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玉江,陜西子長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十月》《中國作家》《散文選刊》等。著有散文集《我的陜北》《故土難離》《守望圣土》等。榮獲第四屆冰心散文獎,第三屆柳青文學獎。
春風浩蕩,大地回暖!一陣勁風將我吹到陜北吳起縣,吹到坐落在吳起縣城、北洛河西岸的勝利山巔。
勝利山原名平臺山,因80多年前黨中央、毛澤東在這里組織指揮了一場著名的“切尾巴”戰(zhàn)斗,取得了重大勝利。為紀念這一重要歷史轉(zhuǎn)折,后人將此山易名為勝利山。
佇立在勝利山巔,環(huán)顧四周,莽莽高原,跌宕起伏;萬千溝壑,縱橫交錯。暖暖的春陽投向大地,猶如給這高原,這溝壑,這廣袤的北方原野涂上了一層金黃的釉彩,并由此幻化出一副雄偉壯闊的巨畫,令人目不暇接,心生敬意!陡然間,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戰(zhàn)斗場景;耳畔隱約響起了戰(zhàn)馬嘶叫、槍炮轟鳴的激戰(zhàn)聲音……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關(guān)系黨和軍隊生死存亡的戰(zhàn)斗。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毛澤東率領(lǐng)剛剛由中央紅軍一、三軍團和中央直屬縱隊改編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7000余人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后,還未來得及休整,就遭到國民黨六個騎兵團為前鋒的4個精銳之師的尾隨追剿,企圖趁我紅軍筋疲力盡、未站穩(wěn)腳跟之際,一舉圍殲。為徹底粉碎國民黨反動派這一陰謀,黨中央、毛澤東在重兵壓境的嚴峻形勢下,臨危不懼,審時度勢,不顧長途行軍之疲勞,布下天羅地網(wǎng),決心切掉這一長期死纏的“尾巴”,拒敵于陜北革命根據(jù)地之外。戰(zhàn)斗從10月19日晨開始到21日上午9時結(jié)束,經(jīng)過近三天的激烈戰(zhàn)斗,全殲敵第三師的兩個騎兵團、敵第六師的一個騎兵團和敵第三十五師馬培清騎兵團。共計打死打傷敵軍600多人,俘敵1000余人,繳獲戰(zhàn)馬1600余匹,另外還繳獲迫擊炮、重機槍十門(挺),其余均被我軍擊潰。取得了長征二萬五千里最后一仗的重大勝利。至此,紅軍徹底切斷了長征中一直甩不掉的“尾巴”,實現(xiàn)了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吳起鎮(zhèn)一戰(zhàn),我軍也犧牲了包括一縱二大隊隊長李英華在內(nèi)的200多名將士……
良久,我從沉思中回過神來。這才看到,腳下的勝利山,已不是昔日戰(zhàn)火紛飛、硝煙彌漫、彈痕累累的荒山了,而是變成了一座集觀光、休閑、旅游、紀念為一體的偌大山體公園。公園內(nèi),亭臺高懸,樹木成林,道路通幽,游人不斷。人們或?qū)す牛蚓拺?,或游覽,或休閑,緩慢行進,邊走邊觀,表現(xiàn)出至誠至敬的神貌!
