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玫瑰
摘要:目的:評價中藥黃芪建中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研究對象是從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間我院消化內科接收并治療的胃潰瘍患者中隨機性抽取的7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研究組采用中藥黃芪建中湯治療。比較臨床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7.29%,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黃芪建中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藥黃芪建中湯;胃潰瘍;臨床療效
胃潰瘍(gastric ulcer,GU)是消化內科常見的疾病,該病病因復雜,早期癥狀不明顯,該病起病急,若不及時治療將導致嚴重的并發(fā)癥,如上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以及幽門梗阻等[1],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引發(fā)癌變,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安全。臨床上常規(guī)采用西藥治療,但療效欠佳,易引起不良反應[2]。因此,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我院選擇74例胃潰瘍患者為研究對象,評價中藥黃芪建中湯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具體的試驗報告。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從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間我院消化內科接收并治療的胃潰瘍患者中隨機性抽取的74例。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7例。對照組中,男17名,女20名,年齡45到77歲,平均年齡(61.62±0.16)歲。研究組中,男18名,女19名,年齡43到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49±0.33)歲。本研究患者經過胃液分析、胃酸測定、血清胃泌素及血清鈣測定、大便隱血試驗、與胃潰瘍合并出血的相關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查、胃鏡加活檢、鋇餐檢查以及其他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癥狀,根據胃潰瘍的臨床判定標準,均確診為胃潰瘍。應用生物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對象發(fā)病時間、男女、致病原因、治療歷史的一般資料顯示,P值大于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采用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雷貝拉唑腸溶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0076)治療,口服,10mg/次,1次/d;采用浙江杭康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替硝唑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0324)治療,1g/次,1次/d;采.廣東三才石岐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阿莫西林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0598)治療,0.5g/次,每6~8小時1次,一日劑量不超過4g;采.山西三晉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雷尼替丁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2004)治療,1粒/次,2次/d。
研究組采用中藥黃芪建中湯治療。方劑組成成分:黃芪30 g、飴糖30 g、烏賊骨 20 g、白芍15 g、生姜15 g、雞內金 10 g、陳皮10 g、桂枝10 g、高良姜10 g、延胡索10 g、金鈴子10 g、紅花 9 g、草果 9 g、麥芽 9 g、甘草(炙)6 g、大棗5枚。冷水浸泡后煎服,早中晚各1次,1劑/d。
1.3 療效評價
無效:患者病情無改善或加重。有效:患者疼痛、食欲不振、飯后脹滿、惡心和嘔吐等臨床表現(xiàn)癥狀有所減輕,胃鏡檢察患者胃部病灶有所縮小。顯效:患者疼痛、食欲不振、飯后脹滿、惡心和嘔吐等臨床表現(xiàn)癥狀明顯減輕,胃鏡檢察患者胃部病灶明顯縮小或消失,潰瘍面愈合。
1.4數(shù)據分析與處理
采用生物統(tǒng)計學SPSS19.0軟件對本次試驗記錄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進行處理,進行T檢驗,如果 p<0.05,代表比較值具有差異性。
2.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顯效25例,有效11例,治療有效率為97.29%,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胃潰瘍是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是位于賁門至幽門之間的慢性潰瘍。患者早期無顯著性癥狀,反酸和燒心較為常見,容易被患者忽略,但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后易疼痛難忍,且癥狀往往遷延。臨床常規(guī)治療以減輕疼痛、抗菌和增強黏膜抵抗力為主[3],常用的藥物為西藥,如雷貝拉唑腸溶、替硝唑、阿莫西林、雷尼替丁等,但大量的臨床藥物使用研究表明,胃潰瘍對內科治療反應不好,易產生多種不良反應,并且時常復發(fā)。
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胃潰瘍屬“吞酸”、“胃痞”、“胃脘痛”的范疇[4],與飲食所傷、外感邪氣、情志不遂等因素相關。中藥黃芪建中湯能夠有效緩解胃潰瘍上腹部疼痛及腹脹等一系列反應。方劑中,飴糖補虛止痛;黃芪升陰調陽、益氣健脾;桂枝發(fā)汗解肌、溫經通脈;白芍補血柔肝、平肝止痛;大棗、生姜、甘草,健脾調胃;雞內金、麥芽健胃消食等。幾味中藥合用,能夠溫陽散寒、健脾養(yǎng)胃。本研究顯示,采用中藥黃芪建中湯治療的患者,有效率高達97.29%,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歐陽艷君,張艷梅,李炳東等.雷貝拉唑三聯(lián)療法對活動期胃潰瘍患者組織學愈合質量及潰瘍復發(fā)的作用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20):2196-2198.
[2]黃澤輝,周文博,林震群等.康復新液聯(lián)合雷貝拉唑治療幽門螺桿菌陰性胃潰瘍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23(8):858-860.
[3]曾春蓮,徐雄波,張青松等.氯波必利生物黏附型緩釋片對實驗性胃潰瘍和胃腸動力障礙的作用研究[J].中國藥房,2015,26(31):4351-4353.
[4]尚云青,曹軍,楊敏等.中醫(yī)食療配合中醫(yī)藥治療瘀血型胃潰瘍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6(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