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忠娟
大理市下關一中 云南大理 671000
生物學是一個圍繞概念描述來揭示事實的一門自然科學,所以概念理論課是高中生物最常見的課型之一。盡管目前對高中生物教學方法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但針對概念理論課的研究還不是很成熟,能夠直接給廣大教師參考的教學案例也不多。通過調研和查閱資料,我把研究鎖定在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達”上。該內容涉及到的概念理論多,既是教師教學困惑較多的部分,也是學生理解較困難的部分。結合教材的安排和課標的要求,在諸多教學方法中我選擇了學案引導法布置學生提前預習,接著用講授法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用談論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交流的能力,最后用概念圖法引導學生梳理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和遷移能力。
講授法是指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講解的形式為主,向學生敘述事實、解釋概念、闡明規(guī)律時所進行的單向傳遞信息和知識的教學方法[1]。因此,在概念理論課中應用廣泛且效果明顯。
在講授法中教師值得注意的是(1)要根據不同的內容選用不同的講授方式,如可以選擇講述、講解和講演等不同辦法。(2)要使講授法在概念理論課中發(fā)揮高效性,教師必須對所講內容的知識體系、前后邏輯關聯做到胸有成竹。(3)要注重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4)在講授的過程中,要注重板書內容,也可以采用幻燈顯示教學進程,使講授內容形象化和具體化。(5)在講授過程中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啟發(fā)學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積極參與課堂,做到講中有導,講中有練,避免走傳統灌輸式教學的老路。
談論法是指在生生之間針對學習的具體問題進行交流,即生生之間的課堂討論。談論法體現了新課改下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聽講轉變?yōu)榉e極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良好轉變。
談論法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需精心設計提問和追問,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思維空間。此外教師還需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該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達成改變學生的態(tài)度和改善學生思維過程的教育性目標。
學案引導法是指教師針對每課學習內容,在深入鉆研教科書和課標的基礎上,編制出學案,使學生在課前對將要學習的內容先自主學習,然后帶著未能解決的問題進入課堂的新型教學模式[2]。這是一種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教學方法,目前廣為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學案引導法中,教師應切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來精心設計、布局和構思學案,適當的組織、誘導和點撥,這樣的導學案才能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加學習活動,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此可見,學案引導法不僅重視教師活動,更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和培養(yǎng)遷移能力。
概念圖是一種用節(jié)點代表概念,連線表示概念間關系的圖示法。使用概念圖教學法時,教師可先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理解掌握相關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制作概念圖,可能在學生自己構建概念圖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做適當的引導和點撥,師生共同修改來不斷完善概念圖。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建立新知識和舊知識的聯系。
教學前教師先設計好導學案,讓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內容做好課前預習工作,解決部分簡單的知識疑問,學生將會把不能解決的問題帶進課堂,通過老師的引導和講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本節(jié)內容屬于一個難點,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分析書本轉錄和翻譯相關的圖片和觀看多媒體動畫演示,理解轉錄和翻譯的概念。對于這個難點的突破,在新課引入時,利用視頻《侏羅紀公園》的部分片段,創(chuàng)設情境。
本節(jié)課圍繞著“遺傳信息究竟如何表達?”這個問題展開探究,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設問題貫穿于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高度集中學生的思維,指引學生層層深入問題探討,不斷解決導學案中遺留的問題和困惑。除此之外,該內容較為抽象和理論化,在概念學習中講授法和談論法也要在關鍵時刻發(fā)揮作用。
學生自己梳理本節(jié)內容并構建基因的表達的概念圖。教師查看同學的概念圖并作出適當的評價,使學生不斷完善概念圖。
本節(jié)課完成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本節(jié)集中講述的基因的表達過程,考慮到這個問題學生比較難理解,我有意識地設置問題串、增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但是,由于時間關系,課堂上沒有給學生足夠多的思考空間,沒有很好的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思考和討論相關的問題,就急于拋出問題的答案。除此之外,本節(jié)課還應注意不能簡單地描述轉錄和翻譯過程,而要深層次挖掘教材,結合動畫演示使學生深刻理解轉錄和翻譯的內涵和外延,建立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