勝利山位于頭道川、二道川之間的綿綿山嶺前,與東北面的亂石頭川和正東面的吳起縣城遙遙相望,互為犄角,進可攻,退可守,軍事地位十分重要,是敵我雙方當年必爭之地。在“切尾巴”戰(zhàn)斗中,我軍不少將士就是在這里犧牲的。我虔誠而小心翼翼地用雙腳緩緩地丈量著勝利山,生怕對先烈不忠、對英雄不敬,生怕因了我的魯莽和冒失而打擾了英烈們的安息,更怕新時代有人會忘記了革命先輩而引得他們傷感流淚。要知道,長眠于勝利山上的英烈們,當年大多還是年紀輕輕的孩子呀!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冒著槍林彈雨,好不容易渡過了于都河,渡過了湘江,渡過了赤水河,渡過了金沙江,渡過了大渡河;爬過了終年不化的巍巍雪山,走出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更為出奇的是,他們還逼近了貴陽,占領(lǐng)了遵義城,飛奪了瀘定橋,打下了婁山關(guān),突破了臘子口,翻越了六盤山……所有艱難險阻、九死一生都挺過來了,已經(jīng)進入陜北革命根據(jù)地,完成了長征二萬五千里的英雄壯舉,這是多么不幸中的萬幸??!可是,就在長征勝利前夕,就在“切尾巴”戰(zhàn)斗即將取勝的那一刻,他們?yōu)榱吮Pl(wèi)黨中央、保衛(wèi)毛主席,為了解放全中國、爭取革命的最后勝利,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試想,如果沒有那場“切尾巴”戰(zhàn)斗,沒有他們的英勇犧牲,長征最后的結(jié)局如何?陜北革命根據(jù)地是否得以鞏固和擴展?中央紅軍能不能在陜北立住陣腳并日益發(fā)展壯大?這一系列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咯咯咯……”一陣清脆、悅耳的歡笑聲,忽然迎面?zhèn)鱽?。循著笑聲,我看到,兩名攝影師正手提照相機和反光板,指揮著一襲白紗的女青年和一身西裝革履的男青年擺弄著姿勢。不用問,這肯定是在拍攝結(jié)婚照呢!望著他們高興和幸福的樣子,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何得來的,懂不懂珍惜。
沿著蜿蜒山道,我默默地繼續(xù)前行。驀地,眼前出現(xiàn)了一棵杜梨樹!這莫不是那棵偉大而神奇的杜梨樹嗎?我不由分說,快步走了過去。原來這里不僅是一棵,而且有兩棵!奇怪得很,這兩棵杜梨樹一前一后,幾乎是在一個平面上,相距不足十米,大小基本相等;雖不是十分高大偉岸,但枝杈樹冠很是蓬勃。我猜想,這也許不是當年毛主席組織指揮“切尾巴”戰(zhàn)斗和棲憩的那棵杜梨樹,那棵樹抑或早已不在了;而現(xiàn)在的這兩棵杜梨樹,很可能就是當年那棵老杜梨樹派生出來的;或者是后來又新生長出來的!我的心猛地一怔,這莫不是毛澤東主席和彭德懷元帥的化身么?要不,怎么這樣蹊蹺,這樣相似,這樣英姿煥發(fā),這樣長相廝守、形影不離!更重要的是,眼前的這兩棵杜梨樹,分明已經(jīng)被當?shù)卣牡貒ΡWo起來,并根據(jù)那個神奇而美麗的傳說,營造了場景,供人瞻仰。毛澤東的銅塑像,端坐在后一棵杜梨樹前,長發(fā)攏后,臉頰清瘦,目光深邃,鎮(zhèn)定自若,無不彰顯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領(lǐng)袖風采;附近立有三名手握鋼槍、全部武裝、時刻警戒的年輕紅軍戰(zhàn)士的銅塑像,那種威武,那種機警,那種隨時準備出擊,那種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態(tài),令人望而卻步,肅然起敬!是啊,“切尾巴”戰(zhàn)斗打響后,10月21日凌晨4點半,敬愛的毛澤東主席步履從容地登上了勝利山,來到了設(shè)在一棵高大的杜梨樹下的前線指揮部,在召集參戰(zhàn)干部做了戰(zhàn)前動員后,便胸有成竹、悠然自得地在這棵杜梨樹下休息了,并告訴隨身的警衛(wèi)員:“槍聲響得激烈時不要叫我,待打冷槍的時候再叫醒我?!笨矗@就是我們的偉大領(lǐng)袖毛澤東!試問,普天下軍事史上,有哪個指揮員能夠做到像毛主席那樣,大敵當前,臨危不懼,從容應對,泰然自若呢?這是何等料事如神、穩(wěn)操勝券的氣量和風度??!