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法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馬高級中學 222124)
高中階段的化學課程教學,學生不僅需要學習和掌握基礎性的化學概念知識和理論性知識,還要學會在聯想式學習和實驗式學習中積極探究化學學科內容與生活實際間的聯系.化學學科屬于自然學科范疇,主要研究物質結構、性質、組成與變化規(guī)律等,從而在物質原有的原子、分子研究層次上應用相關反應原理,生成和創(chuàng)造新的物質,具有極強的學科活力和社會文明特征.化學知識和原理在工業(yè)、醫(yī)藥等領域應用廣泛,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內容,應用不同教學手法,啟發(fā)學生學習思考,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與水平.
高中生的化學知識學習過程中不能一味的背誦和記憶課本中的文字性內容,需要在概念理解的基礎上重點分析和掌握化學物質組成、關系和性質、原理等.但是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于一些抽象性問題難以理解,教師的講解過于書面化,也影響學生的知識吸收,但是應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是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幫助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自然現象、使用材料等均來自于化學概念或遠離.例如生活中食用的油鹽醬醋等調料以及門窗鋁合金復合材料等形成與制造均應用了化學原理,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使學生枯燥的學習形式更加生動化和形象化,使學生在連接性思考中提升探究性學習欲望.
高中生學習化學課程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為了完成考試,同時是為了讓學生在相關內容的學習和掌握中啟發(fā)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使學生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將課本中學習的知識原理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增加生活常識,同步提高學習能力與生活能力.例如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關于氧化還原反應,學生根據氧化條件和氧化原理,了解到物質在特定的溫度條件和濕度條件下能夠與空氣中的氧元素發(fā)生反應,從而致使物質性質或形態(tài)發(fā)生變化.根據這一點,學生應用到生活實際中,能夠做好相關措施,防止食物腐爛、鐵生銹等,這種生活化教學形式根據具有實用性.
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可以根據課程相關內容,引用相關生活常識,幫助學生熟悉課本內容,使學生對于抽象化的化學概念能夠有更加具象化的認識.例如在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必修一專題二中“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主要講述了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和鈉、鎂及其化合物,學生對于這些元素了解不足,教師可以應用生活常識進行講解,如碘元素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生活中的加碘食鹽就是增加了食鹽中碘元素的含量,在飲食中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由于碘在海藻中含量最豐富,因而碘主要從海水中獲取,另外食鹽中主要元素為氯元素和鈉元素,因而教材中的專用物質術語在生活中亦有專指,生活化教學應用生活中常見事物引導學生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熟悉化學概念.
生活化教學應用于高中化學課程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堂講解中靈活應用不同素材,將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現象和化學反應原理應用到課本講解中,對于生活中的常識、規(guī)律和經驗類知識也可以靈活應用到課堂上,啟發(fā)學生的相關思考.例如在蘇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必修一專題四中“硫、氮和可持續(xù)發(fā)展”中主要要求學生掌握含硫化合物的性質和應用以及生產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相關內容,其中二氧化硫屬于含硫化合物,在紅酒中添加適量的二氧化硫能夠有效防止紅酒酒液的氧化,這主要是利用了二氧化硫的還原性,使其成為葡萄酒釀造和儲存中使用的一種重要的添加劑.
化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工業(yè)生產,還是食品制造、醫(yī)藥生產,化學原理和知識應用范圍較廣,在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上根據課題內容,引導學生對相關話題展開討論,啟發(fā)學生關于化學與實際生活融合的思考.例如在蘇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一教材《化學與生活》中重點討論“空氣質量的改善”、“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化學品的安全使用”等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汽車尾氣化學危害物組成元素、大氣層組成要素和化工廢氣排放等角度進行思考,了解水循環(huán)、大氣循環(huán)中可能產生的化學反應,使其充分認識到化學與生態(tài)循環(huán)和人類生存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化學學科實際為變化的科學,是以自然學科發(fā)展為基礎,高中階段的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用生活化教學,主要是根據課程內容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對相關生活現象和生活原理的思考.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在內容講解前引入生活想象,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提高學生化學課堂興趣;在相關內容講解中,教師根據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通過實驗展示的方式,為學生分析其中原理,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課程內容教學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相關原理或概念進行分析,讓學生以查資料的方式論述化學公式、原理等在生活中的應用,促進學生化學課程學習的融會貫通.生活化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能夠使學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真正實現學以致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強化其化學思維.
參考文獻:
[1]李魁炳. 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分析[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36-37.
[2]姚少祥.淺談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J]. 新課程:下,2016(04):35-36.
[3]楊力.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4(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