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昌,吉林臨江人。吉林通化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延安文學》《散文選刊》《文學月刊》《星星》《綠風》等。獲第三屆中國冶金文學獎。
下屬請領(lǐng)導吃飯是個很需要些藝術(shù)的事情,邀請要看火候,理由要得當,地點要合適,由誰來作陪要考慮到各種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你要把那種刻意的尊敬和討好隱藏在隨意當中,要讓領(lǐng)導把飯吃得酒喝得人情味十足才好。其實領(lǐng)導從來就不缺少觥籌交錯吃吃喝喝的場合,領(lǐng)導能應(yīng)約下屬的盛情邀請前來赴宴,那絕對是對你的一種別樣的肯定,換句話說,那是給你面子。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領(lǐng)導也是需要下屬的尊敬和討好的,那也是他某種價值的一種體現(xiàn)吧。你想,作為一個領(lǐng)導,連他的下屬都不尊敬不討好他了,這個領(lǐng)導當?shù)靡簿吞珶o趣了,太失敗了。
我是個知道尊敬領(lǐng)導但不刻意討好領(lǐng)導的下屬,我不是個討領(lǐng)導喜歡的下屬,這個我自己心里很有數(shù)。對這我是明明白白糊涂著呢,不用哪個朋友、同事,再或者是領(lǐng)導來點撥我。
封書記是我領(lǐng)導的領(lǐng)導,大領(lǐng)導。他主管我們部門,我是一個小干事,按理說,我們小干事就由我們科長管著就行了,但封書記在管我們科長的同時有些時候也直接管我們,我們這幾個小干事就被雙管著。被雙管著的感覺就好比科長的一只手能從上面伸下來抓著你,但封書記還有一只比科長還長的手能從科長的上面伸下來抓著你。這樣,就和大領(lǐng)導封書記有了一些工作上的接觸,時常要直接聽他安排工作,要直接向他匯報工作,送審些起草的文件材料等。封書記是個老政工,很有領(lǐng)導藝術(shù),管理上張弛有度,看問題入木三分,但從不一針見血地指出來以顯示他的獨到,會將他的真實想法慢悠悠地把玩著,在適當?shù)臅r候以一種綿柔的方式水到渠成般地去實現(xiàn)。
我們科長那只短一點的手有一次把我抓疼了,抓得我有些要窒息了,我就沒忍住,就暴躁地狠狠地掙扎了,結(jié)果把科長那只手給弄疼了,他就要讓我滾出這個部門。我的犟勁也上來了。我認為,單位也好,部門也好,總得有個說了算的。但是,說了算的那個人不要混淆一個事實,就是把你說了算的那個單位或部門當成你的私有資產(chǎn)。這些年來,我在與領(lǐng)導的接觸當中發(fā)現(xiàn)了這種不曾被人注意到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只發(fā)生在說了算的領(lǐng)導身上,尤其在一個單位或部門當說的算的領(lǐng)導時間越長,這種情況就越為嚴重。權(quán)利確實可以使人膨脹,可以膨脹到公即私也,私即公也。
這不是奴隸社會,下屬也不是任你處置的奴隸。結(jié)果我和科長就弄得挺僵的,都沒法下臺了。這時候封書記那只長手伸出來了,把我和科長都給抓住了,他說,對不好管理的下屬動用懲罰是一種手段,但是,不用懲罰手段卻讓不好管理的下屬好管理了,那才是真正的管理。這樣,我就沒有滾出這個部門。我覺得,這封書記不僅僅是個深諳人心的老政工,還是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特工呢。在救你的同時,也溫柔地抓緊了你。我當然要識時務(wù),要審時度勢,要順勢而為,不但不能和科長繼續(xù)治氣,還要埋頭勤懇工作。畢竟在我要被滾出去的時候,封書記保了我,我總要識個好歹吧。