此時此刻,我忽然想起了他老人家“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等激情豪邁的偉大詩篇;想起了他老人家轉(zhuǎn)戰(zhàn)陜北、重慶談判、橫渡長江那種從容不迫的恢弘氣勢;想起了他“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輕輕地撫摸著他老人家的銅像,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戀戀不舍地離開領(lǐng)袖的銅像,離開那兩棵極不平凡的杜梨樹,我又迂回來到半山腰間繼續(xù)尋訪觀瞻。在一崾峴處,我猛然看到書有“彭大將軍橫刀立馬”一石碑;石碑上方的平臺上豎有彭德懷元帥騎馬銅塑像。彭大將軍一身戎裝,精神抖擻,穩(wěn)坐馬鞍,兩腿直踹馬鐙,一手拽著馬韁,一手舉著望遠鏡,昂首挺胸,眉頭微蹙,遠眺前方,好似聚精會神地觀察著前線戰(zhàn)事的變化;那胯下的戰(zhàn)馬,前蹄凌空,后腿緊蹬,拖著粗尾,怒目圓睜,揚頭嘶鳴,意欲騰飛跳躍,隨時準備出征。將軍、戰(zhàn)馬配合的是如此默契,如同鑄就的一道銅墻鐵壁,橫在敵人面前,堅不可摧;又像一把出鞘的利劍,直刺敵人心臟,令敵聞風喪膽。這就是我們的彭老總??!他從平江起義的那一天起,就橫下心跟著共產(chǎn)黨打天下、鬧革命,解救勞苦大眾于水深火熱之中,為理想、為正義、為真理而戰(zhàn)!后來的一樁樁、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無不證明了這一點。從“百團大戰(zhàn)”抗擊日寇到保衛(wèi)延安、解放大西北;從抗美援朝到建設(shè)“大三線”,他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國防建設(shè)事業(yè),為人民的解放、民族的獨立、新中國的誕生,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黨和人民永遠銘記他,懷念他!難怪,當年在取得“切尾巴”戰(zhàn)斗勝利、在宣布紅軍長征勝利結(jié)束時,毛澤東主席意味深長地給彭老總贈詩一首:“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主席的這首詩,就是對彭德懷元帥功勛卓著的最好褒獎。當然,謙恭的彭老總將主席贈給他的詩的最后一句“唯我彭大將軍”改為“唯我英勇紅軍”。這再次彰顯了彭大將軍虛懷若谷、不計名利的博大情懷。頃刻間,我的眼睛濕潤了,彭老總錚錚鐵骨、威武不屈的高大形象;叱咤風云、鎮(zhèn)定自若指揮陜北“三大戰(zhàn)役”的英雄氣概;成竹在胸、力挽狂瀾發(fā)起宜瓦戰(zhàn)役,一舉消滅不可一世的國民黨劉戡精銳之師的用兵之道;力克扶眉、解放蘭州、橫掃西北、所向披靡的頑強斗志;抗美援朝,出奇制勝,狠狠打擊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的偉大壯舉;“廬山會議”,為堅持真理、反對浮夸、奮筆萬言書而受辱的困惑與無奈;“文化大革命”挨批受斗、遭受非人折磨的痛苦與迷?!@一切的一切,像幻影一樣在我的眼前一一掠過,在我的心頭不斷縈繞,令我思緒萬千,揮之不去!
不知不覺中,最后我來到了勝利山最前沿的小山峁邊。舉目眺望,頭道川、二道川、亂石頭川及其交匯組成的北洛河盡收眼底;但見吳起縣城沿北洛河兩岸,自北向南,一字兒排開。眼前的吳起縣城,不再是當年中央紅軍長征勝利抵達時那個只有7戶人家的小鎮(zhèn)了;而是高樓鱗次櫛比,街巷縱橫交錯,道路四通八達,車輛穿梭往來,人流熙熙攘攘,一派繁榮興盛的景象。矗立在勝利山腳下的長征紀念碑和烈士紀念碑,巍峨高聳,莊嚴肅穆,向人們講述著長征的故事,講述著“切尾巴”戰(zhàn)斗的故事,講述著那些長眠在漫漫長征路上和無數(shù)為革命英勇犧牲的先烈們的故事,進而昭示著我們勿忘革命歷史,繼承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砥礪奮進,譜寫出更加燦爛輝煌的時代篇章,以實際行動告慰敬愛的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和為黨為國為人民壯烈捐軀的革命先烈們的在天之靈!
