾東老的各種事跡埋下了伏筆。至于這位主人公如何能夠“即之似不能言,與之語,泉迸雷出?!眲t在后文的敘述中得到答案。如他“結發(fā)不好弄,不妄言笑?!薄皷|老自少俊聲,人謂一第不足慁也?!薄皷|老風誼甚高,有以患難空乏告者,不以有無為解,可赒赒之,久假不庚不問。”等,通過這一系列事件我們可以看出曾東老不僅是一位和藹可親,風高亮節(jié)之人,而且他的學問也很高,深得楊萬里欽佩。這篇墓志銘的開頭就為我們后來了解曾東老這個人物埋下了伏筆。林紓在他的《春覺齋論文》一書中說:“行文用伏筆,猶行軍之設覆。顧行軍設覆,敵茍之兵者,必巧避不犯我之覆中。若行文之伏筆,則備后來之必應者也。故用伏筆,須在人不著意處,又當知此不是贅筆才佳?!雹啵≒117)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楊萬里在寫作墓志銘的過程中,除了使用伏筆之外,他還喜歡使用插筆。如果都按照墓志銘的慣用模式來寫,則會讓人感到有千篇一律的乏味之感。如果使用插筆,則能使文章具有波瀾起伏的效果。如《知章州堅丞吳公墓志銘》一文中,開始敘述吳公的家世,當他在徽州、湖南、明州時取得了一些政績之后,中間才插入了他與尚書薛公良朋、中書舍人洪公邁、給事公沂、直院莫公濟、少卿胡公襄之間的故事來引出他如何擔任“監(jiān)丞”一職,后來又插入了他“師官通判”夢中之事來回憶他幼時的讀書之苦,再后來又接著寫他的高尚品質(zhì)等。如果不插入這兩件事情,這篇墓志銘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林紓在《春覺齋論文》中這樣談到插敘的敘述手法:“夫文體貴潔,原不應牽涉他事,然一事有一事之源頭,不能不溯原因。過簡則鮮晰,過煩則病膇,過疾則苦突;須在有意無意間用插筆請出,旋又歸入正傳,此劉彥和所謂‘理枝徇干’者也。”⑧(P122)正好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例證。
不光是起筆讀來令人耳目一新,寫到行文中間時,運用插筆使文章具有波瀾起伏的效果,甚至是在文章收尾的時候,更是留有余味。林紓說:“為人重晚節(jié),行文看結穴?!雹啵≒127)“乃不知古人用心,正能于人不留意處偏自留意。故大家之文,于文之去路,不能發(fā)異光,而且長留余味?!雹啵≒126)楊萬里的墓志銘在結尾處往往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如他在《樞密兼參知政事權公墓志銘》結尾處贊美權公的文學成就時說:“其所述作,初若寂然無營,忽揮翰如飛,文不加點?!雹荩≒2047)短短幾字,足以讓我們感受到楊萬里評價他的文學作品時那種贊美之情。再如他寫完墓志銘之后結尾的“銘曰”部分,總是用疊字或者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來強烈表達作者對墓主的各種情感。如《林運使墓志銘》:“孰完不隳?孰溢不欹?胡搘不歸?”⑤(P2067)、《皺應可墓志銘》:“莫珍匪人,莫陳匪天。能使不陳,獨能使不傳?”⑤(P2089)、《浩齋先生劉公向夫人墓志銘》:“奕奕厥門,有閤而黃。崇崇厥家,有椒其房?!雹荩≒2103)等。作者使用此類表達可以使我們最后對整篇墓志銘回味無窮,可以讓我們再次更加深刻地品味到墓主的各種美好的道德修養(yǎng)。
楊萬里在創(chuàng)作墓志銘時,不僅表現(xiàn)了他對文章主人公的立意、文章獨具匠心的選材和結構安排等方面,更離不開多種表現(xiàn)方式的運用。文章多種表現(xiàn)方式上有新奇之處,這更表現(xiàn)出了楊萬里創(chuàng)作墓志銘的奇特所在。我們之所以讀楊萬里的墓志銘時不那么感到索然無味,是因為他在文章的表現(xiàn)方法上有其獨到之處,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使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式。墓志銘的墓主不僅有他們不平凡的生平事跡,而且大都是作者的好友。因此,將“我”納入墓志銘的寫作當中也是理所當然,這樣會增加文章的真實感和親切感,使讀者如臨其境,如感其情。如他在《林賀太守簡公墓志銘》一文中敘述了簡公如何求學、做官、服喪、修廟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最后寫道:“予與公素雅且厚,綸以公婿眉山呂仲良之狀來請銘,則哭而銘之曰……”⑤(P2154)可見,楊萬里在寫這篇墓志銘時是帶著強烈的悲痛之感的,作者用這種主客觀結合的方式來寫,使我們更能真切體會到作者與簡公之間深厚的友情。其他如《夫人鄒氏墓志銘》《羅仲謀墓志銘》皆是如此。
二是楊萬里在創(chuàng)作墓志銘的過程中,往往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等表現(xiàn)手法融為一體。墓志銘由于特殊文體的限定,敘述是其最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但是為了避免千篇一律,楊萬里在寫作中特別注意將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和描寫、敘述等表現(xiàn)手法結合起來。在他所創(chuàng)作的墓志銘中,有的篇目不僅僅是在敘事,而是以抒情或議論為主,這樣就會充分調(diào)動各種表現(xiàn)手法,使文章更加富有文學色彩。如《王舒雅墓志銘》一文中,在寫到人們在看到王舒雅的感受時這樣抒發(fā)感情:
其胸中自與甚高,望之蕭然簡遠,若晉、宋間人。蓋近之若疏,遠之若親,即之若遺,望之思者也。⑤(P2197)
這幾句話從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從不同方位見到王舒雅時抒發(fā)的不同感受,從而刻畫出她那種清高孤傲的形象,我們通過作者幾句抒情的語句就可以切身感受出來墓主的形象。再如《靜庵居士曾君墓志銘》一文中談到他如何求學時這樣議論道:
自是不以《阿房》誦于人,浩然賦《招隱》之詩。所居正對玉笥諸峰。每弦琴觴酒……蓋惜其定應之兩能,而卷懷之無施也。⑤(P2174)