過了一段時間,我就找了個適當?shù)臅r機表達要請封書記坐一坐。結(jié)果這老政工兼老特工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我說你平時工作干得不錯,真正辛苦的是你們這些作具體工作的,當領(lǐng)導的應(yīng)該請你們才對呀。我就受寵若驚誠懇萬分地堅持說還是領(lǐng)導辛苦,平時對我?guī)椭芏?,在關(guān)鍵時刻給我很多扶持,讓我受益匪淺,還是我請你吧,以表達謝意。封書記就很有身份地笑了,說這段時間我也很忙,還是等過一段時間吧,我也想和你好好聊聊呢。這就算答應(yīng)了我的邀請,還答應(yīng)得不失體面。我諾諾地恭敬退下,在心里給他豎了個大拇指。
當我第二次問他有沒有時間的時候,他還說他脫不開身。第三次,他說行,就今晚吧。呵呵,你看,事不過三,既照顧了我的顏面,又矜持得恰到好處。我這么想,是不是有點小人了,領(lǐng)導很忙那是千真萬確的,第三次才請成,那是正趕上他不忙了唄。
但是,無論如何,封書記的手向下伸是長手,向上抬那不就是高手嘛。
請封書記吃飯我不想把本來是一件挺簡單的事情弄復雜化了,干脆就是我和妻子請封書記及夫人得了,簡單明了,干凈利落,操作極其方便。如果你要是請其他人,那可就麻煩了,不是這個有事就是那個脫不開身,搞得你左右為難。一頓飯給你忙得像個小丑似的,用北京話說,也忒孫子了。
那天我和妻子請封書記夫妻二人吃飯,找了個比較可以的酒店,先點了比較可以的六菜一湯,菜量竟還很大。封書記和夫人落座時,我讓服務(wù)員把菜譜拿來,客氣著請封書記和夫人繼續(xù)點菜。封書記有些生氣地說這已經(jīng)夠用了,吃不了,那不是浪費了么。領(lǐng)導夫人也很善解人意地說,你們這樣客氣就是見外了,年輕人可不要浪費,吃飯是小事,浪費可是大事。我就就坡下驢地說,那先吃著,一會看情況再點。
席間,酒店竟還贈送了兩個家常小炒,四個人的餐桌上擺得滿滿當當,顯得挺豐盛的。期間封書記還很家常地問了一些我們生活上工作上的事情,極盡領(lǐng)導之慈祥和關(guān)心。當問到孩子多大時,就用很嗔怪的口氣埋怨我們?yōu)槭裁床话研〖一飵?,說我和你嬸就喜歡那么大的小孩子。把我和妻子感動得雙手端杯頻頻敬酒,本來那個漂亮服務(wù)員就是在包間里專門為我們服務(wù),倒茶斟酒什么的,妻子竟溫柔地把她給請出去了,由她來忙活這些了,那感覺比服務(wù)員還服務(wù)員。我就在心里發(fā)笑,心想,你就忙活吧,忙也是白忙,你所希望的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我看到太多人為了那么個小科長累得早早白了頭。
整個過程很順利,氣氛也很融洽,感覺封書記夫婦挺高興的。宴請領(lǐng)導圓滿結(jié)束時,領(lǐng)導夫人指點著桌上的菜說有些菜是可以打包的。我就說,只要領(lǐng)導吃好了就行,不打包了。領(lǐng)導卻不高興了,很家長地說,為什么不打包,該打包就得打包嘛,浪費可不應(yīng)該。
既然領(lǐng)導這樣說了,我還真不能擰著來。我想,這也有領(lǐng)導體恤的成份在里面吧,甚至在委婉地表達一種謝意和親近。你得有所回應(yīng)才對呀,我馬上吩咐服務(wù)員取來方便袋打包。其實,確實有些菜是可以打包的,領(lǐng)導夫婦吃飯是很文明很貴族的,陪領(lǐng)導吃飯的我們又是那么小心翼翼的,有的菜就還有模有樣的剩在那里。但就是覺得請領(lǐng)導吃飯再打包,提溜擺蕩地拎著方便袋有些不妥。到底不妥在哪兒呢,也說不清,是礙于自己的面子?還是有礙領(lǐng)導的面子?但打包和面子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有多大關(guān)系呢?不過領(lǐng)導就是領(lǐng)導,我們的心理他是了然于心的。
