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敏
河源市東源高級中學 廣東河源 517000
初中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正處于重要的發(fā)展階段,新時期的德育建設教育目標就是要讓青少年成為全面健康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走進到中學校園之中,并走進德育課程教學中,將其與初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相融合,貫徹落實培育合格社會主義建設人才這一教學任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際上就是各種價值觀念與社會思潮不斷復雜變化過程中的一種先進健康的主流價值觀念,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價值目標的一種思想保證,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行動指南,能夠對人們的思想與行為進行科學的引領與規(guī)范,將各種階層的人相聯(lián)系起來,使其在共同的價值追求之下團結合作。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人生價值觀都處在關鍵的發(fā)展階段,在思想觀念與道德意識都不夠穩(wěn)定發(fā)展的前提下,教師應該在德育建設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能夠積極樹立起這一觀念,從而引領自身朝著促進思想道德健康成長的方向進行發(fā)展。[1]
只是當前在中學的學習環(huán)境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論體系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使得初中德育建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與應用并不容樂觀。比如當前初中德育中的教育方法不夠靈活,沒有注重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際特點出發(fā),限制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效果。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已經(jīng)在長期的德育建設過程中形成了一種對德育教育方法的思維定勢,其傳統(tǒng)僵化的教育方法特征依舊發(fā)揮著其影響作用,導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缺乏足夠的力度和深度,很難有效引領學生建立起科學先進的思想道德信念,也就沒有切實發(fā)揮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初中學生思想道德與價值導向這方面的引導作用。有的教師則直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教育當成是知識講授,也就限制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效果。
在初中德育建設中,既包括課內的德育課程教學,也包括課外的德育實踐教學活動。而在課內的德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將課本內容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尤其是引入社會元素,引導學生樹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流價值觀。[2]在初中的德育教材中,存在部分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還需要借助社會元素來促使學生加深自身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尤其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知識。比如在“消費者權益”這一課的教學中,其中蘊含的法律條文解釋具有一定的難度,若是要提高初中學生對這個知識的理解能力,則可充分引入社會熱點或者時政材料。比如北京特產(chǎn)袋印有全聚德的招牌,但是袋子里的內容物卻是不合格的鴨肉,這是比較受關注的社會焦點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去分析其中消費者的權益侵害問題,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知識,并有效提高學生理解、辨認正確價值標準的良好能力。
在這個方面,中學校可以加強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讓學生能夠了解先輩追求夢想的故事。尤其是近代以來的革命先輩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英雄模范的故事、先進人物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奮斗故事等等,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夢”,并且體會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意義,然后接受相應的熏陶,獲得一定的啟迪,在一定的激勵作用下,為了圓夢而作出努力。比如以誠信為主題進行中國夢的宣傳,將生活中關于誠信的實例引入到教育活動中,讓學生樹立起誠信道德的美好品質,成為一個引領良好社會風尚的一份子。[3]此外,中學校要積極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比如以節(jié)約水資源、糧食和電力等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在全校范圍內倡導學生勤儉節(jié)約,改掉鋪張浪費的習慣。學??梢砸龑W生展開校園中的浪費現(xiàn)象進行實際的調查,然后做出調查報告,提出整改方案,切實讓學生在調查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自身的節(jié)約與環(huán)保意識。
總而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德育建設的重要內容,將其與初中德育工作相結合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課改對德育建設重視度的提升,初中德育工作者需要切實加強德育建設工作,積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德育建設過程中,將其教育力量真正發(fā)揮出來,促進中學生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