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未來,似乎是在“致故鄉(xiāng)”(2014年)“致父母”(2015年)“致愛人”(2016年)“致中年”(2017年)后,這個春節(jié)系列??谋厝谎永m(xù)。然而未來太虛幻,于是我們劃定了一個期限:十年。
十年,是一段可望、可及亦可期的人生旅程,又足以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感。這樣的時間長度,足以讓人聯(lián)想到“十年履霜露”的余生,同時又不免要回憶起“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的少年心。十年,似乎意在期許未來,但又并未與今日完全割裂,而在這個以“秒”為時間計量單位的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當我們在匆匆奔波中自覺把遠眺的目光拉長,望向一個并不遙遠的人生地標,或許會看到不一樣的光影,以及,自己。
隨約稿而來的答案五花八門,又耐人尋味。
十年后,無疑每個人都會比現(xiàn)在更衰老,我們是會恐慌,還是與日漸衰老的自己和解?十年后,家庭、兒女、親朋和事業(yè),必然已不是今日的狀態(tài),我們?nèi)绾巫猿郑屓松3智迕鞑⒊錆M活力?不約而同地,AI與未來科技成為一個共同的話題,解讀與想象共存:超人工智能將呈現(xiàn)什么樣的景觀,外星文明會不會造訪地球,人與機器的融合會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情境……
當然,真實的未來永遠無法準確預(yù)見。十年前,或許有人預(yù)見到了今日的科技騰飛、經(jīng)濟發(fā)展與國際局勢,但霧霾、高房價、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沒人預(yù)見過的,同樣不期而至。
未來,永遠在情理之中、想象之外。
但正如作家廖偉棠所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困頓,只要你沒有成為一個既得利益者,沒有成為固有價值觀的捍衛(wèi)者,沒有未老先衰沉迷于枸杞和手串之類,你就可以火氣十足地搖滾,寫比少年還輕盈的詩。
十年后,愿我們還能在一起,燃燒滾燙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