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是聲音的藝術,是依托聲音生存并發(fā)展的。曾經(jīng)前輩說過:“廣播是屬于個人的傳播媒介,它可讓人們自由地想象,廣播是幻想者的樂園?!倍F(xiàn)在我們卻要做一點改變,“廣播傳播的信息是給予私人的想象樂園,廣播是屬于大多數(shù)人的?!笔鼙姷拿娌煌?,但本質(zhì)不變,聲音才是重點,除了能夠充分調(diào)動人的想象力,還能夠讓受眾獲得需要的信息。
“有聽無視”是廣播的本質(zhì),聲音特點固然是節(jié)目好聽的重要元素之一,而現(xiàn)在我們要從廣播的本質(zhì)上說起,廣播最早出現(xiàn),是傳遞信息,并不具有多少娛樂或者服務的特點,因此在信息傳遞上,往往采用一種特定的語速來進行廣播,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從傳播者的角度來說,信息傳播的語速在跟進著時代的變化,例如早期的廣播,信息量小,播報的速度大致在180字每分鐘,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量進一步的擴大,廣播對于信息類的播報語速由60年代的180字每分鐘,到80年代的200字每分鐘,90年代的240字每分鐘,到現(xiàn)在的280字每分鐘左右,速度越來越快,每單位時間傳遞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但這是我們作為廣播人傳播的信息速度,我們不禁要問一句,我們的受眾真的能夠接受嗎?作為傳播者,我們當然希望能夠傳遞更多的信息給予我們的信息,而現(xiàn)在我們需要好好的為我們的受眾考慮,他們真的能夠接受,能夠真正的起到為他們服務的作用嗎?
答案是否定的。按照北師大語言專家周同春教授對于人聽力語言辨識率的研究結果說明,在漢語語系中,受眾在一秒鐘內(nèi)的接受程度最高大概能夠分辨7到8個字,而一般來說大概在5到6個字左右,也就是說,人耳大概能夠分辨語言的能力大概在每分鐘240字左右,但這還沒有算上因為年齡不同,對于語言的辨識和理解力不同的結果。文化水平不同,年齡不同,語言理解力的不同產(chǎn)生的變化更是千差萬別,我們不能夠一味的追求最高速的將所有的信息傳播出去,而是應該讓大多數(shù)人能夠接受到他們需要的足夠信息,這對傳播者的要求就極高了。
一味的快,就像目前有些新聞播報一樣,快的讓人耳不暇接,讓人聽的喘不過氣來,不但沒有起到傳播的效果,反而降低了傳播的能力。因此我們需要從受眾入手來選擇一種合適的傳播語速來傳遞信息、文藝等內(nèi)容。語速的快慢,我們應該從心理學的角度入手來做分析,或從受眾的感受入手,從受眾的心里需求入手來做分析。下面我以傈僳語為例,從我個人的本職工作的幾年經(jīng)驗來做淺顯的分析。
我們首先舉一個例子,我們以最近的新聞“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久經(jīng)考驗的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同志,因病于9月3日17時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比绻覀儍H僅只是作為一條信息來傳遞給聽眾,我們需要按照每分鐘260字以上的語速播報,受眾可以很快的接受這條信息,但他來不及分析和甄別,僅僅做到知道的程度,而若我們將這條消息作為一條新聞來做播報的時候,我們的語速降低到240字每分鐘左右,可以讓受眾能夠更好的獲取人物、時間、事件等重要的三大信息。若我將這句話改變成傈僳語向我的同胞進行播報的時候將會完全不同,因為這個時候我需要將重要的新聞的三元素信息完全的傳遞給受眾,而由于翻譯后需要在同胞們的腦袋中由傈僳語變?yōu)橐粭l重要的信息轉換過來,這個語速應該做適當?shù)恼{(diào)整。
第一,政治、軍事、財經(jīng)類新聞的播報速度應該比正常信息新聞類播報的速度低,因大家需要掌握內(nèi)容重要的三要素(時間、地點、事件),需要給予大家反應和記憶的時間,但凡是需要花費時間和記憶的內(nèi)容在播報速度上都應該根據(jù)情況進行調(diào)整,盡量不要超過240字每分鐘,還需要在播報時候盡量的強調(diào)重要的信息,以讓受眾能夠更加輕松的接受。
第二,娛樂八卦,奇聞樂事、數(shù)碼科技等類別則可以以快捷的速度進行播報,超過260字每分鐘依然能夠讓受眾接受,建議在每分鐘240字以上的速度播報,這一組類的特點在于播報事件的內(nèi)容,大家并不會對該事件進行長時間的記憶,但由于探奇心理的存在,會在關注度上較高易于記憶。
第三,散文,詩歌,小說等文藝類別的信息播報,則需要根據(jù)意境等做相應的調(diào)整,但語速一般較低,建議最好在每分鐘180字的語速以上,在朗讀時應注意關鍵的詞語的強調(diào)作用。
第四,農(nóng)業(yè),政策解讀,事件解讀等等屬于服務大眾類的信息播報的速度就更需要進行調(diào)整,由于需要將全部的信息給予受眾,并需要保證受眾能夠接收到絕大部分的信息,在播報的速度上應該做一點的調(diào)整,但也不應過低,最好在160字到220字每分鐘之間靈活進行變化更加合適。
以上的說明僅僅只是在我本崗位傈僳語廣播上所做的一點總結,與漢語播報有很大不同,不過在本質(zhì)上我們是不變的,需要把握的原則在于以受眾為主,以受眾的實際感受作為第一要素,來調(diào)整信息文稿的播報,提高目前民族廣播的播報技術水平,讓特殊受眾能夠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夠樂于接受聲音媒介傳播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