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克哈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其中蘊含的道理婦孺皆知。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代言人,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具體到現實生活中,則是辛苦和藝術的結晶,真正做好它卻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琢磨。下面筆者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活躍有序的課堂氛圍,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為了使每一節(jié)課都能高效輕松,我認真鉆研教學理論、課程標準,品讀名家教學,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課的設計都反復修改,盡量讓每一個設計都更貼近學生,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個問題的設計要反復推敲,是否讓學生主動思考質疑了,是否能盡可能地打開學生的思維,是否對學生的訓練到位了,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有什么,面對每一種回答要怎樣引導學生體會、交流、合作。我努力讓課堂上充盈著贊賞的語言、親切的笑容。作為教師,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生活在信任、贊賞的眼神中,做學生忠實的聽眾,在傾聽中潤物無聲。看膽怯的眼神燃起自信的火苗,看遲疑的小手終能如林般舉起。是的,學生是快樂的小鳥,而教師就是引領這群小鳥在知識的天堂中自由快樂飛翔的“領頭雁”,孩子們的快樂就是教師的幸福。
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優(yōu)秀的教學能力來自厚積薄發(fā)的功底,聲情并茂、引人入勝的課堂,必須有艱辛的錘煉。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多學習,例如,我訂閱了多種教育教學雜志,稍有空閑時間就細細地一頁頁地品讀,細細咀嚼精神食糧的甘美。有用的抄寫或粘貼在讀書筆記本上,之后讓新的理念、方法流動于課堂上。學校組織教師參加了培訓、聽課,我虛心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在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的學習中,會給予教師很大的震撼,再次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觀、教學觀和學生觀,努力把新的理念自然地與自己的教學有機結合,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既不生搬名家的課堂,又要吸取名家的精髓運用于課堂,在反復實踐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提高自己對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
三、建立競爭學習機制
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都想讓教師和家長看到自己的進步。如果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獲得的點滴進步能及時地獲得教師和家長的表揚和鼓勵,那么就會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學生不斷取得進步。教師要掌握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學生間的競爭,建立競爭學習機制,使全班學生形成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在這種競爭環(huán)境下,好學生的學習會更好,中等生和差生在優(yōu)等生的幫助下,也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有了上進心,他們會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而繼續(xù)努力。教師可以設立評價制度,以“小紅花或五角星”等相對固定的評價模式,對學生個人和小組的各種表現定期評價,使每個學生和小組明確近期優(yōu)缺點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從而增強警惕性和進取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性。
四、教學設計從靜態(tài)預設到動態(tài)生成
生成對應于預設,教學是預設和生成的矛盾統(tǒng)一體。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設計可以說是對教學的預設。但傳統(tǒng)的教學設計過于強調靜態(tài)預設,教師以其主觀教育目的和愿望為依據設計了導入、展開、小結、作業(yè)、板書等流水線似的教學過程,設計出了精細的提問,預定了標準答案,準確計算好一節(jié)課在不同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這樣的設計成了劇本,課堂成了彩排的場地,成為執(zhí)行教案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扮演的是配合教師完成教案的角色,這使得教學失去了應有的活力,變得沉悶和枯燥。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嚴格依照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意圖,嚴格設計教學過程,課堂上則按照設計好的程序進行教學。新的課程改革觀認為,課程不再是承載特定知識的文本,即文本課程,而是學生生活世界的經驗和體驗,即體驗課程;課程也不再是教學前的計劃和目標,即制度課程,而是師生共同探求知識的課程,即過程課程;課程也不再是由教材這單一因素構成的靜態(tài)課程,而是教師、學生、教材和環(huán)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動態(tài)的、生長的建構過程。相應地,教學也不再是忠實地執(zhí)行課程的計劃和方案的過程,而是師生共同實施、開放和創(chuàng)造課程的過程,是實現課程內容持續(xù)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建構與提升的過程。
五、教育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思想
在知識方面,我個人不贊成提前讓孩子溫習課本內容,單從數學方面來說,只要孩子會寫0~9十個數字就足夠了,空閑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練習數數,如果能數到100,說明孩子的數學水平已經不錯了,一時數不到100,可以練習數到20。從我個人教學感覺來說,一旦突破了這個“段”,就象孩子從爬到學會了走,不用教孩子就自然數到100了。即使孩子數到20有困難,家長也不必急于求成。數數是一個抽象的過程,需要孩子慢慢物化,操之過急容易結成“死結”。關于輔導,按照規(guī)定,低年級的小學生是不能布置書面作業(yè)的,但這不是說孩子回家后家長就不用問了,要讓孩子把書本拿出來,讓孩子給你講講他們今天學到了什么。家長看看孩子的本子上做了什么,如果孩子把當天所學的知識都掌握了,家長就不要追著問??赐炅耍尯⒆影错樞虬褧捅咀诱R齊地放回書包,然后再看另外一門功課,這個習慣必須養(yǎng)成,不要一到家就把書包翻個底朝天,時間長了,孩子必定丟三落四。針對學生學習用品的準備方面,建議學生的書包不要買大的,既浪費錢財,又讓孩子遭罪,課桌根本放不進去。在上學之前,學生要檢查書本、文具是否帶齊了。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奠基,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意義。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在教學中好好教育學生,讓學生掌握文化知識。在教學中會遇到一些困難,教師要勇于克服,對學生真心付出,就一定有收獲,會結出教育的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