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英
重要的是讓他們怎么活?;钪皇悄芎粑?,而是要有所為?;钪褪且褂梦覀兊钠鞴?、我們的感知、我們的才能以及讓我們感知到自己存在的所有部分?;畹米罹实娜?,并不是歷經(jīng)歲月最長久的人,而是對生活感受最多的人。有的人可能活到一百歲才埋入黃土,雖然他從出生以來一直活著,但他早已經(jīng)死了。那還不如在年輕的時候更有意義地死去,至少在那之前他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愛彌兒》第一卷
【讀書心得】
盧梭說:“我們在路上不是像驛夫那樣追趕路程,而是像旅行家似的沿途觀賞。我們心中不只是想到一個起點和終點,而且還想到起點和終點之間相隔的距離。對我們來說,旅行的本身就是一種樂趣?!边@“旅行的本身”應該就是人生的旅程,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獲得人生的樂趣呢?我們怎樣更有意義地度過這一生呢?這是一個相當重要且十分沉重的話題。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讓我們的學生對人生有充分的認識,讓他們將來能夠擁有一個真正而有意義的人生,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
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詩句:“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解讀“詩意”,這里應該包含著人類就要快樂的生活,人生就應該是快樂的、幸福的含義,這幾乎是所有人共同向往的境界。正如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董一菲倡導的“詩意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一樣,就是讓每一名學生擁有一個富有詩意的人生,這里飽含了為學生終生負責的教育態(tài)度。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指導學生,使之認識到人生的意義,并在將來更有質(zhì)量地度過此生呢?我們的教育又能賦予學生怎樣的人生指導呢?我認為,要給予學生積極的人生導向,這才是教育賦予每個人非常重要的價值。這更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擔起的責任。
教育應該賦予學生快樂,那么我們的教育應該怎么做呢?我們作為教師又該如何去做呢?我們的教育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到達幸福的彼岸,讓學生享受到真正的快樂,在成長中獲得快樂,甚至永葆終生的快樂呢?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并沒有明確告訴我們?nèi)绾稳プ鼋逃攀钦_的,他只是把自己的教育觀點,融入進了愛彌兒的成長過程中,充分表達了盧梭本人對于教育的認知。盧梭說:“我們真正要研究的是人的情況?!蔽艺J為,這里研究“人的情況”也就是今天我們國家落實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既然要以人為本,那就更應該把教育的一切都落實在“人”本身上,讓一個人在教育中獲得真正的幸福快樂。盧梭還說: “要判斷一個人,你必須看這個人長大成人之后是什么樣?!边@句話很明確地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教育要扎根于學生的一生,我認為那就是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人生除了痛苦、傷悲,更重要的還是快樂、幸福。追逐人生的快樂才是孩子們最重要的,無論他將來取得多么大的成功,若終日郁郁寡歡,他的人生仍然是不完美的。
目前,針對教育發(fā)展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恰好呼應了盧梭的這一觀點,核心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那么讓學生活出自己的人生,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才能代表著教育的成功。
【教學實踐】
基于以上論述,我們語文教師又應該如何引領(lǐng)學生追逐快樂的人生呢?如何去教學生活出自己的人生呢?
一、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取人生的快樂
人活著的意義和目的,就是要升華自己的靈魂。那么怎樣才能擁有一個高貴的靈魂呢?唯有閱讀才能讓我們靜下心來,靜靜去思考人生,思考生命的意義。然而僅僅向?qū)W生介紹讀書是如何重要,這實際上是沒有多大作用的,最好的辦法是親身踐行。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學生,只要學生看到我,我都是手捧一本書在靜靜閱讀。同時我也會適時地把相應的書籍介紹給他們,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進而影響他們能夠自己主動去尋找其中的樂趣,逐漸的愛上閱讀。唯有學生真正走進閱讀,他們才會逐漸體會到人生的樂趣,體會到人生的無限滋味。大千世界、蕓蕓眾生從書本中獲得的啟迪、教誨、樂趣,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也是任誰也奪不走的。教育是循序漸進的藝術(shù)熏陶,但是教育也是一種影響,讓我們最大化地感染學生,讓他們在將來的某一天能夠頓悟,或在他們將來的某一時刻忽然因為今天的被“浸染”而更有意義,那么他們也是幸福的、快樂的。
二、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取人生的意義
教學中,我竭盡一切可能讓課堂豐富起來。我們的課堂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應該是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思想的碰撞、交流。因此,很多時候我都是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來暢談體會與認識。或者選擇一首歌曲,讓學生靜聽,談?wù)劯惺?;亦或者選擇一個人物,讓學生搜集與之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閱讀之后去探究,去交流感受;再或者選擇一部影片,讓學生集體觀看,抒寫感受;又或者選擇社會熱點問題,集體討論,說說看法。這樣逐漸讓我們的課堂學習豐富起來,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最大化地擴展了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進而豐富了學生的思想。思想豐富起來了,孩子們對人生的思考就深刻了,對人生的意義也會有深刻的理解。雖說他們當下的理解可能是膚淺的,但是在將來的人生中他們定會有深刻的體會。因此,豐富了學習內(nèi)容,也就豐富了人生,進而獲得了人生的真諦。
三、讓學生從一篇篇文本中汲取生命的意義
語文教材中選擇的文本都是經(jīng)典的,經(jīng)典的文本中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其中不乏對學生人生具有教育意義的文本。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文本,適時地引導學生從經(jīng)典中汲取營養(yǎng)。讓學生去體驗人生的快樂,感知人生的美好。首先要讓學生從每一篇文本中體驗到學習知識也是快樂的;其次讓學生從文本中逐漸體會生命的偉大,生命的深刻意義。例如:在學習蘇軾的《赤壁賦》時,除了讓學生對文本的基礎(chǔ)知識做深刻的記憶與理解外,我還讓學生找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要求其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nèi)完成整本書的閱讀,然后開展讀書交流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的展開,學生對蘇軾的人品性格、人生起伏等方面有了一些了解。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會適當?shù)刈寣W生找來相應的古代或現(xiàn)代的人物作對照。
總之,通過對文本的深刻學習,我們讓學生立足于一個全新的角度,去體會更為深刻的關(guān)于生命的意義。高中教材中有好多文本都是關(guān)于生命意義的深刻詮釋,要看我們?nèi)绾螏ьI(lǐng)學生去挖掘。
借用黃玉峰老師的一本書名《教學生活得像個人》,我達不到黃老師的高度,但是我還是想說:教學生活出自己的人生,我們教育者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