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建 光
(山西省呂梁公路分局孝義公路管理段,山西 孝義 032300)
工程設備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設備設施,一項工程必須借助必要的機械設備才能完成。然而,購置施工設備必然增加施工成本,這就需要科學預算,合理購置。以達到既要保證施工所需,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開支,較好的控制成本,獲取較高的經濟收益。
工程設備是施工的基本保障,在施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較大。但沒有施工設備施工就無法進行。購置工程設備必然增加開支,壓縮收益空間。近年來,工程建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過去由純人工承擔的工作多數已由機械取代。在推動生產力進步的同時也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大增。部分施工企業(yè)為保證按期完成施工項目,不考慮施工實際,盲目購置機械設備或不合理使用施工設備等,有的省市搞成機械會戰(zhàn),大大的增加了項目成本。因此,要控制工程項目成本就必須首先控制工程設備的購置,對現(xiàn)有設備進行合理管理,既把各種設備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又能有效在單位時間內提高生產效率。目前,工程施工方在施工中不計成本的“吃設備”現(xiàn)象普遍存在,應當引起建筑行業(yè)的重視。造成施工中“吃設備”問題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是施工企業(yè)普遍資金短缺,有的甚至墊資施工,為了保證順利施工,機械設備大都超負荷工作,沒有時間進行維修、養(yǎng)護,造成很多的施工設備損壞或報廢。部分施工單位為了攬到項目,炫耀實力盲目購置施工設備。直接增加了工程的生產成本。加上施工單位對成本控制責任不明,錯誤認為項目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主管或財務人員的責任,自己只負責施工,沒引起工程技術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對控制項目成本的重視。一心為了趕工期、提質量而增加施工設備不管使用效果。實踐證明,管理好施工設備與有效控制好項目成本,提高施工質量是密不可分的。
要做到有效的控制項目成本,必須從優(yōu)化工程設備管理入手,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結合的方法,加強對工程設備的科學管理和合理使用,有效控制項目成本,整體提升施工效益。
施工前制定出機械設備投入計劃,合理配置施工設備。施工單位在編制施工組織計劃中應包括機械設備投入和使用計劃,根據施工方法、進度要求、工期等實際,合理選擇工程項目施工設備,包括確定設備規(guī)格、型號和數量,對即將投入的施工設備總量進行事前控制,以既能保證工程順利施工又保證設備的承受能力為原則。本著先調劑、后經租的原則,將施工單位內部閑置或正在維修的設備集中。充分利用可以修復的自有工程設備,對某些老舊設備進行改造,做到充分利用。不足和缺口設備,根據設備投入計劃預算成本,然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從建筑設備租賃市場租用,還是自行采購。對于決定租賃的設備,按照實際工程量大小合理配置,以適應施工開展為原則。租用的設備要做到型號適當、性能穩(wěn)定、操作簡便、經濟合理、施工適用、安全可靠、維修方便、零部件易購和互換性強。施工設備配置好進入工地后,應先進行調試,確定設備功能與施工任務相適應,避免租用已淘汰產品。同時保證設備能耗低、噪聲小,對周圍環(huán)境污染小,提高利用效能,有效降低綜合成本。部分施工單位只顧追求工程進度,不全盤考慮施工設備配置,造成施工設備閑置浪費,造成成本增加的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思想上改變大手大腳的不良習俗。施工現(xiàn)場工程設備應由專人操作管理,避免大家齊下手、誰也有管理責任誰管理也不到位的盲目使用,實現(xiàn)通過機械設備合理投入,有效控制項目成本的目的。
2.2.1設備使用數據記載要詳細
設備投入運行后,使用者應做好設備使用數據的日記錄。施工單位為設備建立檔案,將使用數據入檔保存,作為以后設備維修保養(yǎng)的重要參考依據。設備發(fā)生故障時,數據記載可以幫助相關人員盡快的了解故障原因,對解決故障提供數據支持。全面的數據記載還可以幫助使用者了解設備月運轉臺時和工作完成產量以及油料、配件消耗等信息,便于及時匯總和對設備運轉效果、使用效率進行正確評價、分析,根據實際對使用技術經濟指標進行比較和調整。
2.2.2設備的維修和保養(yǎng)是提高利用率的保障
加強設備維修保養(yǎng),保證其正常運轉和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作用,就必須減少故障和事故的發(fā)生,使機械效能發(fā)揮到極致,延長使用壽命。具體到使用實踐中,堅持預防為主、養(yǎng)修并重,將大型、特種設備列入強制保養(yǎng)之列,在運行中保養(yǎng),在保養(yǎng)中運行,減少因機械損壞增加維修成本,增加不必要成本,以最低的投入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施工單位應從思想上對機械設備的維修養(yǎng)護,可以從下列三個方面著手,完善機械設備維修保養(yǎng)制度。1)強化施工單位對機械設備的養(yǎng)護意識,提高各級領導和設備操作人員從思想上對機械設備維修保養(yǎng)的認識,自覺強化對設備的保養(yǎng)。2)機械操作人員首先明確機械設備的性能和維護保養(yǎng)周期,根據操作實際制定切實可行養(yǎng)護計劃。施工企業(yè)不能以任何借口抵制設備操作人員的養(yǎng)護計劃,支持設備直接操作人員采取定期維護、保養(yǎng)、檢查點檢制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yǎng),嚴格按各級保養(yǎng)規(guī)程執(zhí)行各項維護保養(yǎng),消除故障隱患。養(yǎng)護周期內每次維護保養(yǎng)結束后,施工單位的機械工程師應對照數據記載對該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進行檢查驗收,檢查中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令其停工限期整改。對拒絕整改或未在限期內完成整改的施工單位,驗收單位有權對其進行處罰。3)機械設備運行根據施工工期的變化,具有較強的季節(jié)性,施工作業(yè)的分散流動較強,施工作業(yè)環(huán)境變換頻繁,往往一個項目完工后馬上轉入另一個項目施工。為了及時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yǎng),應抓緊轉場間隙突擊檢查,以保證設備技術狀況良好。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及時修理排除。
加強對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需要所有和設備相關的人員的共同努力,實際施工過程中,項目所有人員需要形成合力,從機械設備規(guī)范管理入手。實現(xiàn)對設備管理的科學化,合理控制機械成本。完善設備操作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和維修人員的包機、包設備責任機制,做到獎罰有度,充分調動項目相關人員的積極性,保證設備管理到位,增強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時間意識,創(chuàng)造單位時間效益的最大化,降低整個工程項目的成本。
工程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是施工單位必須面對的重要命題。施工單位為實現(xiàn)效益最大化,應該從合理配置機械設備入手,使機械設備既能適應施工需要,保證工程順利施工,又不能拼設備增加施工成本,做到科學核算、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機械設備的作用,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
[1] 藺雙平.工程項目施工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J].價值工程,2018,37(1):57-59.
[2] 馮永杰.工程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的探討[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2):67-68.
[3] 黎 波.成本控制在工程設備管理的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fā),2017,44(4):117-118.
[4] 孫從浩.工程施工機械設備成本控制與管理[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7,32(10):139-140.
[5] 羅 彬.淺談工程設備管理與成本控制[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1(24):75.