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偉 張瑞軍 史成峰 侯霞
摘 要:小麥生長發(fā)育后期,有倒伏問題的出現,將嚴重影響根系水分向上的運輸,造成養(yǎng)分輸送困難,而影響到小麥的成熟,降低單位面積產量,影響種糧農民收入。而且,有研究證實:倒伏越早,往往對產量影響越大。如果在抽穗期倒伏,可減產30%-50%。如果在灌漿期倒伏,可減產20%左右。為此,實現小麥的高產穩(wěn)產,預防小麥倒伏極為重要和關鍵。文章由此而展開論述,分析倒伏的原因,針對性自選擇抗倒伏品種和加強田間管理兩大方面就改進建議做要點闡述,以供同仁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倒伏;防控;成因
在影響小麥高產的諸多因素中,小麥倒伏問題的出現威脅最大。有研究證實:小麥倒伏對產量影響大,輕則減產10%左右,嚴重的減產20 %-30 %。多年調查結果表明:小麥開花后倒伏減產達40%--50%;灌漿期倒伏,減產25%--35%;乳熟期倒伏,減產在10%左右。
一、小麥倒伏的種類
小麥倒伏有兩大種類,一則根倒伏,二則莖倒伏。
根倒伏,與根系發(fā)育不良、入土淺,頭重腳輕,遇到風雨易造成倒伏。
莖倒伏,與莖基部組織發(fā)育不善,尤其是基部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長勢過猛過長,會影響到秸稈韌性。這樣,后期隨著籽粒灌漿、成熟,上部重量逐漸增大,秸稈承受負荷加重,可導致下部彎曲而形成倒伏。
施肥不當,表現在2個方面:施基肥時氮、磷、鉀配比不合理,只重視氮磷肥,而輕視鉀肥和微肥;追施氮肥過多或追施時期不當。據筆者調查,農民在追肥時,氮肥(折純氮)用量每公頃達150千克以上,且追施時期多在返青期。由于追施量過多,時期偏早,造成小麥春季無效分蘗增多,田間郁閉,莖稈細弱,抗倒性能差。
二、成因分析
分析小麥倒伏的原因,與品種抗倒伏能力差、田間栽培管理不善、受自然災害的影響等有著很大的關系。
1.品種抗倒伏能力差
小麥栽種品種中,部分抗倒伏能力較差。尤其高稈的品種,受災害影響時更易倒伏。有調查證實:同等肥力條件,同等栽種密度,有自然災害影響時,高稈的倒伏率最高達80%以上。
2.田間栽培管理不善
栽培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比如:單位播種量大;田間施肥管理不善;受病蟲害的威脅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麥的倒伏率。
小麥播種量大,影響單株個體發(fā)育。目前,精播技術難以開展,農民受“有錢買種,無錢買苗”傳統思想的影響,盲目增加播種量,而導致田間群體大,小麥后期田間郁閉,通風透光不良,個體發(fā)育差,莖稈柔弱,易造成到倒伏。
倒伏問題的出現,與病蟲害危害重,同樣脫不了關系。以紋枯病的影響為例,受此病威脅的植株,多數根莖部腐爛嚴重,導致秸稈不同程度地壞死。在此,一旦受不良氣候影響,將加重倒伏情況的出現。
3.受自然災害的影響
抽穗后的小麥,遇到惡劣氣候,比如:大風、暴雨、冰雹等等,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癥狀。比如:2016年出現的強暴雨侵襲,加上5-7級的風力,滕州市部分鎮(zhèn)倒伏率達到30%以上。
三、預防倒伏的對策
1.選擇抗倒伏品種
早期遴選抗倒伏品種,是預防倒伏的關鍵所在。為此,應注意:第一,宜選矮稈或中桿品種,比如:良星66。第二,秸稈要有彈性,韌性要好。比如:濟麥22號。第三,莖稈橫截面寬,上部節(jié)間發(fā)育好,抗倒伏能力就強。如:泰農18、第四,根系要發(fā)達。
2.加強田間管理
加強田間管理,改進栽培措施,以起到增強小麥抗倒伏能力。
(1)合理有效施肥。抓好施肥,務必做到:在實施玉米秸稈還田的基礎上重施有機肥,就滕州本地而言,每公頃用優(yōu)質土雜肥45000千克或商品生物有機肥1200千克。根據滕州市測土化驗結果,每公頃底施小麥配方肥(N:P:K 18:15:12)750千克,施硫酸鋅15公斤、硼肥7.5公斤。根據冬春季小麥苗情于小麥拔節(jié)期,每公頃追施尿素220千克左右為宜。
(2)控制群體密度。合理控制群體密度,確保適宜群體結構,達到增強個體健壯的目的。這幾項工作很關鍵,第一,做到適期適量播種。在滕州市通常情況下,冬小麥播種適期10月5-15日,最佳播期10月8-12日。多穗型品種播種量每公頃110-130千克,確保每公頃有基本苗240萬株左右,大穗型品種播種量每公頃120-150千克,確保每公頃有基本苗270萬株左右即可。第二,適宜播種深度,一般在3-5厘米,砂漿黑土需要澆蒙頭水的地塊宜適當淺播,播后澆蒙頭水,沙壤土應稍深一些。第三,適當增加行距,采用寬幅精播機播種,把行距加大到26厘米,有利于通風透光,適于培育壯苗。
(3)注意中耕鎮(zhèn)壓。通過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系發(fā)育,增強抗倒伏能力。尤其旺苗,經深中耕斷根系,有效抑制根系對水肥的吸收,控制地上生長部分,能起到刺激根系深扎,而降低倒伏的可能。中耕時間的掌控很關鍵,一般情況下,在拔節(jié)時即停止中耕。鎮(zhèn)壓同樣能起到抗倒伏的目的,適時鎮(zhèn)壓一般選擇拔節(jié)前進行。
(4)做好病蟲害防治。重點抓好地下害蟲、紋枯病、根腐病等防治工作,通過防病管理增強抗倒伏能力。
(5)噴施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在小麥拔節(jié)初期以前可噴施壯豐安、多效唑、矮壯素等植物生長抑制劑。壯豐安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能使小麥基部1-3節(jié)間縮短加粗,韌性增強,根系發(fā)達,且可預防小麥后期早衰,壯豐安防效果顯著。長勢旺的麥田,從分蘗到起身期均可施用,不僅可防小麥倒伏,而且增產效果也很明顯(一般可增產15%以上)。
參考文獻:
[1]尹恒軍. 對小麥倒伏的成因及對策的探索[J]. 科學種養(yǎng),2015(9).
[2]權銀珠. 小麥倒伏原因與防治對策[J]. 農業(yè)與技術,2016,36(16):30-30.
[3]胡尊松. 小麥倒伏的成因及防止對策[J]. 現代農業(yè),2011(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