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承昆
一、正確把握三維目標,提高散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課程目標是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三個維度額教學目標相輔相成,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將三個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边@些都是《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教師要想實現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圍繞這三個目標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
二、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教學中,誰是閱讀的主體,這是閱讀教學中必須解決的根本性問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先是教師鉆研教材,閱讀教參及相關資料,然后寫出教案。新課程提出應以學生為主體,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的成為閱讀的主體呢?
(1)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一是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促使他們主動地讀,專心地讀,興致勃勃地讀,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產生獨特的個性化感悟。二是要為學生在文本語言與主體直接經驗之間架起“橋梁”。文本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是間接的,學生對此沒有直接的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啟發(fā)學生,喚醒學生的記憶,借助自己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相似的直接經驗去解讀文本的內容。
(2)要積極鼓勵學生通過批判性閱讀,培養(yǎng)問題意識,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散文閱讀實踐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指導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初中生正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由感性向理性過渡的階段。抽象邏輯思維開始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但水平還不高。同時初中學生思維的品質尤其是獨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是很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點。由此可知,無論課堂教學的實效與長效,都必須立足于學生知識、能力、人格等方面的原有水平?;蚓脑O計教學切入點,激活學生學習興趣;或合理評價學生,激起學生思考的興趣;或拓展學習空間,激起學生求知的興趣;或尋找美點,讓散文閱讀課奉獻一份甘甜的心靈雞湯……總之就是要充分發(fā)揮獨立性和自主性,讓學生有興趣、有參與體驗、有情感共鳴、有思維活動、有誦讀感悟、有交流碰撞。在潛移默化的教學中,開啟關閉的心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優(yōu)化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1.設計導語,營造氣氛。眾所周知,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場白預示著成功的到來。我記得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孩子們的心靈上”。巧妙的導入語不僅要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而且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散文仿佛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當教師引領學生去尋幽探秘時,就特別需要教師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成功的導語,如同動聽的樂章的序曲,使學生一開始便受到了強烈的感染。對散文教學而言,導入語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因為感情是散文的生命。文以情生,優(yōu)秀作家文思敏捷、情感細膩,常借助那些構思巧妙的散文來傳達自己的深厚感情與精辟的見解。所以,教學散文必須以情感為紐帶,引起學生的共鳴,引領學生去體驗和領悟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世界。
2.巧設問題,激起智慧的火花。課堂是師生的課堂,教學過程應是一種互動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有效的、有意義的問題。我們認為,巧妙設計問題是評價一堂課好壞的標準之一。問題提得好才能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那么,如何在散文教學中提出一些有效的、有意義的問題呢?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散文的標題著手設計問題。在全文中,題目是文章的門面,有的明人物,有的概括文章中心事件,有的揭露文章主旨。因此,教師在設計散文閱讀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先從文章題目入手,設計有助于學生產生系列的聯(lián)想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2)從文章的關鍵句設計問題。文章中的關鍵句是散文的“命脈”。教師要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緊扣文章的“命脈”,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從根本上提高學生閱讀散文的質量和興趣。
(3)從文章的表達方式的角度設計問題?,F代散文,往往融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為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若能巧設問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幾種表達方式在文中各自所起的作用,那么學生對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就不存在問題了。
(4)從文章的修辭角度設計問題,散文語言優(yōu)美流暢、清新自然、富有詩意,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文中常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因此教師需在這方面精心設計問題。
(5)圍繞教學重點及難點設計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真正掌握其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之后,可以針對文章的重點和難點設計問題,這在教學過程中往往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3.巧用現代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有趣教學情境。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千方百計地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應終身學習,學習有效的、豐富多樣的現代教學手段,為教學添磚加瓦。
當今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網絡上有許多可用的資源。教師在散文閱讀教學中可借助錄音、錄像、多媒體等現代手段,綜合各種資源優(yōu)勢,再現作品中的情境,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對情境所蘊含深情的理解和體味。如今,大部分學校已經實現多媒體班班通。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設置適當的教學情境。這有利于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氛圍中,把握課文內容,領略文章的精妙,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闭\然提高初中散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不可勝數,比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問題答案;鼓勵學生表達、交流個人的文學閱讀感受和經驗;恰當運用測評手段,量化測評后進行量化分析;調動學生的閱讀期待,鼓勵學生進行猜測、想象和假定等。這些都是提高散文教學有效性的有效途徑,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