作者深深地為曾君的求學精神打動了,通過這幾句議論來表現(xiàn)曾君的求學精神。將他那種求學之苦通過“夜誦申旦,請飪忘嘗,請席忘床”這樣一些議論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楊萬里的議論之句雖然只是只言片語,但我們足以從這幾句話中感受出他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感。
楊萬里在創(chuàng)作墓志銘時,這種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于一體的表現(xiàn)手法,不僅豐富了文章的內(nèi)容,而且使墓志銘讀起來不那么枯燥乏味。此外,再加上前面論述的文章所表現(xiàn)出的墓主氣質(zhì)和奇特的選材以及結構安排,楊萬里為我們所留下來的這六十六篇墓志銘,雖然不是篇篇精彩,但為我們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值得我們?nèi)橹罹俊?/p>
通過以上對楊萬里墓志銘創(chuàng)作特色的論述,我們可以感受到楊萬里獨到的女性觀以及他創(chuàng)作墓志銘使用的獨特手法。楊萬里所創(chuàng)作的墓志銘能夠有他自己的獨到之處,是由一系列原因所致。就楊萬里創(chuàng)作墓志銘的內(nèi)容而言,楊萬里所處的南宋時期,在宋室南渡以后國勢衰微,面對祖國的半壁江山,宋朝統(tǒng)治者無力于國家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是采取以文治國的策略,導致國家逐漸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在這種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楊萬里,順利地走上了科舉仕途之路。其作為一名胸懷大志的朝廷官員,自然肩負深重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同時,他身為一名理學家,中國儒家知識分子那種根深蒂固的參政意識也不容許他坐視南宋王朝的衰亡。這就在客觀上促使楊萬里會更加踐行傳統(tǒng)的文以載道的思想。就宋代的文人們而言,他們甚至將人物的德行放到了品評文章標準的第一位,其次才是學問、辭章等方面的能力,對女性的期盼和要求則更是如此,因此這種思想特點就表現(xiàn)在了楊萬里所寫的墓志銘中。在他所創(chuàng)作的所有文章中,不僅墓志銘表現(xiàn)出這一點,其他體裁如碑文以及行狀文和書序文中,都有很多語句在評價文中主人公的美好德行。
就楊萬里創(chuàng)作墓志銘的藝術特色而言,如前所述,他在文章的立意、結構安排和多種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上,比一般的墓志銘那種程式化的敘述顯得更為靈活,有些文章打破了寫作墓志銘慣有的程式化模式,使我們讀來不會顯得索然無味。他身為一名理學家,其文章又帶著明顯且濃厚的儒家傳統(tǒng)思想,這就為他的文章較其他一般的墓志銘來說,又增添了幾分獨特的理學色彩。楊萬里能夠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學功底,敢于打破江西詩派的慣有模式,甚至在后來醒悟之后自焚其稿,其追求文學自身的獨特個性的精神也為我們后人所欽佩。楊萬里繼承和發(fā)揚了歐陽修和蘇軾古文運動的精神,其所創(chuàng)作的墓志銘語言平淡自然,更易于讓讀者接受。他所創(chuàng)作的墓志銘作品占了所有作品中十卷的數(shù)量,其他文體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為我們留下了很大的研究空間。如果我們能夠繼續(xù)對其散文作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或許會發(fā)現(xiàn)更大的研究意義和價值。這樣,他的散文也可以像誠齋體詩歌那樣逐漸為人們所熟知和喜愛。
注釋:
①湛之:楊萬里范成大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64.
②《太令人方氏墓志銘》(宋)楊萬里,著,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上、中、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③《夫人趙氏墓志銘》(宋)楊萬里著,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上、中、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④《節(jié)婦劉氏墓志銘》(宋)楊萬里著,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上、中、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⑤(宋)楊萬里著,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上、中、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⑥《陳養(yǎng)廉墓志銘》(宋)楊萬里著,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上、中、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⑦《端溪主簿曾東老墓志銘》(宋)楊萬里著,王琦珍整理:楊萬里詩文集(上、中、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⑧郭紹虞、羅根澤主編,(清)劉大櫆著;(清)吳德旋著;(清)林紓著,舒蕪(校)點:論文偶記.初月樓古文論緒.春覺齋論文[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