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小越
(江蘇省鹽城中學 224000)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和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程度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學生整體學習成績的高低,還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所以在高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育,還要加強對學生良好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鍛煉和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實現(xiàn)全面的發(fā)展.在高中物理科目的教學中,對于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必不可少,要將具體的物理科目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主體相結合,讓學生在物理課堂上不僅能學習到物理知識,還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從而真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真正落實高中物理科目教育教學目標.
物理知識具有很強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所以在日常的物理知識教學中,促使學生形成系統(tǒng)性的物理知識體系是十分關鍵的,學生只有在頭腦中形成了系統(tǒng)性、整體性的物理知識框架和結構,才能在具體物理知識學習中做到快速認知、準確把握,才能在物理科目相關習題的作答中做到不混淆、不錯誤.對于學生推理性物理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落實到物理科目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通過具體教學過程中層層設問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問題意識和推理思維能力.
比如,在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節(jié)“力的合成”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課堂知識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要給學生提出思考問題,讓學生思考“自己對力的合成是怎么理解的?”和“大家都知道那些物理學中的力?”,讓學生把自己的思考結果大膽的說出來,教師通過對學生思考問題作答情況的分析,進行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然后,教師在對本課具體知識的講授過程中,要繼續(xù)向學生提問“我們在之前的學習中都學習過那些力?”和“怎樣把重力、摩擦力、彈力等幾種常見的力結合起來?”,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作答結果寫在本上.最后,教師要針對本課的具體知識內容進行詳細的知識講授,并要求學生在認真聽老師知識講解時,能與自己在本上寫出的答案形成對比,找到自己在問題思考時的錯誤.接下來教師針對學生易錯或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再次進行講解,并在講解過程中在黑板上寫出每一個具體的推理步驟和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中,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推理性物理思維.
對于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雖然要時刻做到以學生為教學和培養(yǎng)的主體,但是并不是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淡化教師的作用.教師作為連接教材知識與學生主體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在知識的講授和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要善于將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引導作用相聯(lián)系.在物理知識的課堂講授中,教師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努力探索,從而真正養(yǎng)成發(fā)散性的思維能力,克服在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困難.
比如,在必修二第七章第三節(jié)“萬有引力定律”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查資料的方法,去查找有關萬有引力方面的知識和材料,并自己能用一兩句話簡單的概括出本課的具體知識原理和主要特征,從而在自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然后,教師要在課堂上將每個學生查找到的資料都收集起來,并分門別類的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通過對黑板各個知識點都閱讀和觀看,對本課的具體知識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性的概念和印象,從而為更加深入的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打下基礎.最后,教師在對本課知識講授完畢后,要及時出一些課堂練習題,一方面讓學生把剛剛學習到的知識落實到實際的運用中去,另一方面讓學生的思維不單單局限在課堂和教材中,而是能做到發(fā)散思維去思考學習.在學生習題作答過程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把每道題的具體思考方法和作答步驟都書寫清楚,從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和發(fā)散性物理思維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不光要讓學生學習會知識,還要加強對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鍛煉,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不再是單純的“死”知識,而是通過有目的和有針對性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把課堂所學知識變得“活”起來.加強對于學生實踐的引導,久而久之,學生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實踐能力和探究性思維能力,就能把學習到的知識真正變自身所掌握的能力.
比如,在選修1-1第三章第三節(jié)“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課程備課階段,就準備好本課知識教學中需要用到的相關教學工具,并要準備出給予學生進行實踐探究時運用的各種物品.然后,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講解完本課的各個知識點后,要在課堂上運用相關教學工具給予班級學生展示靜電的產(chǎn)生現(xiàn)象,從而讓學生能直觀的了解到本課的知識內容.最后,教師在自己演示完后,把準備好的實踐物品都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行進行實踐體驗和知識探究,增強學生對于本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這樣就通過實踐方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了學生探究性物理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
在高中物理科目的教學中對于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針對具體知識內容選擇具體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養(yǎng)成推理性、發(fā)散性和探究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丁向云.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的探討[J].新課程(上),2014(05).
[2]戴兆軍.如何聯(lián)系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高中物理教學[J].高中數(shù)理化,2014(14).
[3]張利霞.淺議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鼓勵與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4(45).
[4]謝寶燕.探究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4).
[5]何應通.論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4(07).
[6]呂超.淺議高中物理教學改革[J].文理導航(中旬),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