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慶市涪陵區(qū)第七小學 龐 政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存在著主體性的巨大潛能,他們完全有能力做自己行為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視他們?yōu)檎嬲闹黧w,當把自己也融入集體,融入到活動中之時,此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的主動參與的情境,避免了教師高高在上的說教,學生倍感親切,將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只要尊重了個體性,彰顯了主體性,孩子的能力將在無聲無息中得到快速提升。
案例描述:終于寫完了三篇小字,我用手揉著酸疼的手腕,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說來也許老師們難以置信,這是我班學生罰我的作業(yè)。提起此事,還真是一言難盡。
在教學完第二單元之后,我對全班學生進行了一次口算測試,做題之前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每分鐘至少做3~4道題,要求完成測試的正確率須達到90%以上,如果未達到要求,每天必須練習10分鐘的口算題。
當我把所有的試卷批改完后,統(tǒng)計90分以上的同學,結果令我大跌眼鏡,全班76人,90分以上的學生只有32人,反觀這些口算試題的難度也并不大,由此可見本班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多么的糟糕!面對這樣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怎么辦呢?未達到要求的學生如此之多,如果每人都做30道口算試題,一天我就要批改一千多道,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每天做這樣的重復勞動一是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二是如此懲罰學生,學生被動參與,主觀上一定非常排斥。如果不執(zhí)行我的要求,那豈不又失信于全班學生,同時我班學生的口算能力也亟待提高。如此進退兩難的境地著實令我犯難不已。
經過一番思考,我想出了一個辦法:我從口算能力強的同學中選出嚴謹、認真的孩子,讓他們任小組長,固定批改2~3名學生的口算試題。為了打消學生擔心改題的組長不負責任或能力不足的顧慮,同時提高全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我在公布各小組成員時說:“老師選出來的小組長不但口算能力強,而且責任心強,他們完全有能力代老師完成這項工作。我可以這樣向你們保證,如果組長把題算錯,老師親自向你道歉,因為組長是代老師履行職責,如果有失誤,責任理應由我承擔。同時,只要給你改錯一題,你可以罰我寫一篇小字?!蔽以捯粢宦洌课缓⒆佣夹缕娴胤糯笱劬?,幾個調皮的孩子臉上露出狡黠的笑容。吳浩楠說:“您真的要寫喲?”我說:“老師的話絕對一言九鼎,擲地有聲?!?/p>
第二天,有同學反映小組長周天賜批改錯了三道題。午餐后,我把他叫到身邊“周天賜,你和我仇嗎?”他連連搖頭“沒有,沒有?!蔽艺f:“既然沒有,那為什么讓你的隊員罰我寫了三篇小字呢?”他不好意思地擺弄著衣角 “我把題目看錯了。”我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你以后可要細心了,老師的‘命運’現(xiàn)在掌握在你的手中了喲!”他使勁地點了點頭,從那之后,他改的口算至今沒有一次失誤。
盡管每周都有個別組長出了一點小失誤,但他們被小組成員指責改錯題后,都難為情的向我道歉。大大增強了他們的責任心,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做事認真、仔細的習慣,并進一步提高了他們的口算能力。
所有做題的孩子也因為可以懲罰老師,極大地提高了他們自覺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每位孩子做口算題的熱情異常高漲,口算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提高。
反思:教育,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發(fā)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身才是成長的主人、發(fā)展的主體。要促進學生自身積極主動的發(fā)展,就必須在教育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學生罰老師,教師俯下身來成為學生中平等的一員,把自己充分融入到活動之中,一下子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沒有空洞的說教,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枯燥的口算練習也給他們帶來激情與挑戰(zhàn)的快樂,教師這樣的“受罰”讓教育了無痕跡,真所謂“大象無形”,美不勝收。
對一個教師來說,善于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成長環(huán)境,甚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重要。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和諧了,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就會自然地形成。創(chuàng)造出充滿刺激和挑戰(zhàn)的學習情境,學生自然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傊?,學生素質的形成和提高,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內化過程,在這個內化過程中,我們必須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