時間的困惑
從認知時間到現(xiàn)在,時間整整困惑了我大半輩子。如今,當我步入老境的時候,時間這家伙仍與我形影不離,緊緊地脅迫著我,讓我欲罷不能!看來,我這一輩子是怎么也解不脫、甩不掉這難纏的時間了,它終究伴我老去,并且還要盯著我的墳塋長出蒿草,直至蒿草枯死、墳丘蕩平,又還原成以往的模樣,變?yōu)橐粔K平展展的肥田沃土。
回望自己的大半生,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生活方式,對時間的感受、被時間的困惑是大不相同的。
孩提時,對什么都懵懵懂懂,一天從早到晚,只顧吃了玩,玩了吃,時間對我而言,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夏日里,晝長夜短,瘋跑了一天的我,一到晚上,身子骨早已累得散了架似的,一雙原本明亮濕潤的眼睛,忽然變得十分干澀,上眼皮與下眼皮不停地打架,頭腦更是昏昏沉沉,端著飯碗就睡著了。仿佛剛才睡著,大人就不停地喚你起床。迷迷瞪瞪,掙扎著睜開惺忪的睡眼,發(fā)現(xiàn)天已經(jīng)大亮了,卻依然未睡醒,怎么也爬不起來,就怨恨這該死的黑夜,為何過得這般快?害得我不能舒舒坦坦地睡個夠!
上學了,念書了,直至念完了小學,上到中學、高中、中專、大學,老是覺得時間過得太慢。慢到每節(jié)課等不到下課,每天等不到放學,每周等不到周末,每學期等不到放寒暑假,每學科等不到畢業(yè)。尤其每周盼不到禮拜六。因為上初、高中時我是住校的,只有每周星期六放學后才能回家住上一宿,第二天在家待上大半天。這段時間能與家人團聚,能夠吃上幾頓并不是很好、但還能吃飽的糠菜之類的飯食,心里比蜜還甜。之后便及不情愿、也很是痛苦地離開窮苦而溫馨的家,一步一回頭地走向?qū)W校。這就意味著又要苦熬一個星期。
高中畢業(yè)回村參加了集體勞動。每天從早到晚勞動任務異常繁重,諸如修田呀,打壩呀,送糞呀,耕作呀,收獲呀……稚嫩的身子骨實再難以支撐,有時真的感覺到自己很可能就要倒斃在田間地頭了。再加之那些年,年景往往又不好,實行的是大集體,怎么也調(diào)動不起眾人的生產(chǎn)積極性,幾乎人人出工不出力,一年下來壓根就打不來多少糧食,吃食不好、忍饑挨餓那是常有的事,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餓得人兩眼直冒金星,心中發(fā)慌,渾身無力,往往清晨等不到早飯,上午等不到中午,下午又等不到天黑,感覺時間是那樣漫長、難熬呵!尤其是漫漫春季和炎炎夏日,太陽像個火球似的,高懸天宇,紋絲不動,那一團炙烈的火焰毫無憐憫地蒸烤著大地,也蒸烤著大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每一個勞作的人。此時,胃腸早已空虛,汗水也已流干,眼睜睜地乞盼著日到中天、煙囪冒煙,可盼來盼去,望來望去,毫無動靜。這種急切乞盼的心情,用“一日三伏”來形容決不過分……
