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鳳
【摘 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于1981年,是一種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和國家考試相結合的高等教育形式。自學考試為我國所有公民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機會和制度保障,深受社會各界歡迎。近年來,在部分高校逐漸開設自學考試的相關專業(yè),使考入專科層次的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通過這種考試形式拿到本科文憑。在校期間,專職教師輔導考試課程,但自學考試的通過率仍然很低,尤其英語二這門課程。本文主要解析自學考試英語二通過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通過率低;分析原因;應對策略
英語二作為一門自考課程的公共課,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須通過的一門課程。雖然考試大綱所定的要求不高,但其考試結果卻不理想。參加自學考試的學生學習能力不高,尤其英語基礎薄弱,無形中降低考試通過率,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在授課時考慮這些因素,注重語言學習規(guī)律和技巧,幫助學生提高考試通過率。
學期初,對參加自考英語二課程的學生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其數據如下:
一、考試通過率低的原因
(一)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
調查表明,一部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不濃,其主要原因是基礎薄弱,學習多年,仍然不知從何下手,方法不得當。而英語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學好的,有一個積累過程。但一些學生從接觸英語一直到大學,基本處于看不懂的層次,致使其喪失信心,從而厭學。二是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疲勞,課堂氣氛沉悶。既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不斷探索,不斷追求,不斷創(chuàng)新。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成績。
(二)詞匯基礎弱
詞匯在英語學習中,如同一座建筑大樓的地基。如果詞匯掌握不好,那如同空中樓閣,很難學好英語。在詞匯學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單詞的發(fā)音,詞形變化及其詞義,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單詞。大部分同學還處于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詞匯。
(三)語法掌握不好
很多學生談“語法”色變。而英語學習離不開語法學習,對大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學會語法更是難上加難。無論是單項選擇還是詞型變化或是英漢互譯,都離不開對語法的掌握。所以,任課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必須注意到語法的講解,但也不要講的過難,從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形成概念,同時配套練習。
二、應對策略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不斷探索,不斷追求,不斷創(chuàng)新。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成績。應試教育,本身讓學生感到枯燥。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改變授課方式,讓枯燥的文章變得生動有趣。在制作課件時,結合文章內容,插入相關背景知識,讓學生在了解英語的文化內涵的同時,加深對文章的記憶。如:第一單元課文里提到”We can say we are going to have chicken for dinner. Why cant we say pig,bull or sheep for dinner instead of pork, beef or mutton?”在講解這句話時,任課教師不防講解一下著名的“法國諾曼底登陸”事件對英語的影響,由征服者威廉領導的諾曼底人征服了英格蘭,英國人淪為了下層階級。于是,諾曼法語成了上層社會的語言,而本土的英語則受到了冷落。在當時的古法語中,豬肉為porc,牛肉為buef,羊肉為mouton;于是漸漸的,英語的豬牛羊肉也不用pig meat,cow meat,sheep meat來表達,而說成pork,beef,mutton來表達,我相信學生會非常感興趣。
(二)詞匯是基礎
近幾年,全國在英語詞匯學習中,掀起一股詞根詞綴記憶法,如詞根“pos”=put放置, expose( ex-出,外,pos放,擺;擺出來”→把…亮出來→揭露,揭發(fā),使暴露);compose (com-共同,一起,pos放;放在一起”→組合在一起→組成,構成,創(chuàng)作);oppose( op-相反,相對,pos放置;置于相反位置或立場” →反對,反抗,對抗); dispose (dis-分開,pos放;分開放置”,分別擺設” →布置,安排,配置,處理)等詞的詞義就很容易掌握。但對于一些不適用詞根詞綴記憶法的單詞,就要選擇其他的方法去記憶,詞匯學習,不可死記硬背,要把音形義相結合,才能使學生準確掌握詞義,正確運用。
(三)熟練掌握教材
綜合近三年六次考試試題作出分析。百分制的試題中,課本占到了70%的比例已經較前幾年有所提高,但過級率仍然不高。選擇題部分,基本來自文章和語法練習部分;完型填空也是課文原文填空;單詞拼寫來自于單詞表;而漢譯英句子來自于課后習題和文章中;最后一段短文英譯漢也是來自于課本。這樣的出題比例,足可以看出文章的重要性。熟記單詞,熟讀課文,熟背重點句子是自考者通過英語二這門課程的必經之路。
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學習不僅只學習他的詞匯,發(fā)音,語法。想要很好的掌握這門語言,應該了解其社會習俗,加強對不同文化價值觀的理解,克服文化障礙,才能理解所聽所讀,自然就達到了考試的最終目的——把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習一門語言或者說通過一門考試,其最終的目的都是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自學考試文件選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英語(二)自學考試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