妻子還是比較聰明的,一邊恭順從命地用拇指和中指卡住扇貝的貝殼邊緣一個個小心地放入袋中,一邊說這個扇貝做得挺好吃的,把這個打包就可以了,回去給孩子吃,他很喜歡吃這個。食指還乖巧玲瓏地翹著,煞有介事地帶有那么一絲表演的意味。我在心里就笑了,笑認識她這么多年,竟沒看出來,妻子還是一個在人情上很練達的人,尤其在領(lǐng)導面前,這就很不一般了。還笑她自然而巧妙地謊說我兒子喜歡吃扇貝,其實,我們很少吃海鮮,確切地說海鮮還沒有成為我們家常飯中的內(nèi)容。不是不愛吃,是那東西對我們來說有點奢侈。放眼望去,生猛海鮮在類似我等月薪兩千有余的百姓餐桌上還是鮮見矣。中學時學《我的叔叔于勒》那篇課文時,我一直糾結(jié)于叔叔于勒那滿是皺痕的手里托著的牡蠣到底是什么滋味。當然,油燜大蝦、水煮大蝦是給兒子吃過的,每一次吃大蝦,兒子都搖頭晃腦地直說好吃。每一次,都是扒出蝦仁來兒子享用,剩下的蝦頭什么的就被我咔嚓咔嚓嚼碎吞掉了,一點也沒剩下,據(jù)說這也是很補鈣的。妻子時不時地會買一些小蝦米油炸一下給孩子就飯吃,說這是最有效也是最經(jīng)濟實惠的補鈣吃法,還不無滿足地說蝦米也是海中之物嘛。唉!平凡的世界,我那平凡而可憐的妻子呀。
看著妻子小心地收攏方便袋口,想到兒子也可以托領(lǐng)導的福嘗嘗這粉絲扇貝了。
打包了四只扇貝,拎到家里,一點沒錯亂,竟還保持著在盤中的樣子。我想可能是妻子拎得格外小心,想給兒子呈現(xiàn)出粉絲扇貝的原貌來吧。這種感覺我能找得到,是那樣地小心翼翼,是那樣的愛意濃濃。不對,這種感覺的深處怎么還隱藏著另外一些怪怪的東西呢,有些莫名其妙的無奈,有些絲絲縷縷的心疼。他媽的,你說我這人是不是也太敏感了,也太脆弱了。
妻子興奮地告訴兒子說媽媽給你帶回了海鮮,比大蝦還要好吃的海鮮,扇貝,粉絲扇貝。就一邊快手快腳地忙活著給扇貝重新加熱,一邊安慰著兒子,乖乖啊,別著急啊,媽媽給你熱一下再吃啊,海鮮一定是要熱一下再吃的。四歲的兒子就著急了,一定要先看看扇貝是個什么東西,一定要先聞一聞。這一看一聞,不得了了,哇的一聲,好香啊。挓挲著兩只小手快速地擺動著,媽媽,快快點兒呀,我想吃——山——杯。兒子還不能熟練地將都是仄聲發(fā)音的“扇貝”兩字說清楚,將“扇貝”說成了“山杯”。
兒子一副大飽口福的樣子,吃得香噴噴的,嘴角還流著湯汁。一會兒工夫,四只扇貝就給干沒了。沒過癮,又笨拙地一個個端著扇貝殼往那小嘴里吸溜吸溜倒湯汁喝??粗鴥鹤幽强蓯鄣呢澙返某韵?,我鬼使神差地想起了哈爾濱的阿成,在阿成的《火鍋》里,某某某,要大大地請一把客了,在定完要邀請的主要客人之后,竟想起了阿成,說(當然是背著阿成說的),我看,就算上阿成一個吧,窮嗖嗖的,平常也吃不著個啥。
兒子可憐巴巴地吸溜完最后一只扇貝殼里的湯汁,就沖著他的媽媽我的妻子說——山——杯——太好吃了,太——少——了,還——要。他的媽媽我的妻子就哄著說,乖啊,山——杯——再好吃也不能多吃的,等媽媽再給你買啊,今天這幾只——山——杯——是打包的,就這些了啊。他的媽媽我的妻子這樣一說,四歲的兒子就似乎意識到“山——杯”之所以這樣好吃是因為打包的,對于“山——杯”的口腹之欲之所以沒有得到徹底滿足也是因為打包的。就沖他的媽媽我的妻子嚷起來,我就要打包的嘛,我要打包多一點的嘛!
他的媽媽我的妻子就應(yīng)付著兒子說,好好好,等媽媽再給你打包啊,等媽媽再給你打包多一點的啊!
責任編輯:魏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