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江
摘 要:為促進橡膠增產(chǎn),農(nóng)民增效,減少不合理的施肥,提高農(nóng)民種植水平,優(yōu)化橡膠施肥配方,鞏固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效果。按照農(nóng)業(yè)部“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長行動”及《普洱市2015年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方案》的要求,實施玉米化肥零增長節(jié)肥田間試驗,并對比測土配方施肥的效果,驗證和優(yōu)化橡膠施肥配方。
關鍵詞:橡膠;化肥零增長;試驗;結果分析
一、試驗目的
按照農(nóng)業(yè)部“到2020年化肥施用零增長行動”要求,安排化肥零增長行動節(jié)肥試驗,試驗采用高效新型肥料作為對比處理,以考察在同等配方下,采用或增加高效新型肥料后,分別減少10%和20%氮、磷、鉀施用量后的節(jié)肥效果,為大面積推廣提供依據(jù)。
二、試驗地概況
1.試驗地基本情況:橡膠化肥零增長行動節(jié)肥試驗設在中課鎮(zhèn)班箐村委會橡膠一隊農(nóng)戶付昌明家承包地上,地塊位置北緯22°42′30.2〞、東經(jīng)99°35′45.5〞,海拔768米,常年降雨量1855㎜。土壤類型為磚紅壤—紅色磚紅壤—碳酸鹽巖—褐木香土,土壤質地為輕粘壤,耕作層厚度45㎝,土壤肥力中等,田塊面積3畝。前茬作物為橡膠,按每棵1公斤的比例施用總養(yǎng)分含量≥45%的復合肥,產(chǎn)量 600 千克。
2.試驗土壤理化性狀:PH:5.67、有機質:20.5g/kg、堿解氮:109mg/kg、有效磷:8.7mg/kg、速效鉀:94mg/kg。
三、供試材料
1.供試作物及品種:橡膠,品種為774。
2.肥料名稱、品種、品牌及有效養(yǎng)分含量:
氮:以金沙江牌尿素為氮源,含純N以46%計算。
磷:采用過磷酸鈣為磷源,須按實際含P2O5百分數(shù)折算(16%)。
鉀:以硫酸鉀為鉀源,含K2O以 50%計算。
微生物肥、中微量元素肥、緩釋肥由省土肥站提供。
四、試驗設計與處理
要求在中等肥力田塊,豐產(chǎn)栽培管理措施如耕作、排灌、施肥、良種、密度、防治病蟲鼠害等一致的前提下,采用8處理3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進行試驗,小區(qū)之間理溝,并在試驗前采集基礎土樣化驗分析。試驗處理為:
試驗田間設置為:
1.每個小區(qū)4株。
2.保護行:試驗區(qū)四周設置1行橡膠樹以上的保護行。
3.重復次數(shù):每個處理重復3次,8個處理,共24個小區(qū)。
4.施肥方式:每年施2次,頭年11—12月作底肥施用一次,來年6—7月施第二次。
5.施肥部位:施肥處與膠樹基部距離一般1~2齡為30~40厘米,3~4齡樹為60~80厘米,5~6齡樹為100~150厘米。
6.施肥方法:溝施,施肥溝深25厘米、長50厘米、寬20厘米。
7.小區(qū)排列
8.施用方法:處理1、2、3、4、8涉及的磷肥、微生物肥、中微量元素肥,氮、鉀肥的50%在2015年11—12月作底肥施用;氮、鉀肥的50%在2016年6—7月作追肥施用。
處理5、6、7涉及的緩釋肥50%在2015年11—12月作底肥施用;50%在2016年6—7月作追肥施用。
五、農(nóng)事活動
試驗于2015年12月21日第一次追肥,2016年4月15日開割。配方施肥區(qū)于2016年7月11日進行第二次追施,8月13日進行除草,11月25日停割。
六、試驗結果
1.不同采膠期各處理的產(chǎn)量。從橡膠從采獲開始到結束每月、每次采膠的產(chǎn)量??梢钥闯?,從4月到11月份,共開割96次,各個處理每個月平均割膠量的產(chǎn)量的趨勢表現(xiàn)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11月份的產(chǎn)量最高。表4的結果顯示,處理2的小區(qū)平均產(chǎn)量最高,72.6千克,比處理8高82.1千克;高出13.5%,比處理7高61.7千克,高出9.8%;比處理6高53.8千克,高出8.5%;比處理5高115.8千克,高出20.2%;比處理4高55.0千克,高出8.7%;比處理3高142.6千克,高出26.1%。(注:橡膠開割采收稱重是使用千分之一的電子稱。)
2.統(tǒng)計分析。對各處理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各處理之間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各區(qū)組之間的差異也不顯著,其中處理間F值(0.206)
3.經(jīng)濟效益分析。對各處理進行經(jīng)濟效益分析,結果顯示:畝產(chǎn)值最高的是處理2(推薦施肥量+微生物肥料),達到6897.8元,其次是處理6,達到6359.7元,再次是處理4,達到6347.5元,分別比對照高出568.5千克、30.4千克和18.2千克。但是畝投入最高的是也處理2。從純收益來看,處理2>處理1>處理6>處理7>處理4>處理5>處理8>處理3,其中處理2比處理3高出1395.8元,比處理1高出248.5元。產(chǎn)投比表現(xiàn)為:處理1>處理7>處理6>處理5>處理2>處理4>處理3>處理8。
4.結論。不同采膠期,各處理的產(chǎn)量的趨勢表現(xiàn)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11月份的產(chǎn)量最高。各處理之間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各區(qū)組之間的差異也不顯著,畝產(chǎn)值最高的是處理2(推薦施肥量+微生物肥料),達到6897.8元,從純收益來看,處理2>處理1>處理6>處理7>處理4>處理5>處理8>處理3。說明,以橡膠為試驗對象,在推薦施肥量減少10%配施適量的微生物肥、中量元素肥料、緩控肥料對橡膠作物的產(chǎn)量和效益影響不大;推薦施肥量減少20%配施適量的微生物肥、中量元素肥料、緩控肥料對橡膠作物的產(chǎn)量和效益較推薦施肥量減少10%的各處理影響更大。從產(chǎn)投比來看,推薦施肥量的產(chǎn)投比最高,其次是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配施微生物肥料的產(chǎn)投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