高考了,中榜了,上中專了,畢業(yè)了,參加工作了。這些人生的節(jié)點稀里糊涂地就過去了。特別是參加工作后,思想上進,學習刻苦,工作努力,很快成為機關(guān)單位的骨干。單位一個一個更替,職務一級一級晉升,一天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仿佛永遠有干不完的工作,寫不完的材料,處理不完的問題,化解不完的矛盾,使不完的力量,用不完的勁。正常工作時間往往不夠用,就充分調(diào)動和利用起“業(yè)余”之外的時間來,不得已竟毫無顧忌地采用了“5+2”、“白+黑”的辦法來彌補;至于節(jié)假日,更是工作和學習的好機會,一點也舍不得浪費掉。就這樣,一天,一周,一月,一季,一年,像流水似的,嘩啦啦地過去了。仿佛昨天才是周一,還沒干多少工作,今天就已到周末了;似乎過罷年不長,就又要過年了。尤其到了后來,愈怕過年,而年過得卻愈勤。從心理感覺上,好像自己還處在四五十歲,甚至三四十歲,可靜下心來細想,現(xiàn)實中的自己已經(jīng)年過六旬了,正式跨入老年的行列;再看看后人,兒子不再是當年心目中那個什么也不懂的小兒子了,早已變成為人夫、為人父了,并且由青年跨入壯年的序列;孫子呢?仿佛是一夜之間長大的,已邁進了學校的門檻。更重要的是,好像自己參加工作時間并不長,還有許多工作要去做,但是不知不覺就到了退休的年齡,告別了叱咤風云的舞臺,成為名副其實的老干部。呵,原來人生是一場夢,竟然如此短暫,短暫的如過眼云煙,似轉(zhuǎn)眼一瞬!
在職時,總想多讀書,多寫作,多練字。然而繁忙的工作很難允許你這樣做。每當這時,就常常自己安慰自己,不著急,也不必慌,退下來有的是時間,再靜下心來讀書、寫作、練字不遲!自己當初是這么想的,別人也是這么開導的??扇f萬沒有料到,退下來卻不能如愿以償。原因還是時間在糾纏著我。接送孫子上學、參加社會活動、應酬人情門戶……各種雜事糾纏得你欲罷不能,消耗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真正留給自己的時間反倒不多。就這樣,一天、一周、一月、半年、乃至一年,又匆匆過去了。一句話,仍覺時間不夠用呵!年終回過頭來盤點自己一年的成果,并沒有讀多少書,寫多少作;至于書法,早已拋在了腦后。真是慚愧呵慚愧,簡直太慚愧了!
眼下,歷史已翻過了2017年,進入了2018年。而我又年老一年,壽增一歲,加快了走向衰老的步伐。我多么希望時間慢慢地走呵,讓我好好品嘗一下時間的流失和人生的滋味??蔁o論我怎么乞求,怎么挽留,時間都不屑一顧,一點面子也不給,只顧埋頭向前走去,把我遠遠地拋在了后面。
為此,我是多么地無奈!就癡想,人類這么聰明,科學如此發(fā)達,竟然阻擋不住時間前進的步伐?可否讓時光倒流?那將是多么精彩的一幕呵!然而歷史的回答:那是不可能的!看來,偉大的人類在時間老人面前也是顯得那么渺小,那么無能,那么無可奈何呵!
不知為什么,我忽然弄清楚了時間。時間確實很古老,它大約誕生在137億年前,因為137億年前發(fā)生的那個星球大爆炸,才產(chǎn)生了時空,誕生了宇宙。從此,宇宙在不斷地膨脹,直到現(xiàn)在;時間的車輪呢?自然一天一天向前滾動,向前延伸。這樣在前進了近百億年時,又孕育了距今已有50億年歷史的太陽、46億年歷史的地球;再往后,才在地球上誕生進化了生命。至于我們?nèi)祟惔蠹s才在500萬年前,抑或300萬年前由非洲猿猴進化而來。這樣想來,人類在茫茫蒼蒼、浩瀚無垠的宇宙歷史中只是曇花一現(xiàn);而人的一生按八九十歲甚至百歲計算,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大可忽略不計!
啊,時間!這說不明、道不清的“家伙”,還要糾纏我到什么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